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的话,如烟一脸鄙夷。
香婆沉着脸,让童贯府上的女子们更加害怕,老老实实地排着队,跟着香婆先走了。
童贯府上剩下的人员,一个一个地询问登记。
凡是童贯的亲戚,有罪的问罪,无罪的遣送。
其他雇佣的人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安排到密县基地。
所有的人员都清光了,太子带着东宫的人开始收罗金银财宝、奇石玉器、书画珍玩。
宗舒对此毫无兴趣,而是直奔童贯的书房。
赵桓、吴非也跟着宗舒一起,看宗舒仔细地翻着童贯满屋的书架,不觉有些奇怪。
宗师过去一向是不喜欢看这些古书的,今天居然翻得如此仔细。
难道去金国、赴辽国一年多的时间,宗舒忽然重视起圣人之书了?
终于,宗舒在最上层的书架里找到了一箱册子。
“哈哈,太好了!这宝贝,终于找到了。”宗舒拍了拍手上的灰。
吴非帮着宗舒把册子接了下来,三人一地起翻看起来。
太子看了之后,勃然大怒,一拍桌子道:“童贯此人,罪大恶极!文武百官,贪腐至斯!”
吴非翻着翻着,跟着叫嚷起来:“呜呼,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大道不行,人心不古,呜呼!”
但凡贪官,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啊,对他们的贪腐行为都会有一个小本本。
童贯的册子则是更加详细,哪个官员,什么时候,送了什么东西,办了什么事情。
太子让吴非将这些册子收起来,统统交给陛下。
宗舒说道:“这些册子是宝贝呀,千万不能送出去,这个,最好不要让其他任何人知道,包括陛下。”
为什么?太子和吴非均是不解。
“殿下,我们从人性的角度看待这个。童贯作为高官这么多年,你想在官场混,就必须送礼,不是送给蔡京,就要送给童贯。看看这些册子,朝中有几个能够独善其身?大家都要养家糊口!除了部分人太过分之外,其他官员,其实也是被逼的,也很可怜。”
“对那些送过礼,但没贪多少的官员,给他们一条生路,不予追究。对于大贪之人,殿下,我们可以把他的银子给讹出来!用于密县基地的建设嘛。”
“册子的内容我们不公布,这些官员们都得听太子殿下的!一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整日悬在他们头顶,嘿嘿,殿下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让他们骑牛,他们不敢骑驴!”
什么达魔克利斯之剑,太子从未听说过,但不妨碍他对宗舒意图的理解。
有了册子在手,他就抓住了官员们的把柄,可以随时敲打、随意揉捏,就看这些人听不听话了。
幸亏今天宗师来了,要不然,把这些交上去了,朝堂上下必然掀起轩然大波。
动静不小,但自己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416 不上战场决定战场
“童贯家里,价值最高者,莫过于这箱册子。”吴非说道。
宗舒说道:“吴不是,所言极是!最可宝贵的不是物,是人!得到了人,就得到了物。”
得到宗舒的表扬,吴非内心很是欣慰。
宗舒又交待,让吴非负责抄家、财务收缴登记等工作。
宗舒救过吴非的弟弟吴玠,又带着他跑到金国、辽国一年多,真可谓是同生死、共患难了。
这种感情不会轻易改变。
宗舒的人就是太子的人。有了吴非,太子尽管可以放心。
作为太子,亲自抄家仿佛也不太合适。
宗舒交待吴非,留下一些财物,以太子的名义赏给共同战斗一年多的兄弟们,当然也不能让东宫的所有人员吃亏。
剩下的钱物,统计登记好,一律报给陛下。
“殿下,我们现在其实不缺钱。有了册子在手,其他的什么都是浮云。我们上报的财物越多,就越证明童贯的可恶,就越证明童贯的该死,就越证明陛下的英明伟大,就越能够对其他官员产生震慑,同时也充分体现太子殿下的坦荡胸怀。”
宗舒补充了一句:“这是殿下您在朝廷立威、立德的好机会。”
太子大喜过望,马上明白该怎么做了。
吴非根本没想到宗舒会把抄家这样的任务交给他负责。
要知道,谁负责抄家,就是对谁的特别关照。
在抄家的过程中,将一些重要的财物不登记造册,给自己留一点,这几乎成了成例,司空见惯,人所共知。
让自己负责抄童贯的家,既是对自己的一种照顾,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
如果是自己贪得无厌,这样的事根本落不到自己头上。
因此,这件事一定得办好,让兄弟们满意,让太子满意,让宗师满意,让陛下也满意。
……
大宋科学院。
林灵素带着所有人员,包括苏易、陈旉等教习、研究员,新招入的学员从门口两边列队。
因为,今天要迎接大宋科学院的创始者、大宋附马——宗舒的归来。
对于宗舒,从林灵素到普通的百工学员,几乎把宗舒当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有了宗舒,百工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他们的待遇让其他人眼红。
现在,想进入大宋科学院学习,得经过考核。
想当教习和研究员,更得经过好几关筛选。
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人都从各地蜂拥而至,在大宋科学院外等待考核。
有的考核没有通过暂时不甘心,学院也会将他们介绍到宗氏集团或安排到大宋科学院所属公司。
只要是有一门技术,都能找到相应的岗位,最差的也在密县基地找到了活计。
再不济的,也能到密县石炭去凭力气挣钱。
所有人的员都因宗舒而受益。
有不少落第的举子也应聘到了大宋科学院,当国学教习。
但国学教习所拿薪俸远不如其他教习和研究员,这些举子就经常参与其他实验项目,听苏易和其他教员的课程。
有的甚至啃起了《电学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基础》。
几名过去摇头晃脑背诵四书五经的书生,终于放下了架子,与百工打成了一片。
几个国学教习成功地实现了转岗,拿到了几倍于过去的薪水。
这个曾让国子监的一些官员很是气愤,认为这几个人是有辱斯文,大宋科学院这是诱导举子误入岐途。
特别是金人传出“宗舒已死”的消息之后,对大宋科学院不利的说法甚嚣尘上。
如果不是陛下题写的校名在,恐怕有激进的官员和士子把大门都敢拆了。
宗舒在汴梁一现身,再也没有任何人敢提起此事。
特别是苏易作为宗舒的学生,高中状元之后,也不当官,仍然在这里当教习。
拜宗舒为师,苏易高中状元,有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得到了其他官员艳羡不已的超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