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务完结宿主不会被净化也好啊!

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让唐某一直提心吊胆!

妖怪,你有良心么?

最要命的,是老爹优哉游哉的赶路模式让唐老四很烦,烦身边的小伙伴。

四个小伙伴一个个围在身边,挟恩求报,要求唐老四一边赶路一边讲猴子!

唐老四还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因为,第五个书迷诞生了。

说起这第五个书迷,那可不得了,姓唐,名俭,写作莒国公,读作阿耶。

断更吧!

唐四郎好几次想这样做,可是不敢啊!大唐可不像脑壳里妖怪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太监都是指断更的写手,可大唐的太监......

断更,怕是老爹真要吧自己送进皇宫啊,要知道唐家的男孩子,那是比程家多好几个啊。

想想都不寒而栗啊!

不要怀疑第五个书迷的疯狂度。

来,逆子,多讲几回!

不讲?

呵呵!

当阿耶的揪耳朵功夫不利索么?

这还不是最头疼的,老爹是唯一一个和尚的粉丝,这一路走来,老爹时不时就会找唐河上闲聊:“儿砸,要不阿耶把你的名字给你改成和尚如何?反正同音嘛!”

“老爹,您是认真的?”

唐河上强忍住问这句话的冲动,压下嫌弃老爹的表情,就怕一句话说出去,老爹立马盖棺定论。

FANS,这个脑阔里冒出来的新名词,完美解释了老爹的行为。

根据系统妖怪留下来的知识介绍,这个词来源于大不列颠,地处之前没理会的什么粥,又名狂热者、爱好者,主要指某个人或者某种事物的崇拜者。

如果,按照狂热程度进行粉丝级别分类,唐河上觉得自家老爹至少应该是皇冠级别!

不然怎么会怂恿自己把名字改成和尚?

当然,老爹身边的颉利对猴子的故事没有半点兴趣,妥妥的旁观者。长生天都不爱他了,还指望有一个猴子来救自己?

呸!亡国的可汗不配拥有浪漫色彩。

省省吧,老铁,到了长安自己听话一些,然后了了度过余生算求。

幽幽一叹,颉利自嘲之余,有些难以相信。

很难相信,唐俭一个堂堂国公竟然会为一个话本故事狂热如斯吗?

南人都是这样么?怎么与本汗印象中的不一样?

可汗不信,唐河上不幸!

两天的时间,脑阔里的猴子故事都讲了一大半了!而且还是经过翻译的前隋和尚白话版本!

那可是口述了上百万字!

口干舌燥了解一下?

讲故事这个事情,没办法埋怨自己老爹催更催得紧,唐河上只能在心里暗骂李靖小气。

这一百多个府兵,一人配上三匹马多好,扯开了马蹄赶路,老爹有机会催更?

然鹅,现实就是:唐老四,快过来,再给老爹讲一回!

......

唐四郎的心好累!

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身心疲惫

春日的夕阳,有着别样的美丽,红彤彤的样子,仿佛预示着一年的希望的开始。

唐四一行已经停住脚步,就着春日里第一轮暖阳的余晖,开始扎营。

夕阳的美丽,对于五个风尘仆仆的骑士而言,却如同那曼陀罗,美丽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黑暗,如期而至,信使们依旧没有停留,义无反顾扎了进去!

明月并没有因为信使们扑入黑暗的勇气而悬挂在天空。官道之上,只有噗嗒噗嗒的马蹄声有节奏的传出,如同闷雷惊起官道两旁沉睡的麻雀胡乱飞舞。

只是,不知道那些胡乱飞舞的麻雀是否在震惊那些本就夜盲的人还在夜里策马狂奔、马不停蹄?

“八百里加急!驿丞备马、备水!”

又是信使头领的声音响起,只是听上去怎么都有些沙哑。

又是十息时间,短暂的休息,信使再度上路。

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这已经不知道是跨越的第几个驿站了。

第23章 大唐万胜!

二月十四,申时,长安春明门,一骑东来,夹杂着风沙,夹杂着四个亡故信使的信念,更夹杂着振奋人心的怒吼:“捷报,捷报,塞北捷报,大破突厥,生擒颉利!”

“捷报,捷报,塞北捷报,突厥大败,生擒颉利!”

春明门的城门守将闻言身躯一震,立马吩咐道:“快,去一伍人,为信使传讯开道!”

守卫们立马响应,翻身上马,然后助跑,待得信使与自己相隔十余步之时,狠夹马腹,护卫着信使一路疾驰!

“捷报!捷报!塞北大捷,生擒颉利!”

“捷报!捷报!塞北大捷,生擒颉利!”

“捷报!捷报!塞北大捷,生擒颉利!”

......

五名城门守卫一边护卫,一边大声呼叫。

飞来的捷报顿时将长安点燃,百姓们开始汇聚,跟着信使跑动,丝毫不顾及马蹄扬起的灰尘,边跑边叫到:“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政道坊、兴庆宫,胜业坊、东市,崇仁坊、平康坊,务本坊,兴道坊,最后朱雀门。

整整一条大街,全是汇聚的人流,有妇女,有儿童,有老者,有壮年,有身穿儒袍的人士子,也有身穿粗布短衫的平头百姓。

此时,大伙没有男女老幼之分,也没有士农工商之别,有的只有一句话:“大唐万胜!”

皇城,皇宫,立政殿书房,一个身穿玄袍的青年突然停笔,皱着眉头问向身边的紫袍无须老者道:“团太监,可曾听到有人喊大唐万胜?”

老太监神色肃穆答道:“启禀陛下,臣听到了!”

“快,带随朕出去看看!”

青年皇帝一下子丢掉手中的狼毫,推门而出。

只是,刚走到殿门外,便看见好些官员已经走出押房,正朝着立政殿赶来。

“陛下!臣好像听到有人在喊万胜!”

“陛下,臣也是!”

“......”

李世民伸手往下一压,制止群臣的喧哗,准备带着群臣去宫门看看!

正是此时,六个骑士突然从宫门口冲了进来,边冲边吼道:“捷报!捷报!塞北大胜,生擒颉利!”

李二激动地往信使迎去,一群大臣们无不各个神色激动地跟随着。

马匹停足,最是风尘仆仆的皮甲信使踉踉跄跄跑到李二身前五步单膝跪下,双手托起用帛制成的卷轴,大声道:“塞北捷报,大胜突厥,生擒颉利!信使,右骁卫丁营丙旅赵四郎!”

“呼!”

李二深深吐出一口气道:“尉迟恭,带信使下去好生歇息,房乔读报!”

“诺!”

“诺!”

两声回应之后,房乔和尉迟恭走向信使。

伸出双手,房乔抓住捷报,却没能从那信使手中将捷报抽出来。

一旁的尉迟恭眉头微皱道:“还不快松手,随本将去歇息!”

信使却是一脸倔强,盯着李世民道:“陛下,臣等五人八百里加急,到长安,活着的仅余一人。臣斗胆,请为房相扶卷,以慰袍泽在天之灵!”

五个人送信,到长安时,仅仅剩下一人。

何其惨烈?

李二情不自禁闭上了眼睛,头四十五度角上扬,仿佛想忍住眼中那不该流露出的一丝柔弱,柔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