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5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实在没想到宗舒真的就找到了。

宗舒肯定是第一次来到大青山,他怎么知道这里有石炭?

萧小小和其他人一样想不明白。

……

石炭找到了,宗舒要走了,要去东北捅金人的屁股眼。

救缨络的同时,也为萧小小减轻压力。

此时,金人已经后退了几十里,完颜翰的部队还没有从昨天的惨败中回过神来。

萧小小把宗舒、李少言和曹宗申送出很远。

草原很宽阔,三人三骑,很轻松地绕过了金军的大营,向东北疾驰。

沿途不断有向西增援的金人,对这三个人也不以为意。

越往东走,遇到的小部落就越多,三人一打听,牛皋的“商队”曾经从这里经过。

牛皋就是按照事先划定好的线路,走大路、过城镇。

终于在临潢府城与吴非、牛皋等人完成了会合。

临潢府是耶律阿保机选定的辽人的政治中心,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并称帝后将这里当作上京,开始建筑明王楼、天雄寺和开皇殿等。

就在两年前,辽人攻下了临潢府,将其改称北京临潢路。

这里被金人攻占后,加强了盘查,但寻常的商队检查得一点都不严。

晚上,大家围着火塘听李少言讲述西去寻找“大宋自愿军”的过程。

特别是金人误认为“大宋自愿军”是帮着金人打辽人的,借了一千五百匹马。

宋、辽合作,对金人取得了一场大胜。

吴非、牛皋听得入了神,同时羡慕不已,生生地错过了如此精彩的场面。

当听到,辽国的巨变时,牛皋告诉宗舒一个惊人的消息:

金人掳来的辽国天祚帝,就关在临潢府的开皇殿。

牛皋提出了一个建议:悄悄摸过去,救下天祚帝。

把天祚帝掌握到自己手中,大宋就掌握了主动权。

不管是辽人要、还是金人要,拿出交换条件来!

“不妥,不妥!”吴非说道:“此次北进,是要救回缨络殿下,救天祚帝,恐怕打草惊蛇,提前将我们暴露。”

李少言也说道:“就算我们有十足把握,天祚帝也绝不能救!因为,萧小小,已经当上了新的辽主。”

“是啊,是啊,现在的辽国,不需要天祚帝了。最重要的是,萧小小,将来是少爷的小妾。”曹宗申立马想到了此节。

萧小小当上辽主已经够雷人了,曹宗申的话更是雷人。

也就是说,宗舒已经把萧小小这个新任辽主给拿下了。

宗舒娶了大宋公主不说,这又把辽国的女帝给弄到手了。

宗舒连忙谦虚地说:“萧小小,我还没有彻底拿下。只要把金人赶到兴安岭之东,她就当我的女人。任重而道远呐。”

“舍予,为何不将钉马掌之术告诉辽人,这样岂不是可以更快地将金人撵回老家?”

曹宗申问道。

“他们现在还用不上。因为辽人暂时还不用长途、长时间奔跑。”

宗舒认为辽人现在需要缓口气,必须守住夹山,在大青山上养精蓄锐。

辽人在大青山采取守势,根本就不用给马钉马掌。

而且,只要让辽人掌握了这种技术,只要有马匹被金人得到,金人大概率就会掌握,到时对付金人的难度就大了。

“舍予,我们这次去救缨络,顺便把完颜萍给掳回来如何?”李少言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个想法很好!宗舒说:“只要有机会,当然得把完颜萍掳过来,送给小小。那次在大名府,真是可惜了。”

在大名府,差一点就掳住完颜萍了。那时宗舒就想把她送给萧小小。

“舍予,掳住完颜萍,别送给小小了,”李少言邪邪一笑:“送给我吧。”

李少言,也真是敢想啊,他想上了完颜萍!

“我也想娶一个番邦女子,”李少言道:“我长得,呃,别具一格,也许番女认为我貌比潘安呢。”

“想娶番邦女子?完颜萍,我怕你降不住!其他番邦女子多的是,高丽、扶桑、安南、吕宋,都有长得漂亮的。”

宗舒说完,忽然感到,李少言的舞台和天地,还真不在大宋。

他在大宋境内呆着,还不如让他出去闯一闯,娶几个番女,顺便开拓一下海外。

李少言的方向感那么强,在陆地上如此,在海上也应该是个活地图。

他出海,恐怕连罗盘都不用配。

315 勃极烈,真兽血

在临潢府歇息了一夜,好好地吃了一顿,补充了路上消耗的给养,继续向会宁府进发。

刚刚走出城没多远,李少言忽然大叫起来:“莫不是走错了?”

不会吧,李少言可是活地图!

不管哪一次行动,有了李少言,大家就信心十足,有了他,就不会迷路。

李少言和大家在一起行动,从来没有走错过,今天说是走错了。

也难怪,枢密院的地图本少就很少,大多都是大宋境内的,还有边境一带。

临潢府在大宋的地图上,也就是显示一个大致的范围。

李少言能把大家领到现在,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少言,不要紧,大不了再回城问问路。”

宗舒倒不在意,据吴非说,这一路走来,各个民族聚落对商队十分欢迎。

越往北走,小的民族聚落就越多,找到会宁府,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你看,这河,这色,”李少言挥鞭一指:“就像是回到了汴梁城。”

大家这才注意到,十几丈外有一条河,河面很宽,与黄河差不多宽。

现为奇特的是,这条河的颜色是:黄色!

这么一说,大家看了看远处,远处有山峰隐没,山的下面有沙地,也有草原。

山边,有奔腾而过的野马,有勇敢的牧人拿着套马杆在捕捉。

河边,有白色的羊群,有疾驰的牧人,鞭子甩得啪啪响。

这一切都表明,这里还是北方的草原。

只是这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有山有水,有原始森林,有高山草甸,有草原沙地。

这显然是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

这样的地方,既适合游牧,又适合农耕。

难怪,这里就是契丹人的祖地,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

红山文化史前文明早于黄河流域而被史学界誉为“祖母河”。

不用说,这条河就是“潢水”,辽人在这里崛起之后建立的都城,就叫着“临潢府”。

“潢水流,潢水流,奔流到海不回头。”宗舒说道:“这就是潢水,是西辽河的源头,最后注入渤海。”

“这条河,既是辽人的,也是奚族人的母亲河。”

吴非补充道。

刚才,吴直告诉吴非,他知道这条河的来历。

宗舒同样也没有来过这里,他是如何得知这条河的?

“舍予,我想起了你的《春水流》歌,忽然想作词一首。”

李少言不知道怎么回事,想到了他在汴梁开的青楼来,为了起个好名字,李少言抓下了不少头皮屑。

“春水流”青楼,如今吸引了大批的文人骚客。

“黄水流,黄水流,流出桃源古洞口。”李少言问道:“此词如何?”

这词真的是,清新脱俗,浪浪上口!

宗舒一点头,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