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9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情况还没有搞清楚啊,现在敢出发?

万一船底被挂到了怎么办?

再碰到剑鱼的攻击怎么办?

牛皋虽搞不懂宗舒的用意,但他从来就不去揣摩,除了军事上他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其他方面从来没有猜对过。

不知道宗舒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但牛皋知道执行。

特别是作为“特战队”的队长,牛皋自然把特战队的创始人、缔造者宗舒的命令当作圣旨一般。

牛皋站起身,沉声道:“徐大人,请升帆!”

牛皋的眼神自带威严,是一种从战场浴血而归的犀利。

徐兢倒是见过世面,但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光,看到这样的眼神不由得一抖,马上命令升帆、起航。

深海、深蓝号升起了帆,风把帆鼓得满满的,船启动了。

十几只海豚仍在船边,悠哉悠哉地游动着,时不时地向上跳跃一下。

有的海豚甚至趴在船舷边,朝着赵元奴叫唤。

宗舒说道:“这海豚,一定是个公的!真色狼!不对,色豚!”

海豚也好色!

赵元奴听得咯咯笑起来。

赵元奴的笑声又吸引了几只海豚过来,下颌挂在船舷上,向赵元奴谄媚。

宗舒扶起了赵元奴,一起走向船头,海豚们又追逐到船头。

众人看得好笑,动物和人,本质上也没多少差别呀。

船越行越快,海豚在船头保持着速度,生怕把赵元奴这个美女给弄丢了。

忽然,海豚都叫了起来,朝着东面游了过去,离开了赵元奴。

吴非一看,动物究竟不是人啊,海豚们表演够了,看这个美人也看够了。

宗舒扭头朝徐兢喊道:“转舵,向东,跟着海豚走!”

跟着海豚走?

徐兢不及细想,直接按宗舒的命令行事。

深蓝与深海号联着,转起来比较慢。

刚刚离开的海豚们则停下了,一个个跃出来,朝这边叫唤着。

很明显,海豚在等!

船转向了东边,海豚马上游了过来,又聚集到了船头,用各种花式动作和叫声“讨好”着赵元奴。

船慢慢跟着海豚走,时而向东,时而向南,时而向北,时而向西,曲里拐弯,没有一点规律。

徐兢看了一下沙漏,赫然发现,在与海豚的逗乐过程中,船已经出发了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呐,走出了多少路程?

这一路上,居然没有碰到礁石!

明白了,徐兢等人明白了,海豚这是在为大家带路,海豚是要把大家带出暗礁区!

海豚体型大,从海中窜出,再钻入海中,需要足够的深度。

如果钻下去,海里有礁石,那不是一头给撞上了?

所以,海豚玩乐的海面下,大概率没有礁石。

即使有礁石,也是离海平面很远,挂不住大船。

服了,真服了!

徐兢看向宗舒的时候,眼光更加热切。

宗舒知道海豚能够领船,主要是看过一部纪录片。

在新西兰的惠灵顿,有一座雕像纪念碑,叫“天才领航员杰克”。

“杰克”其实就是一只海豚。

新西兰的科克海峡,险滩暗礁密布,天气不好时不能穿行,因此被称为“死亡之峡”。

十九世纪,有一只船在暴风骤雨中,被困于“死亡之峡”。

船员们如同面临被惊涛骇浪打翻的未日,无比绝望中等待死亡那一刻来临。

忽然,一条大海豚从惊涛中腾空跳起,如同银灰色的闪电。

那灰色的大海豚还不时在海中摇头晃脑示意船只跟随。

绝望时分,人们绝地反击驾船开始跟随灰色大海豚前进,居然绕开了暗礁克服了风暴迎来了柳暗花明,船被大海豚成功领出了死亡海峡。

宗舒的深蓝、深海以及其他几条海船在十几条海豚的带领之下,终于走出了暗礁区。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才反应过来,大家安全了,死里逃生了!

船工们个个在甲板上欢呼雀跃,好多都流下了热泪。

吴非、曹宗申、牛皋和“特战队”的队员们,都没有激动。

不就是走出了暗礁区嘛,至于如此嘛,宗师带着我们创造的奇迹还少吗?

一路之上,遇到了很多暗礁区,但有了海豚的领路,很容易就避开了。

时不时,赵元奴会来几句《画心》,激励一下海豚。

这十几只海豚一直带着船队过流求海峡、琼州海峡,来到了北部湾。

到了北部湾,宗舒让船靠近了钦州。

宗泽和吴玠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几天。

宗泽已经找到了几个交趾的游商,对交趾很是熟悉,宗舒将他们带上了船。

当宗舒再次出发的时候,宗泽、吴玠带着五十万人马,对交趾占领的地盘发起了攻击。

461 特战队出发

船队行至红河入海口,宗舒开始分配任务。

徐兢带着船工留下,拿出从大宋带出来的瓷器、丝绸,上岸与交趾人做生意。

牛皋率“特战队”以及吴非、曹宗申,在几名交趾游商的带领下,沿红河直奔交趾首府——升龙。

宗舒的要求是,抓住交趾王李善德以及太子、公主及重要王公大臣,将他们带到深海号上。

“少爷,您不和我们一起去吗?”

曹宗申听宗舒的意思,好像他不和大家一起参加行动。

牛皋等人也觉得奇怪,宗舒交待任务的时候,把一些细节都说得很清楚。

这和以前大不一样,这好像不是宗师的风格。

在白沟河边、在雄州城下、在夹山县下、在会宁牢狱、在鸭子泺中、在兴安岭上,宗师都是没有提前告诉大家该如何行动。

哪一次,宗舒都是成竹在胸。

为什么如此?

牛皋心想,宗师这是为了保密。

如果行动提前告知,万一让敌方知道了怎么办?

而这一次,宗师一改往日习惯,把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讲了。

“我不去了,这次,一切行动听伯远的,”宗舒说道:“伯远在犹豫不决之时,可以征求吴舍人的意见。”

宗舒看了一眼曹宗申:“宗申的任务是,求援,遇到紧急情况,到这里来。”

牛皋当即表示,坚决不给曹宗申完成任务的机会。

宗舒没想到牛皋居然还如此幽默,这可不多见。

看来,牛皋的心态很放松,并没有因为自己不参加而导致心态崩掉。

吴非说道:“日出无星,树下无草。对我等而言,宗师乃金乌、如树冠。宗师留在此地,是想让我等独立成长。是宗师之用心,可谓良苦。”

众人这才明白宗舒的用意了。

牛皋自从禁军中出来,一直跟着宗舒行动。

每次基本都是宗舒在安排,牛皋只是执行。

而这次,宗舒把一切行动的权力交给了自己。

先不说“特战队”的队员们,宗舒又把他书童调给了自己。

不仅如此,还把朝中的中书舍人——吴非调给他。

在犹豫不决时再征求其意见。

征求意见并非一定要采纳。

这群人,官职最高的是吴非,而吴非在这次行动中却人从属于自己。

这就是一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