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俭的儿子,大兄信中的唐河上,一百人,唐军仅仅来了一百人!

铁罐,先炸!倒卷珠帘,踩踏......我走的时候,罗窦只剩下五六百了!”

冯盎听得眉头深皱,断断续续听了个大概,也明白了儿子传达的重点。

武安县子,是大儿子来信说过的唐河上,抓颉利那个!

完了的,不是唐军,而是罗窦!

唐军只来了一百个人!

一百人,平了罗窦八千?

这可能吗?

冯盎觉得如果是在空旷的草原,一百铁骑冲杀八千步兵,很有可能凿穿并将其击败!毕竟,皇帝李二有着三千玄甲破王世充十万的战斗经历。但是,这是巷战!根本不可能骑兵冲杀,莫说一百人全歼八千,就是击败,冯盎觉得都很不可能!

但是,自己那个吓成鹌鹑的二儿子不可能骗自己!

答案或许就在那铁罐上了!那玩意,应该是皇帝李二的新武器无疑。

冯盎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头上土皇帝的帽子好像不是那么稳当了。

必须去信义城看看,至少要了解大唐对岭南对冯家的态度啊!

冯盎揉了揉眉心,对冯智璋道:“去,吩咐府里准备些肉食水酒!咱们一起去信义城!”

“还去?”

冯智璋摇摇头,一脸惨白道:“爹,我能不能不去?”

“怂包!”

冯盎瞪了一眼儿子,骂骂咧咧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冯智璋终究被留在了高州刺史府,甚为高州刺史岭南土皇帝的越国公冯盎带着一千余人赶往四百里外的南扶州州府。

又是三天过去,信义城里的战场才终于打扫完毕!一桶又一桶的水,冲刷在街道上,却终究没能将那些暗红色冲洗干净。

僚人的尸体在全部被运到了城外,完整的不完整的一共有接近七千具!唐河上估计了一下,整个信义城里的宜信马帮应该有八千人左右!毕竟有好多僚人在踩踏中成了肉酱。

而唐军,除了赵二以外,另有十三名士兵失去了性命。其中,八个人是直接死在了战斗中,五个人是因为伤太重,没能救回来。

十四个朝夕相处的士兵失望,让唐河上很自责,更怒火中烧!

根据李震汇报的情况,唐河上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在突袭以前,僚人肯定是接收到了什么讯号。

不然不会在城墙上增加巡哨,更不会这么快召集齐所有人!

报信之人是谁?

这根本不需要猜!

“四郎!”

一条胳膊用布带挂在胸口的房老二走进唐河上的屋子问道:“城外的尸体怎么办?烧掉?还有兄弟们的尸首怎么办?这个天太热,没办法运回长安了。”

唐老四眉头紧皱,不由得想起来那个为自己挡了一刀,躺在自己怀里说自己不怂的怕痛赵二。怒火在这些天内不知第几次填满了内心。

唐河上道:“兄弟们的尸体,火化后把骨灰带回去!至于僚人,全部把脑袋切下来,筑成京观,其余部分烧掉!然后咱们去一趟高州,找冯盎说道说道!”

“京观?!”

“对!”

“好!”

房二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第130章 冯盎来了

三天时间的秋毫无犯,让信义城里的百姓开始在街道上行走,只是,府衙门口的某条主干道上,除了泼水清洗的百姓,没有任何人敢在此处闲逛。

城门外,几千具尸体被堆成了两堆。

城门左边,是极大一堆篝火,不断有没有头颅的尸体被一个个汗流浃背的唐军士兵丢入了火中。

右边,泥土、头颅、石灰混合而成的京观如同一座小山丘。

乌鸦,在树枝上嘎嘎嘎地叫着,老鹰,在天空不断盘旋,时不时发出几声清脆的呢喃。

肉被烧焦,油脂被烧掉的味道弥漫着整个城门口。

城楼之上,唐四郎冷冷看着那滚滚黑烟,一言不发!

身后站着的是李震,是房二,是程处弼,还有李德奖。

突然,眼尖的李震指着视线仅仅能看到的山里外的官道道:“四郎,有人!”

“让兄弟们都先进城,关城门,准备战斗!”

唐河上顺着李震指引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人数庞大的队伍缓缓而来。搞不清楚对方是谁,唐河上立马下了命令备战。

焚烧尸体的唐军士兵得令后快速反应,丢下手里的活儿,全部跑回了城池。

官道上穿着亮银白甲的首领忍不住用手捂住了鼻子,那油脂烧焦的味道让他作呕。

缓缓前行,城门的右边正好是亮银白甲首领的左边。

看了一眼那还撒着石灰的小山丘,做过前隋汉阴太守的冯盎自然知道,那玩意叫做京观!

这么狠辣么?亮银白甲眉头深深皱起。

队伍之中,不少人不寒而栗,右边的火堆劈里啪啦炸响,左边的石灰人头对让人觉得无比狰狞!

城楼之上,唐河上也眉头越走越高!

下面将近千人的队伍虽然没有甲胄在身,却依旧能看出颇有军事素养。

那一车车马车上,装载的东西被黑布遮盖,一时间谁也不只是是兵器,还是物资。

程处弼一步跨出,走到城墙垛子边上大声道:“来者何人!”

亮银白甲对着城楼拱了拱手,随后嘴唇轻启,胡须蠕动,洪亮的声音传上了墙头:“本官高州刺史冯盎,闻天军以平马帮之乱,特带了些酒水,前来劳军!不知城楼上是哪位将军,还请打开城门!”

闻言,程处弼转头看了一眼唐河上,仿佛在问:四郎,咋办?

唐河上走出两步道:“本将明威将军唐河上,城下既是越国公当面,可有信物?”

“有的!”

冯盎拿出一方印信晃了晃道:“请唐将军验证!”

一根绳索捆绑着篮子放下城墙,冯盎将印信放到篮子里,吊上了城头。

抄起印信一看,唐河上根本不需要过多检查就能知道这玩意就是国公身份的象征。自己家里,有一个,曾几何时偷来砸过核桃,熟悉无比!

咳,这是闲话!

唐河上将印信放回篮子,吊下城墙,才开口道:“越公,城中乱象初平,本将只能放越公两百人入城,还请越公勿要见怪!”

冯盎答道:“自是谨慎些好!”

“开城门,都谨慎些!”

唐河上低声对着房二吩咐了一句。

信义城门缓缓打开。

冯盎只带了一百人和马车进城。

这是唐河上第一次与冯盎的见面。

冯盎的长相和冯智戴很像,面目菱角分明,看上去颇为英俊。

唐河上为冯盎一一引荐。

拱手施了一礼,冯盎道:“前些日子高州也不太平静,无法前来配合小唐将军和各位平乱,实在抱歉!”

听得这句话,原本还想阴阳怪气道一声“国公忙完了?”的唐河上只能将话咽下,淡淡回应道:“冯公客气,倒是唐某应该抱歉,平乱之中,把贵府二公子弄丢了!不知二公子可曾回府?”

冯盎尴尬道:“小唐将军,犬子胆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