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1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如何处理与金、辽的关系,没有什么头绪。

而宗舒仅仅是提出一个“大宋自愿军”,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援辽、抗金、强军,得到了良马,锻炼了新军,真是一举多得。

“大宋自愿军”的事确定了,徽宗交待太子不要对外人讲,一切由宗舒来运作。

现在徽宗好像明白了,宗舒不愿意入朝作官的原因,这厮没有朝廷官员的身份,做起事情来,极为方便灵活。

这小子可以做生意、搞发明、怼官员、骂皇子、练保安、上战场,几乎是随心所欲、毫无顾忌。

如果是做了官,这厮恐怕就不敢这么张狂了。

徽宗让赵桓回东宫,好好读书。

赵桓一走,徽宗看看没人了,笑道:“宗舒,你给师师做的胸照,如何了?”

“呃,这个,因为没有具体的尺寸,师师姑娘没有把数据给我,”宗舒说:“如果凭记忆做出来,要费些时日。”

“快一点,师师说,京城魁首大赛马上开始。你可以去找师师,要尺寸。”徽宗有些吞吞吐吐。

“陛下,这个,我去不太合适吧,瓜田李下,不太好啊。不如让梁师成去,把数据给我。”

“他,他去怎么行?天天和夜香打交道,嗯,他要做火柴,没空啊。”

徽宗眼睛一瞪:“朕难道如此小器?你去,你和师师要,要加紧。”

“啊,真的?”宗舒说道:“夹…紧?那滋味一定妙极。”

滚!

垂拱殿里传来一声怒吼,宗舒狼狈地跑出来,门外的太监宫女们大为不解。

261 做贵族,不做跪族

这就是跟着领导干一次坏事的好处!

单独和领导呆在一起的时候,玩笑可以随便开!

赵佶虽然怒极,但对宗舒也无可奈何。

宗舒先去东宫又讲了一回《神雕侠侣》,记录人员都已经用上了铅笔。

就连太子、珠珠也用上了铅笔,每人面前放着一张白纸和一根铅笔,有什么想法,随时记录下来。

这让宗舒一下子找到了上课的感觉。

《大宋时报》的主编是珠珠,运营是缨络。

平时,都是由缨络负责与雕板印刷、邸报投送和一些书商联系。

缨络被金国公主完颜萍给带走了,所以,太子就让左小目负责《大宋时报》的运营杂务。

左小目是当时流民当中最有灵气、最有眼色的一个。

当时曹时礼选人的时候,第一眼看中的就是左小目。

这个孤儿马上就学会了喂养鸽子和传送信息。

因此,宗舒就把左小目派给太子,让他在东宫里负责信息传递工作。

传送信息任务量最大的其实是宗家,因为宗家的产业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南方各个城市。

好多商业信息从四面八方传过来,集中到了宗家。

其次是密县基地,负责与任丘基地、大宋科学院、东宫的信息联络。

信息量最少的是太子的东宫。

因为,不是特别重大的消息,一般不会传向东宫。

平时,太子这里也没有太多信息可以传递,左小目就显得十分清闲。

现在,一对金雕慢慢长得大些了,可以在皇宫上空飞来飞去了。

这对金雕得到了整个皇宫的喜爱,但珠珠不允许其他宫女和太监触碰。

给金雕喂食,必须珠珠亲自来,宗舒喂也行,连太子想喂都不成。

搞得赵桓心中郁闷,这还没有嫁给宗舒呢,就已经开始把胳膊肘向外拐了。

从东宫出来,宗舒径直去了伯父宗泽家。

宗泽自从赌气辞官后,一直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哪知道被徽宗赵佶一直这么晾着。

听宗舒说,太子已向徽宗建议,让种师道和他分别任大名知府、濮州知州。

宗泽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哪知道最后没有了下文,敢情是童贯、蔡京都反对。

种师道和吴玠因为兵败,也没有返回西北战场,也是闲得蛋疼。

于是,种师道带着吴玠,有事没事就往宗泽这里跑,三人都持联辽抗金的观点,所以也有话题可聊。

宗舒现在成了大红人,赚银子、娶公主、教太子、买地皮,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今天居然有空来看伯父,宗泽马上招呼宗舒坐下来喝上几杯。

宗舒坐下后就支开了所有的人,关上了房门,只有宗泽、种师道和吴玠在场。

宗舒先拿出密旨,三人一看,立马就朝密旨跪下来。

封建主义害死人呐!

皇帝赵佶根本不在场,也没有太监宣旨,这三人不由自主就跪下来。

不行,以后有机会一定得改一改。

国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膝盖,不能动不动就下跪。

奴性的产生,一般都从下跪开始。

做贵族,不要做跪族。

不做跪族,就从密县基地开始吧。

宗泽、种师道和吴玠看到密旨后,揣摩到了赵佶的意图,那就是对金、对辽,采取一明一暗的策略。

过去,赵佶一直坚持和金人联盟,凡是上书坚持联辽抗金的,都被排挤和打击,有的甚至直接罢官。

现在赵佶改变了,并且这种改变不是公开的,而是秘密进行的。

不用说,推动这种改变的,是宗舒无疑。

组建“大宋自愿军”,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高招!

什么时候,自己的这个侄子能想到这么高明的主意?

这厮过去就是一个纨绔加文盲,后来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际遇,会做些新词,会制作新鲜物件,能猜中陛下的考题。

一系列的神奇表现接踵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现在,他居然又提出这么一个主意。

陛下终于是改变了,不再一味抱金人的大腿。

宗泽、种师道等人之所以对金人如此警惕,而是因为大宋出现了不少文人投金的现象。

金人灭辽,是因为他们想得到更多的草原,用来放牧。

而中原是农耕,和金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他们只想抢粮、抢女人,而不是抢地盘。

因此,千百年来,草原民族对中原向来如此。

那种对中原文化有崇拜的民族,反而对中原会有入主和侵占之心。

就如同孝文帝,在进入洛阳之前,就已经有不少汉人到拓跋宏手下当官,于是他全面推行汉化。

汉化完成之后,拔跋宏就迁都洛阳。

金人已经招了不少汉人,他们的汉化速度也不慢,完颜阿骨打对儒家文化很是推崇。

据说,完颜阿骨打专门也请汉人落榜的举子,为儿女们教授汉学。

完颜萍当时之所以敢在宫廷大宴上与大宋比试诗词,她是有底气的。

事实证明,完颜萍的诗词水平相当高,轻轻松松就击败了蔡修。

只是,完颜萍当时遇到了宗舒这个怪物,遇到了宗舒的神级发挥。

在金国,不少在大宋失意的文人,还有一些找不到实缺的举子,偷偷跑到金国当官。

有了这些宋人在金国当官,也许金国上下都会产生入主中原的想法。

这就是宗泽、种师道等人最大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