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莫须有的罪名惨死。
更何况,这个时代政治腐败,君臣无能,奸佞当道,牢里也不知道有多少正人君子和冤死的平民百姓。
“他们犯了什么事?”宗舒问道。
“少爷,我不敢说,我怕说了,你不救他们了。”宗申抽抽噎噎的说。
“本少爷答应的事,一定做到。”宗舒说道:“你不说,我怎么去捞人?”
“因为掘墓。”宗申小声说道。
什么?掘墓,不就是盗墓吗?宗舒马上想到了《盗墓笔记》,没想到自己的书僮,居然是这个职业。
“你不会是姓曹吧?”宗舒又想起了曹操。曹操就是摸金校尉的鼻祖啊。
曹操为了筹集军饷,专门设置了摸金校尉,专司盗墓取财,没少挖别人的祖坟。
“少爷真是神人!您怎么知道我姓曹?”宗申大为奇怪。
“本少爷研读过易学。”宗舒故作神秘背着手,要让手下人死心踏地,必须有神秘感。
宗申家在大名府的一个很大的村落,100多户人家,基本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盗墓的。
平时由男的带队,基本是三人一组到各地探查,确定有一定价值的地方后,再带上家人包括妇女,装作逃荒一般,到墓地附近搭个棚子住下来,慢慢盗。
掘墓不易,清理更难。通道完成后,一般由妇女完成此项工作。
大人在地下干活,宗申就负责在附近望风。
一有风吹草动,宗申就会发出信号,而后就朝另一个方向飞奔,目的是把人引开,大人们再从墓穴离开。
之所以先后让宗申望风,因为他是孩子,被抓到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在望风的过程中,宗申居然练成了飞毛腿。
有时候也会被人抓住,但宗申每次都会糊弄过去,所以嘴皮子练得很溜。
我曹,这是人才啊!高手在民间,这句话,诚不我欺也!
但是,想学宗舒这飞毛腿的功夫,恐怕是没希望了。
宗申说完家史,忐忑不安地望着宗舒。少爷说,只要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都管。
掘墓算不算伤天害理?扒人祖坟应该算吧。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总得吃饭呐。
“只要是有油水的墓穴,不是奸商,就是贪官!掘得好,挖的该!”宗舒说道。
宗申又是扑通跪下,少爷啊,你是这世上最好的少爷!
“以后,你就不要姓宗了。”宗舒说道。
宗申杀猪一般嚎叫起来:“少爷啊,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千万不要撵我走啊。”
“谁让你走了?你还姓曹吧,就叫曹宗申。”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宗舒还是有基本的人权意识的。
宗申感动得无以复加!改作他姓就是大不孝,等于说家族到他这一支就失去了延续。
宗申不敢对老爷说自己的家事,说出去连饭碗都得丢。所以他就一直姓宗。他想改过来,谈何容易!
面前这个少爷,居然解决了自己人生当中的大难题。
等到什么时候皇帝大赦天下,父兄出狱,自己将如何面对!但现在一切都解决了!
宗舒不知道曹宗申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感激,他只知道上天给他派来了一个宝。
“小曹啊,以后本少爷不需要你伺候了,你肩上还有更重的担子。当然,我得先物色一个称心的小妞,呃,使女。”
宗舒心想,有小美女在身边伺候,这才符合少爷的身份。
“少爷,那我以后做什么?”小摩托问道。
“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少爷!”宗舒哈哈笑道。
035 新书童,好拉风
睢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少爷,少爷,今天去哪里呀?”
宗申感到,宗舒十有八九会去看斗鸡、相扑、商迷、蹴鞠。
“走,去书院,讲书去。”宗舒说道。
一提到讲书,宗申立马提起了精神。少爷讲的《射雕英雄传》那可真是吸引人啊。
他平时跟着少爷,把汴梁城里讲书的地方都逛遍了,凡是有名的都听过,但哪儿有少爷讲的精彩?
刚刚出院子,就见林灵素牵着头驴走过来。
“师父,昨日没有准备拜师之礼,今日,送驴一头,权当坐骑。”林灵素恭谨地说道。
又是驴!这畜生…看起来,让人头疼啊。
北宋的马太缺了呀,好马都在金、辽、西夏人的手里,互市通道都关闭了,马匹也进不来。
再说了,金、辽、西夏都不愿意给。把马都给你了,你的骑兵强大了,我们还怎么抢你?
所以在北宋,禁军里骑兵只占七分之一,其他都是步兵。
马匹缺乏,人们就用驴车或牛车。驴子比牛跑得快些,所以就成主要的代步工具。
没有一定的财力作保障,连驴都骑不成。因为,驴的价格也升上去了。
“徒儿有心,为师领了。”宗舒骑上驴背道:“宗申,你那头驴,先歇一天。两头驴换着来。”
你那头驴?宗申听着怎么像骂人的话,你那秃驴。
“师父,前几日在枢密院察看舆图,有个地方,应该有石炭。”林灵素走过来,拿出一个手绘的草图。
显然,枢密院的舆图算是军事机密,不能随便拿出来,林灵素只好自己手绘了大致的方位。
图上连名字都没有,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
林灵素正想解释呢,宗舒说道:“这个地方,肯定有石炭。”
林灵素大喜,竟然向宗舒施了一礼。毕竟,他的想法得到了承认。
“只不过,这地方的石炭,我们现在还用不成。过去是西夏的地盘,后来被辽国抢走了。”宗舒说道。
林灵素这下子真的吃惊了,就这么一个草图,只是大概画了一下山川与河流,师父就马上说出了地方。
这看图的功力,不要说他自己,就算是枢密院那些从前线归来的将军,也不一定比师父强。
朝廷对武将非常忌惮,因为开国皇帝就是武将出身,就是凭武力黄袍加身的。
在边关时间长的将军,一般都会把他们调回来,放到枢密院,没有军权,就是个赋闲的高级参谋而已。
林灵素居然在地图上找到了石炭,这也让宗舒吃惊不小。
这个地方早就从大宋的版图上划出去了,林灵素应该不会去过。
光看图就知道这里有石炭,说明这道士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徒儿,你和苏夫子,熟悉吗?”宗舒想起来一个问题。
史料上讲,高俅与林灵素都曾给苏东坡当过书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灵素曾有幸侍奉苏夫子几年。那是在高指挥使入京之后。”
林灵素答一送一,顺带着把宗舒对高俅的疑问也一并解决了。
苏东坡是宗舒最敬佩的文学大家,在他身边熏陶几年,能差到哪儿去?
宗舒又想起来一件轶事,林灵素给徽宗写过一首诗,是讽刺蔡京和童贯的,结果得罪了两大权臣。
林灵素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因此被蔡京和童贯合起来陷害,没办法之下,辞职返乡。
宗舒问道:“你听说过这样一首诗吗?
苏黄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