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宗舒面前吃瘪的消息如飓风般刮到京城的各个角落。

消息还有各种版本,宗舒不仅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蔡京的无理要求,而且把蔡京还训斥了一顿,说他作为一国之宰相,无法无天、为所欲为。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蔡家,蔡京气冲脑门,差点晕厥。

如果不是父亲蔡攸拦住,蔡修恐怕早就冲出门去,组织人员,打向宗家。

缓过来劲的蔡京,交待刚刚回京的蔡攸,一定要把通真宫拿下,拿不下通真宫,蔡家就成了京城的最大笑柄。

蔡攸刚刚从外地调入京城,任观文殿学士,正三品,听蔡修说了宗舒的种种情形。

正是这样一个说文盲不文盲、说有才算不上的愣头青,把蔡家逼到了风口浪尖上。

真不知道京城何时冒出这么一个怪胎。

在此当口,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全力拿下通真宫才可以挽回面子。

至于蔡修想的把宗舒干掉,简直是愚蠢得不能再愚蠢。

蔡京从床上坐起:“寻个中人,再多出些银子,把通真宫买下来吧。”

又要被宗舒敲诈!蔡修看着手掌的旧伤疤,牙都快咬碎了。

……

一连几天,宗舒家的门槛都被踏破了。

来人不是直接找宗舒的,就是来找宗义的,都是劝说宗舒把通真宫卖给蔡家。

宗义现在倒不是很害怕,儿子也不是第一次得罪蔡京,如果因为买卖的价格不合适而挟私报复,宗义怎么也不相信。

宗义不理解的是,通真宫是林灵素和那帮道士的,宗舒只是林灵素的师父而已,通真宫卖多卖少,与你何干?

甚至,连一向看不惯蔡京的宗泽都上门了。

有人找到宗泽,说是蔡家愿出白银二十万两买下通真宫。

把通真宫的建筑、附属物和周边的土地算上,按照市价,绝对不超过十万两银子。

而蔡家出二十万两,这已经不是钱的事了,而是涉及到蔡家的颜面。

宗义也感到,这个价格不错了,应该适刻而止。

宗舒却说:“这才哪儿到哪儿?银子到这个价格上,价格已经没有了意义。只是数字而已。现在蔡家在乎的不是银子。”

“不急,他们还会往上加的。因为,蔡家出不起银子,有人出得起。”宗舒说道:“我倒要看看,蔡京到底有多贪。”

宗泽和宗义看向宗舒,这小子一说到银子,就像饿狼似的两眼放绿光。

蔡家出这么高的价格,宗舒都不满足,到底是谁贪?

068 匆忙逃窜

宗舒一再拒绝,但蔡家的人没有丝毫气馁。

甚至有些人前来谈判时,提出的价格只是十多万两!

蔡家提出二十万两,本少爷都没答应呢,你说十多万两?脑子有病吧你!

一经了解才得知,这厮为了攀上蔡家这棵大树,也不去找蔡家,而是径直来到宗家碰运气。

万一宗舒同意卖出通真宫,那么岂不是大功一件!

居然还有到本少爷这里捡漏的,宗舒哭笑不得。

这天,宗舒正准备出门去瓷器作坊,只见宗泽带着一个年近四十的文士走进门来。

宗泽一介绍,宗舒弹簧一般站起身,朝此人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因为此人,正是抗金名将李纲。

李纲的父亲李夔,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因抵御西夏来犯有功,官至龙图阁待制、京西南路安抚使。

李纲继承父亲的优点,文武兼备,政和二年进士及等,现在任太常少卿,妥妥的正四品官员。

看到宗舒这么正式的行礼,李纲心想,这和传说中的文盲少爷不一样。

“舒儿,这么多天,你和童太尉、蔡相公闹别扭,到底所为何来?”宗泽忽然没头没脑地问起了宗舒。

敢情,宗舒的所作所为已经传遍了京师。

和当朝权臣硬刚,一般人真不敢,但宗舒敢!

李纲亲自上门,宗泽陪着,看来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想知道宗舒的胆量到底从哪里来。

李纲和宗泽一样,是北宋朝廷中保持清醒和风骨的少数几人之一,曾经因议论朝政过失而多次被贬。

“我就是看他们不爽!有这帮人把持朝政,大宋早晚得亡,不是死在辽人手里,就是被金国踩在脚下。”

对这两位抗金名将,宗舒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

宗泽暗暗点头,侄子有时候虽说是胡闹了些,但总体不失为铮铮好男儿,对当今形势的判断也颇有眼光,和他差不多。

李纲,这是将来东京保卫战的主力!

机会难得啊,宗舒立马把话题引向了汴梁城的防御问题,希望李纲早早引起重视,现在做好准备,将来可以减少很多牺牲。

“汴梁城的城墙,根本抵挡不了金军的几次冲击。金人现在对城池的攻坚能力还不够强。但几年后,他们将拥有回回炮,抛石机,几轮下来,墙塌城破,是可以想见的事。”

宗舒刚说完,李纲就问道:“你为何如此笃定,一定是金人来攻?”

“因为辽人已经是日薄西山,不足为惧,包括西夏,已无当年气势。金人将迅速崛起。”

李纲想起来儿子李少言讲过,宗舒曾经在不同场合扬言,两个月之内,金军将相继攻陷辽国的中京和西京。

“汴梁城周围,都是黄河冲积的泥沙,哪里有石头?没有石头,抛石机有何用?”宗泽不解。

宗泽哪里知道,金人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所以能够两次称霸。

第一次称霸,把北宋搞亡了。第二次称霸,把大明给灭了。

接下来几年,金人的进化速度非常快。他们从朝鲜人那里学会了制造海船,直接从北方经海路向内地攻击。

京师有这么方便的水道和运河,金人的船只可以随意来往,一船一船的石头从外地运过来。

现在的城墙根本承受不住几轮石雨。

“如今之计,就是要从周边府县挖石头,加固城防。”宗舒说道:“我真想把万岁山给挖了,石头都用来垒城墙。”

听到此,宗泽这才想到,当时宗舒真的挖了万岁山,当然只是为了挖磁石。

想到此,宗泽一拍大腿:“磁石好啊,如果城墙垛都用磁石的话,岂不是可以让金人的箭失去准头?”

不得不佩服宗舒的军事意识,这一点,宗舒都没想到。

三个人正在讨论,甚至在桌子上,用瓷茶杯、茶盘等摆放起来,搞起了军事推演。

说到紧要处,宗泽和李纲还红了脸,拍起了桌子。

宗舒忽然发现,李少言和一个高大的女子站在旁边。这厮什么时候来的,怎么像猫一样?

看到李少言,李纲连忙拉起宗泽:“宗大人,不如到贵府,就着舆图,再行请教。”

走时,李纲拍了拍宗舒的肩头:“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但宗舒你也要记住,智者除谗以自安也。”

这句话,宗舒倒是听懂了,意思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