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般的官员能听懂吗?”宗舒说道。

“蔡修,你别不服气,孔子的话本来很好懂,让教书的人搞复杂了!还有就是你们这帮人读书太钻牛角尖,你们把自己读傻了!”

既然蔡修跳出来,那就不客气了,你就是靶子!

“下面我就举个例子,看看你们是不是把书读傻了。”宗舒提着蔡修问道:“蔡修同学,鸠字何解?”

“诗曰: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鸠就是鸟嘛。”

蔡修脱口而出,得意地环顾四周。

一个奸臣的孙子,国学的底子倒还不错。

“鸠是鸟,黄口小儿都知道。还用你说?我告诉你吧,鸠,真正的意思是:九只鸟。”宗舒说道。

李若水是饱读诗书之人,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说法,马上支起了耳朵。

“为什么是九只鸟呢?《诗经》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七只小鸟加上父母两个,不是九个吗?”宗舒指着蔡修摇了摇头说:“没文化,真可怕。”

哈哈哈,厅里有几个人忍不住大笑起来,还有这种解法!

虽说是多少有点牵强,但也不能不佩服宗舒的机智。

李若水也不禁莞尔,这个文盲,有点意思。

“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讲孔子的人,说的就不是人话!你们之乎者也,连好多文人都听不懂,老百姓怎么能听懂?你们写了一本又一本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我欣赏,是为了自我炫耀?”

宗舒笑容一敛,厉声说道。

“你们真想教化民众,就多跟瓦肆的说书人学习,拜民众为师,讲他们听得懂的话。”

李若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与文人交流过程中,谁说得越玄乎,谁就有水平。

如果哪个人知道哪一句话、哪一个典故,而别人不知道,就会在圈内传得神乎其神。

正是文化人的自说自唱、阳春白雪导致了很多问题。

这个文盲说的话,他也隐约认识到,但从来也不愿意想这个问题。

“比如骆宾王七岁时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好理解。”

“比如我,我的诗就很好懂:鸭,鸭,鸭,扬颈朝天呱,红烧二十二,炭烧五十八。”

哈哈哈,大厅里笑成一团糟。

停,停,停,宗舒大声喊道,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宗舒一字一句地说:

“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糟。学会馆阁言,娘都不会叫!”

???

019 没有下回分解,回家准备后事

大厅众人直盯盯看着宗舒,如同见到了怪物。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深入人心的观念。但是这厮的观点完全反着来。

难道,我们真的是读书读傻了?

李若水也很震惊,宗舒的最后一句话很刺耳,但在现实中,确有不少人钻研一辈子学问,最后什么也钻研不出来。

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学儒学,很多道理在没有背诵经书之前就已懂得,但学得越多,反而越糊涂。

看着大家开始窃窃私语,李若水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这课是讲不下去了。

李若水交待了一句,让大家自由温书,拍屁股走人了。

终于不用听这种古板无趣的课了!宗舒心里暗爽。

“宗舒,你和国师比试找石炭,真能找得到?”一个人问道。

坐在这里听课的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官宦子弟,消息灵通得很。

绝大部分人认为,宗舒一定会主动认输,没想到这小子一根筯,硬要撑到底。

“嘿嘿,我要让你们后悔,因为,几天后,又一家赌坊关门大吉!”宗舒说完,看向蔡修。

蔡修心中立马升起一团火,直直冲向眼睛,本想冲过去,但又生生忍住了。

自从这小子被驴踢了脑袋,变得越发张狂,但自己偏偏拿他没办法!

因为手被烫伤,蔡修早上在家里休养,结果被蔡京给喊了起来。

蔡京交待蔡修,不可与宗舒发生冲突。蔡修本来想手好之后,去报仇来着,没想到爷爷居然这么交待。

蔡京一解释,蔡修立马明白了。

蔡家何等身份,与一个文盲过不去,岂不是自找麻烦,并且朝中那帮负责言事的官员,职责就是找茬。

像蔡京这样位高权重的人,正是这些言官们重点关注对象。

宗舒有什么祸事,他们肯定认为是蔡家干的,弹劾的奏章肯定是雪片一样飞向徽宗。

蔡京还交待,如果这个文盲遇到危险,蔡修还可伸出援手,因为这反而体现了蔡家以德报怨的风度。

蔡修心中十分不愿意,巴不得有人一脚踩死这个文盲。但不得不佩服爷爷,他考虑的是整个家族的形象。

本来蔡修不想来学院,手成这样了,被人看见了,岂不是被人笑话。

但是蔡京说,李若水从济南回来,在归宗书院授课,如果不是上朝,他都要亲自听一听。

于是蔡修不得不来归宗书院来听课,看到宗舒如此嚣张,心里的那股无名火越烧越旺。

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因为个人的小小私怨,就给整个蔡家抹黑,蔡修只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静下来。

李少言也在教室当中,没料到宗舒居然把李若水给气走了!

这下自由了!李少言立马走到讲台上,拿起戒尺往桌上一拍,朗声说道: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这富家姓张名富,家住东京开封府,祖上开质库,有名唤作张员外……”

原来这小子在给大家讲,宋时称话本。

平时,宗舒除了请李少言吃花酒,也不少去瓦子这样的地方听。

宗舒听着听着,就想瞌睡。李少言讲的,不管是节奏,还是铺陈,比之后世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和网络更是没法比呀。

李少言讲得眉飞色舞,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帮同学,真没见过世面,就这种索然无味的东西,大家还这么陶醉!

于是,教室里响起了不和谐的呼噜声。

缨络又把宗舒给推醒了,宗舒一脸蒙地说:“让不让人睡了?”

各位同学七嘴八舌地指责宗舒,不要耽误大家听。

“李少言,你讲得是什么呀,一点意思都没有!”宗舒说道。

“宗舒,说什么呢,有本事,你讲一个?”缨络怒道。

“讲就讲,有什么呀。”宗舒走到讲台上,清清嗓子道:“《射雕英雄传》第一回:风雪惊变。”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对于金庸老爷子的,宗舒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看了,一直到大学毕业,一些经典的部分,基本都会背了。

大家马上听得入迷了,这听起来比李少言讲的可以好听多了!

第一章讲完了,大家还在回味。

李少言冲上讲台,激动地说:“宗舒,你何时学得如此本事?”

“再讲,且再讲一章。”同学们纷纷喊起来。

宗舒看群情激昂、盛意难却,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