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了一只。
那边,刘皇后在缨络、珠珠的搀扶下,也跑了出来。
接着,一群大臣也从紫宸殿里奔出。
其他的人倒是没什么动静。
因为跑出来的这些人,基本都是昨天夜里去参加蔡家寿宴的。
昨夜的事情给大家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只要地上稍稍有一点动静,大家都会反应过度。
更何况,城外的老百姓传说内城也要像通真宫那般沉入地府,大家也不免心中惙惙。
大家聚到一起议论纷纷。
危险来临之时,人们都习惯于聚堆,一方面是为自己壮壮胆气,另一方面也好有个照应。
有的悄悄地说,近年来大宋流年不利、国运不昌,主要是汴梁的风水不好。
刚刚平息了方腊起义和梁山泊的叛乱,城外的通真宫又沉入地府了!
……
梁师成马上差小太监到刚才唱歌的地方打探消息。
小太监倒也麻利,半盏茶的工夫就跑回来了。
原来,是宗舒在宫门口,组织大家拍手、跺脚。
“陛下,那宗舒组织百姓跺脚,刚才地面震动,就是他们一起跺出来的。”
又是宗舒这厮!魏公公不是去找他让他劝走老百姓嘛,这么快就到宫门口了?
这厮组织老百姓跺脚?这是什么意思?
跺脚,其实就是表达不满!宗舒组织老百姓一起在宫门口跺脚,这是对谁不满?
众人都看向徽宗。
“陛下,宗舒组织百姓跺脚,还说,还说,小的,不敢说了。”
徽宗手一指,气呼呼地说:“说,往下说!”
“陛下,宗舒说,要让您下罪己诏。”小太监伏在地上说道。
“大胆宗舒!小儿无状,把他给我拿下,解过来。”徽宗终于是爆发了。
这下,所有人都惊了。小太监应该没有骗人,宗舒居然组织百姓在宫门口向皇帝跺脚示威,还要求徽宗下罪己诏。
“父皇,不是这样的,一定是他骗人。”珠珠抢出一步替宗舒辩解。
刘皇后马上拉过珠珠,捂住了她的嘴。
小太监从地上爬起来,朝宫门口疾走。
老百姓散去了,宗舒正想去东宫找太子,准备再讲一回《射雕英雄传》,顺便打听一下小报的销量怎么样。
这时,那个和魏公公一起传旨的小太监,领着几个侍卫来了。
又有什么事了?
“宗舒,陛下有旨,把你绑了,押过去。”小太监得意地笑了。
几个侍卫把宗舒的胳膊扭住,就往宫里走。
魏公公见此,没有动手,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
难道徽宗真的生气了,不就是要你写几个字吗?至于这么吝啬么?还找人把我押过来!
到了内外廷的交接处,宗舒看到了皇帝皇后和散朝之后一直没有走的大臣们。
还有珠珠,睁着一双美目,焦急地看着宗舒。
怎么了?雨没有下,气氛也不算融洽!
“宗舒,你可知罪?”梁师成首先站了出来。
宗舒看了一眼梁师成:“不知道。”
“为何组织百姓向皇宫跺脚?为何妖言惑众,要陛下下罪己诏?”梁师成一边质问一边说:“还不跪下?”
两个侍卫刚想把宗舒按下去,一只枯瘦如柴的手伸了过来,两个侍卫忽然蹬蹬退了好几步。
魏公公!
高手啊,宗舒马上感叹。
宗舒正想解释呢,魏公公先开口了:“陛下,事实并非如此。”
魏公公说起了刚才在宫门口发生的事情。
敢情刚才组织群众跺脚是为了验证,内城不会下沉。
大家这才明白,宗舒发现通真宫要下沉,是通过跺脚发现坑洞,而后作出判断的。
宗舒刚才向群众说,所谓的天灾,与人没有关系,更没有皇帝任何责任,让皇帝下罪己诏,愚蠢之至。
魏公公的解释,让蔡京脸上的肌肉一跳,让徽宗的脸上一喜。
宗舒说得太对了,一有事情就是罪己诏,徽宗感到,终于有个人敢说实话了。
梁师成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这小太监真是害死人呐,能不能把话听清了、听全了再过来汇报?
宗舒看了一眼魏公公,这个老太监,不错啊,实事求是,立场坚定。
梁师成的脸被打得啪啪的,还不用宗舒出手!
“宗舒,你为何说陛下,不说人话?”梁师成赶快拿出宗舒的又一个罪证。
“陛下,说的就不是人话。”宗舒说道。
在场的所有人,立马石化,呆立不动。这厮,简直是脑子出毛病了!
“因为,陛下,根本就不是人,”宗舒笑道:“是天子!”
083 喜提进士一枚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徽宗听后,一愣,随即脸一沉道:“巧言令色,难成大器。”
“陛下,草民我,文盲一枚,白身一个,也没想到成什么大器,只想做几件瓷器,赚一点散碎银两,养家糊口,如此而已。”
蔡京听得肝疼,这厮从蔡家手里拿走那么多银子,还说什么散碎银两?
两次挫败国师林灵素,把孙氏赌坊和王家赌坊搞破产,断了蔡家两个重要的生财渠道。
通过逼捐和建造暖阁,又讹去了蔡家近十万两银子。
一个通真宫,蔡家白白送给宗舒三十万两。最后蔡家只得到一个几里见方的大黑洞。
这大黑洞就在城外,就像是一张大口,时时刻刻嘲笑着蔡家。
这厮从蔡家头上巧取豪夺,捞的银子,岂止百万两?在这里还说什么,养家糊口?
宗舒一提到银子,不仅是蔡京,就是在场的官员们也都一阵肉疼。
就因为在家里造暖阁,这半年的收入全交给宗家这小子了。
当然,想一想在通真宫死里逃生的经历,好多官员又释然了。
“陛下,您给我写的字呢?写几个字不过分吧?”
“陛下,这次我可是顶着掉入地府的危险,冒着被您杀头的风险,带着牛皋和勇士们去通真宫的。您怎么说,也得给点赏赐吧,这是人之常情嘛。”
“陛下,别的赏赐就算了。您就赏我五个字,也不多吧。”
……
这厮的嘴巴子,真能说,不过,说得倒是实情。
宗舒救了天子、皇后,还救了朝中一众大臣,这种功劳,甚至比在边境杀掉十万敌军都大得多。
可以说,怎么赏赐宗舒都不为过。甚至可以赐进士出身。这在本朝也不是没有先例。
虽说宗舒顶着一个文盲的名头,但从他在诗词上挫败金国公主的表现来看,似乎传言有些夸大。
陈过庭左右看了看,站出来说:“陛下,宗舒此次,立了亘古未有之大功,应打破常规予以录用。”
“政和初,韩驹韩子苍被您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微臣以为,明主不可遗珠,录用宗舒,顺百官之意,抚百姓之心……”
陈过庭也开始像宗舒一般罗嗦起来。
陈过庭的话倒是得到了官员们的赞同,大家在院子当中就议论起来。
这里根本不是讨论朝政的地方,这是在殿外,皇后、缨络和珠珠等人也在这里。
但官员们似乎忘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