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一脸关切问道:“道路硬化是你出的主意?管杀就行了,你还管埋干什么?抽身出来不好?让其他人去折腾不好?咱就卖点水泥,哪怕利润少一点,总能赚点啊!......”
老爹的关切方式,很老爹!像是数落,却时时在在很关心自己。
唐河上心中很感动,但是感动之余也有些无奈,见着老爹还有喋喋不休的意思,立马出言阻止道:“爹,别激动,别激动,能赚钱!很多那种!”
重点:能赚钱,很多!
民部尚书对钱这个字的敏感度是相当高的!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关切变成了疑惑:“真的能赚钱?”
“真的!”
唐河上翻了一个白眼道:“赚钱这事情上您还不放心我?您看,儿子也算得上白手起家,这不,这么大一所学院都是自己赚来的?不光儿子能赚钱,这些官道修好以后您民部国库也会充裕很多,有两成的收费利润可都要进入国库呢!”
“收费?”
唐俭眉头一皱问道:“这官道硬化以后还要收费?”
“对啊!”
唐河上答道:“不光要收费,朝堂两成股份,杜家两成股份!其中杜家出资二十万贯!咱们只需要出水泥和技术就够了!到时候让王玄策主要负责建设,杜构和长孙冲从旁协助,您儿子面都不需要出,坐在这里就能挣钱!”
说曹操曹操到这种事情很常见!
这不,唐河上刚说到王玄策,王主任这就拿着一份征辟的诏书敲响了唐河上的办公室房门!
嗯,还是洛阳马仔懂礼貌,不像某些......咳!
“进来!”
唐河上望着门口淡淡一笑道:“这刚在说你,你就到了,还好没说你坏话呀!”
王玄策听着玩笑话,淡淡一笑,给唐俭见了个礼,然后回答道:“郎君可不是背后说人坏话之人!”
这个马屁,唐某四表示拍得很爽!
微笑道:“为诏书而来?”
王玄策也不避讳唐俭,点点头答道:“郎君,这道路监应该是和火药监一样的心衙门吧?一下子给某一个五品官,其中是不是有啥......!”
阴谋?诡计?还是交易?
最后这两个字,实在有些不好措辞!
唐河上淡淡一笑道:“聪明,本来准备找你的,你来了就正好和你商量商量!道路监的少匠是我,但是学院这边,还暂时脱不开身!所以整个道路监的工作可能要你担着,以你的能力,应该没问题!
某这里有一副施工图纸,你按照图纸施工就是!比学校建设简单多了!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就是,车行道和人行道必须分开,中央隔离带必须弄好,这是避免双相发生车祸的重要手段!”
王玄策立马起身结果图纸,打开一看,结构很简单,完整的路面被分成垫层和路面。垫层约么半尺,用碎石铺就,路面半尺全部用混凝土。
两丈宽的道路被分成了四个部分,中间是三尺高的混泥土隔离带,也只有半尺厚。道路的两侧分别留出了一尺宽的人行道路,人行道路的混凝土厚度只有三寸。而且,人行道路和车行道路之间有实木制作的护栏拦住。
施工工艺确实比学校建设简单多了,王帅哥表示施工上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在民夫征调上,他一个寒门,当地的世家官员给面子?
王玄策的担忧,唐河上很快给他解决掉了。
只听唐河上道:“你先去吏部落实一下衙门设置的问题,我建议设置在皇城外!然后找几个小吏,看看长安出城几条主干道的情况,过两日长孙府的大公子和杜府的大公子会来找你报道!
他们主要负责协助你工作,不要考虑他们是谁家的娃娃,可劲使唤便是!有了他们帮忙,想来你征调民夫肯定不成问题!
对了,强调两点,第一,民夫不易,征调来的民夫要管饭,也要多少给些工钱,一天五钱吧!第二,抽调两个账房去把账务管理好。”
说是商量,实际上全是唐河上在下命令,王玄策拿出一个小本本一边听一边记录,有疑问的地方立马询问,然后得到解答。
看着自己儿子如此安排得当,唐俭欣慰一笑!同时也有些小心思,同样是当官,儿砸好像比自己轻松好多啊!要不把王玄策这厮挖到民部去任个侍郎?
也不知道唐老四知道老爹这个想法,会不会在门口立一块牌子:唐俭与......,不得入内!
唐老四和王玄策的道路监第一次会议整整搞了半个时辰。
等二人谈完,才发现唐俭已经走了。
最后,王玄策是抱着简易施工图离去的,走的时候还得到唐老四另外一个指令:如果有合适的读书人朋友,可以介绍到工地上帮忙管理,也可以介绍到大安坊学习账务。
第113章 从弼马温到弼鸽温的大佬
王玄策在长安四处寻找地方作为道路监押房的同时,皇帝、世家和勋贵的第二次蛋糕分割商议在两仪殿皇帝的书房里进行得如火如荼。
依旧是讨价还价,依旧是争执得面红耳赤!
在长孙无忌的蹬鼻子上脸,皇帝的拍桌子之下,崔、郑、王、卢终于再让了半步,拿走了七成官员名额,剩下的三成,皇族分了一成,勋贵分了两成。
走出两仪殿之时,五家的主事一个个喜笑颜开,约着改天在某某家里小聚,商量一下谁家上那些人!
与此同时,两仪殿里的皇帝、国舅和左右仆射脸上的怒气顿时被笑容代替。
四人脸上的笑容仿佛在说:谁算计了谁,咱们骑驴看账本,走着瞧?
而且,笑容满面的大唐四大佬并未立即各回各家各找各媳,而是挂着笑容商讨着另外一件事情。
只听长孙无忌问道:“世家这事儿大抵如此了,官道硬化有唐老四那边负责,这通讯上,也该找人搞了吧?”
国舅的理念很简单,总要两条腿走路嘛!
对于这等提议,李二陛下及房杜二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该当如此,方为稳之道!
只是找谁,这是一个问题!
飞虎军里熬鹰的?
弄走之后大唐现有的飞鹰传书岂不是就荒废了?
这个方案显然不够稳妥,总不能新产品还没弄出来,旧产品就丢了吧!
“熬鹰的话!”
房玄龄眼睛一眯道:“山东海边和塞北草原上倒是有人能搞!”
皇帝点点头又摇摇头道:“都不太现实啊!山东那边熬鹰的好手都掌握在世家手里,弄不到!塞北的话靺羯、突厥和铁勒部落都有熬鹰的好手。按照夷男的尿性,他肯定不愿意让部落里的人来帮咱们熬鸟。
靺羯人那边有没有联系,唯一可行的就是突厥人了,要不,修书去问问思摩和社尔?”
“太远了!”
杜如晦摇摇头道:“此去突厥三千余里,命人跑一个来回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