第 248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排卸货的满载车辆,左边是卸货以后规程的马车。

工地以内,钢筋、水泥、石子、河沙有序堆放着。

再往里走,那是有序进行着的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

挖土的、拉绳的、转运的......大家互相协作,又互不干扰。

没有人因为自己的活或许比别人的更辛苦而抱怨,工地上发出声音最多的是号子,其次便是班组负责人不断提示的“注意安全”!

当然,像王玄策、长孙冲和杜构三人一样联袂巡视施工现场的并不止一组人。

不少涉及部门的中干顶着四月中旬的那不算毒辣却能将人晒变颜色的太阳在工地上巡视。他们没有去干涉一线班组负责人的施工指挥,只是拿着手里的分布施工图纸寻找着施工难点。

当他们看到联袂出巡的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之时,无不准备上前打招呼。

却总是被王玄策一摇头而阻止。

工地不大,也不小。

王玄策三人一路走走停停,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巡视完两遍之后,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当下的道建司可没实行中午休息一个时辰睡午觉的制度。工人们的饭菜也是各个部门的厨子煮好之后送上来的。

菜品算不得丰厚,大多都是一份肉,一份蔬菜以及一个汤菜。

能让人吃饱!

这是王玄策三人在工地将就一顿之后的感想。

“这可不行!”

王玄策吃完午饭之后对着杜构道:“杜兄,大伙儿热火朝天的干活,光吃这个有些差了!让各个部门都重视一下员工伙食,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都多加些肉,让大伙儿有些油水!还有,午饭之后,给大伙儿两刻钟的休息时间,所有人必须强制休息!这一块,长孙你和杜兄一起落实!”

王玄策的的提议长孙冲和杜构都没有反对,二人点点头应了下来。

吃完午饭,王玄策不再巡视,而是带着长孙冲和杜构回到了自己的临时办公室。

“二位!这里的建设就交给你们了!”

王玄策咧嘴一笑道:“我准备直接去对面,开始官道的建设。咱们两步一起走!”

长孙冲闻言愣了一下反对道:“王董,咱们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水泥提供道路建设了。”

杜构也表示反对:“是啊,你一个人去那边,没有匠人、没有协调人员很难启动。”

长孙冲和杜构的担忧都很有道理,官道建设说难不难说容易却也不容易。匠人、水泥和协调人员对官道建设尤为重要。

就在王玄策提出设想的时候,长孙冲和杜构立马就明白王玄策是要只身去河东推进道路建设。这意味着,王玄策要一个人从零开始,太难了。

王玄策笑道:“二位莫非忘了,王某是从哪里出来的?水泥对别人来说或许是难事儿,可对王某来说,还真不算什么。我过去之后会立马筹备人建设水泥作坊,指不定到时候你们这边的水泥都不需要从长安运来了。

协调上也应该不成问题,修路这事儿不光能活跃一县经济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是一县的政绩。王某就不信了,这些个县老爷还会放着不顾?

所以,我过去没问题!”

杜构听完,皱眉思索了良久才道:“要不我跟着你过去吧!上半个月我在河东,下半个月在禹门口!这样一来,还能有半个月帮你做做协调工作。”

“这倒是个办法!”

长孙冲点了点头,杜构若是跟着过去,借着相爷公子的名头,肯定比王玄策一个寒门官员要容易协调。

再说了,反正河对岸的桥墩也要马上投入建设了,本来他们就需要两岸来回跑。

王玄策却摇摇头启用了董事长独裁权利:“不,这里才是重点!你们二位必须心无旁骛地做好桥梁建设工作!再说了,某又不是一个人过去,所有与修桥无关的人我都会带到对面去!

你们这里因为这是咱们第一座桥,具体需要多少工期咱们暂时也核算不出来,所以,我就不给你们强制工期。咱们打个赌吧,我去负责东岸的道路,你们负责桥梁的建设,咱们比比谁先完工。

输了的,回去找四郎骗最陈年的那一批酒出来喝,怎么样?”

见着王玄策很坚持,杜构和长孙冲只能点头同意。

当晚,三人端着大饭碗坐在了一起。王玄策拿出了藏了许久的烈酒,三人全部喝醉。

这已经不是三人第一次抵足而眠,当然,也仅仅是抵足而眠而已。

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男人很可怕,有些看似重要的生理需要在这等情况下其实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再说了,喝醉了的三人组,这会儿即便是谁酒后思淫逸,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醉得很厉害的朋友们肯定深有体会!

当黑暗褪去,艳阳在东边升起的时候,王玄策三人从床榻上爬了起来。

他们并没有“咦,你怎么在我床上”和“咦,我为何在你床上”的惊讶和尴尬。相反,三人联袂从屋里走出,一起洗漱,像极了......基情!

这是禹门口大桥计划敲定的第四天,也是禹门口大桥计划落地实施的第二天。

王玄策如同昨夜所言那般,将对修桥没有太多作用的人全部带着通过渡口船只去了河东。

相送的长孙冲和杜构一直站在河边目送,直到渡船跨过了河流,直到过了河的王玄策不再对着河对岸挥手......

长孙冲和杜构终于放下了已经挥得酸痛,却一直不想放下的手臂。

一咬牙,二人转身向背,不再是王玄策离去时的背影,不再是那两块......望友石。

王玄策的离去,并未对大桥的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恰恰相反好友之间的约斗让长孙冲和杜构对大桥的建设更是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一封信由飞鸽传至了长安赵国公府,那是长孙冲要求自家老爹加大钢铁供应的信件。

拿到鸽子腿上小纸条的吏部尚书苦苦一笑,自己这长子一点也不考虑自家的作坊是不是忙得过来。要知道,自家的钢铁不但要供应大桥的建设,还要满足火药监因为前些日子试炮之后突然激增的上好钢铁需求。哦对了,还有一座座郡王府、国公府最新提交上来的用来建设球场和安置房的钢筋订单。

蔡国公也收到了儿子飞鸽传来的一封信,信上长子请求自己休书一封给河东道官员,请河东道务必积极配合王玄策开展官道建设活动。

对于长子的要求,杜如晦毫不犹豫开始提笔。

这不光能促进儿子立功,也能略微报答一下唐老四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不是?

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