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6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宗听着听着,疑窦顿生。

“如果完颜绳果真的看上珠珠,怎么不亲自来,而是派完颜萍来?难道完颜绳果忽然看上了缨络?难道金人有手机,可以瞬间传递信息?”

手机是什么物件?三人听得一头雾水。

“和亲难道不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吗?完颜萍可以临时指定并且替换?这说明,根本没有金人看上珠珠之说,甚至,这是赵构和童贯主动向金人提出来的!”

“这充分说明,赵构和童贯是不要节操、不要脸皮、不要尊严的舔狗!讨好金人,简直是没有下线!”

刘皇后听到这里,早已抛掉了什么母仪天下,大怒道:“童贯,此二人,非人哉!”

“非人哉”是宗舒骂郓王赵楷的用语,已经成为汴梁最为流行的骂人词汇。

此时此刻,刘皇后忍不住用上了,因为太后和陛下都在,刘皇后没敢直接点赵构的名字。

赵构和童贯为了把太子拉下马,真是用尽一切手段。

想了想,和亲,哪儿这么随便的?

正主没有到,一个来提亲的就可以作主换人了?

原因还用想吗?宗舒说得,一点都没错。

童贯和赵构,居然对自己的一对儿女下手!

想把太子拉下马,想让珠珠去和亲,用心极其歹毒!

太后轻咳一声:“构儿,做事,过分了点。今后,惩治太子,不可轻言,童贯之流,不可轻信!舍予之断,不可轻视!”

刘皇后冷静下来了,太后的三个“轻”,分量太重了!

换太子不可轻言,就连罚也不能乱罚了,最少,太子只要是不犯大错,可以稳坐东宫了。

童贯之流,不可轻信,虽没有提赵构之名,但今后他们再说什么,太子和陛下最少不会偏听偏信。

最重是第三个“轻”:舍予之断,不可轻视。

舍予之断,让刘皇后想起了唐朝的房谋杜断。

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太后把宗舒与名相杜如晦放到一起了,并命名为“舍予之断”,这是对宗舒水平和能力的最高评价。

太后说出了三个“轻”,宗舒很是满意,他的目的,达到了。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一天,宗舒绝不敢说出这番话来。

毕竟,赵构牺牲珠珠的幸福来舔狗金人,只是他的推测,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一天之前,宗舒还是个准附马,说出这话,就等于是揭皇家的丑。

万一惹怒了徽宗赵佶,说不定就不让珠珠嫁给他,岂不是鸡飞蛋打了?

现在珠珠已经嫁给了他,他再说这些,就没有问题了。

宗舒也明白,他说这些,赵佶也不会去找童贯和赵构证实,因为这两个货一定是死不承认。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说这些,主要是宗舒要在去金国之前,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巩固赵桓的太子之位,现在看,已经成功达到目的。

“太后,几日后,我将北上金国,救回缨络,还请多关照顾太子和珠珠殿下。”

太后一惊,宗舒几个月前曾说要杀到金国、救回缨络,本以为是一时冲动说出的话,现在看,他是来真的了!

???

296 捅金人的屁股眼去

???

对于宗舒北上救缨络的决定,太后首先表示支持。

她认为,完颜绳果没当上皇帝,必然会遭到新主完颜晟的打击。

缨络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将来万一宋、金交兵,缨络在金国反而成了宋军的一大忌讳,这就叫做投鼠忌器。

“舍予,我相信你能带回缨络。珠珠,我们自会照料。”

太后对宗舒的能力很有信心,他能从几万人的辽军大营里救出种师道,自然也可以把缨络救出来。

金人的主力正在与辽军对峙,大批的金军正在西进,留在金国都城的兵力自然大大减少。

甚至,救出缨络的难度,要比在战场上救出种师道的难度更小。

得到太后的支持,徽宗当然也没有意见。

现在,缨络已经失去了和亲的意义,放在金国,反而成了一大隐患。

想到宗舒刚才的话,徽宗就恼火起了赵构和童贯。

从寿禧宫出来,宗舒就赶到了东宫。

让他奇怪的是,秦大力在大名府,没有探听到一点金国的消息!

完颜晟执掌了金国,如此劲爆的消息,秦大力居然不知道!

金人兵临燕云府,赶走梁子美等一众官员,秦大力也不报告!

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鸽情报网络,连落后、低效的朝廷都不如!

刚进东宫,宗舒就把左小目叫了过来,让他给秦大力发信息。

主要是质问秦大力为何不及时报告重大信息。

左小目忽然跪了下来,“少爷,小的,罪该万死,信息传过来了,是我没有给太子殿下。”

原来,是左小目把信息给“贪污”了!

这还得了!

“左小目,谁给你的胆子?!”

宗舒想踢左小目,却被赵桓拦住了:“舍予,左小目并非故意,是本宫太过粗心。”

赵桓说,左小目将秦大力发来的信息放到他书房里了,是他没有及时看。

吴非递来了几个纸条,果然是秦大力发过来的,看时间,是在二十天之前。

差点冤枉了秦大力。

幸好这次事情发现得早,这让宗舒意识到了一个漏洞。

秦大力的信息是单向发送的,如果同时发给太子和自己,就不会误事了。

今后得区分一下信息的紧急和密级程度,既保证信息的送达,又确保信息的安全。

宗舒说了一下北上金国、抢回缨络的打算,赵桓表示很担心。

万一宗舒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珠珠今后岂不是要独守空房?

赵桓对宗舒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宗舒马上要走,他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太子不必担心,也不必忧心。赵楷、赵构,对你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宗舒就介绍了在寿禧宫里发生的事情,太后说出了“三个轻”:惩治太子不可轻言,童贯之流不可轻信,舍予之断不可轻视。

赵桓的反应基本和刚才的刘皇后一样,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赵桓感到宗舒应该是经过通盘考虑了,几个月前他就在这里喊要杀向金国、夺回缨络。

现在,他应该是准备好了。

特别是今天,宗舒当前太后、皇后和陛下的面,毫不留情地揭露赵构和童贯的阴谋,时机把握得刚刚好。

太后的“三个轻”等于是对宗舒的一种承诺,让他放下一切包袱,大胆地实施北上救出缨络的计划。

“宗师,还需要什么,本宫定当全力以赴。”赵桓忽然有些感动。

宗舒说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只需要太子殿下时不时地到大宋科学院转一转,到城外的稻米实验田里看一看。

宗舒去了北地,但大宋科学院的各项研究不能停,密县基地的建设不能停。

只要太子经常去转一转,其他人也不敢存什么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