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过去哪里讲过这样的课程?
牛皋敏感地觉得,宗舒所讲的战术最适合小股部队行动。
梁红玉觉得宗舒所讲,最适合的就是山地行动,好像就是针对超化寨来的。
比如,宗舒为牛皋等人专门打造了一种铁爪,铁爪一端绑上绳子,奋力扔到山上,拉紧之后,可以轻松地攀爬上去。
梁红玉当即想起了超化寨,如果有匪徒,趁着夜色,用这种铁铁爪爬上来,岂不是被攻个冷不防?
宗舒这是要提醒自己吗?想想,还真是有这种可能。
终于,轮到了军士们熟悉的武功课了。
宗舒提出让牛皋的人,与梁红玉比试。
这时,不少人都来观看,其中就包括李少言和曹宗申。
牛皋和属下当然不能退缩,同时,这也是宗少爷的命令,不得不从。
结果,这些自诩为禁军中的牛人,一个一个地与梁红玉过招,却一个一个地被梁红玉给打趴下。
牛皋不禁惭愧,看梁红玉的身手,自己和他过招的话,一时半会儿也赢不了。
二十八名军士的脸更是没处放了。
接下来,牛皋及属下又遭到连番打击。
林灵素已经派人把超化寨的马牵过来三十匹,宗舒让牛皋和李少言一起,除宗舒之外,其他人都蒙着眼睛。
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宗舒宣布军事地形学实地测试开始,要求大家用最短的时间回到黄花寺。
等到牛皋和二十八人还在迷乎的时候,李少言已经走了。
这些军士们感到李少言就是个纨绔子弟,会什么军事地形学?大家都不想跟着李少言走。
等牛皋等人到达黄花寺时,却发现李少言正和曹宗申愉快地聊着天、喝着茶。
接着就是短距离冲锋训练,牛皋看着宗舒,你远距离厉害,难不成短距离成行?
短距离冲锋,这也是禁军每天必训的内容。毕竟在战场冲锋陷阵,短距离的速度具有决定性。
特别是大宋禁军,步兵占了七分之六,除了个别将军,其他都没有马。
个人的短距离冲锋,不说冲向敌阵,哪怕是撤退,也比别人跑得快些。
可以说,这项技能,也是保命的基本技能。
哪怕是再松松垮垮的部队,也得天天抓这项基础性的训练内容。
宗舒用食指向曹宗申勾了勾:“你去,和他们比一下短距离冲锋。别给我丢脸。”
牛皋和手下们,心里不禁有些恼火,只是不敢表现出来。
宗少爷难道这么看不起从禁军出来的人?
这下子,派了一个小屁孩子出来比试!
这孩子,还是宗少爷的书童。难不成,宗少爷手下的人,都是神人?
事实证明,宗少爷手下的人,真的是神人。
虽看宗申年龄小,但速度简直是超神!
一个短距离冲刺,他把别人甩得远远的。
宗申和人比过之后,学着宗少爷的手势,对下一个军士勾勾手。
曹宗申连着比,一口气都不歇,二十八个人,没有一个能跑得过他,只能跟在曹宗申的屁股后面吃灰。
连胜了二十八人,曹宗申牛批哄哄地吹着口哨,回到了宗舒身边。
他没有和牛皋比试,这也是给少爷留个面子,知道少爷十分看重牛皋,说他将来一定是大宋的将星。
这群军汉算是彻底服了,宗少爷在长距离越野上赢了牛皋,二十八人在拳脚上输给了宗舒的姐姐梁红玉。
在识图辨路上完败于宗舒的铁杆李少言!
在短距离冲锋上又远不如宗舒的小厮曹宗申!
牛皋觉得,这次考核算是完蛋了,连少爷、纨绔、书童、女人都比不过,还说什么是太子殿下的精锐?
宗舒让牛皋把大家集合起来,看这群禁军中出来的兵油子,被打击得差不多了,宗舒道:
“刚才与大家比试的人,都是我大宋的精英分子,百里挑一,万里挑一!你们输在他们手里,一点都不冤,一点也不丢人。”
宗舒给大家继续加油打气:“论运筹帷幄,我不如牛伯远。论拳脚功夫,我不如梁红玉。论识图辨路,我不如李少言。论短跑冲锋,我不如曹宗申。”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们扬和避短就好。”
“太子殿下对你们寄予厚望,今后,你们将被称为:牛家军!”
牛皋在禁军也就是个射士而已,武功再高,也只是普通一兵。自从上次被太子挑中,参与了校杨试射,结果一飞冲天。
虽说牛皋还是什么职位都没有,但现在他是“牛家军”的首领!
在大宋,能以首领的姓来命军的军队,有多少?
“种家军”之所以有了这个称号,那是在与西夏的对抗中打出来的!
被太子殿下、将来的皇帝赐名为“牛家军”!牛皋,这次真的是牛大发了!
134 白字先生
宗舒“代表”太子殿下,给包括牛皋在内的二十九人,赐了“牛家军”的名字。
“牛家军”刚刚在宗舒手下受挫,所有的自卑、自怨甚至自弃的情绪,一下子跑到九霄云外。
“现在,我宣布,你们的考核,合格!请你们拿回,属于你们的装备。”宗舒宣布道。
宗申牵来了驴车,这是刚刚从汴梁城里运过来的。
每个人发三个“吹针”以及配套的针无数。碘酒、棉签、绷带、火镰、草纸甚至蒙汗药等等都有配备。
在李少言的指导下,大家把东西分门别类地装入“迷彩服”上不同的口袋。
“现在,我向大家宣布一项任务:杀到白沟河,救回种家军!”
尽管大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宗舒的任务给震住了。
真的要去救“种家军”?
宗舒判断大宋征辽必定失败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如果不是宗舒从通真宫里救了皇帝、皇后,后来又救了太后一命,宗舒恐怕早就被投入大牢了。
宗舒敢在朝堂上公开反对大宋和金国联手,一再阻止大宋北伐辽国。
大宋上上下下,从朝廷百官到普通民众,都认为伐辽必胜。
失去燕云十六州已经一百八十年了,现在终于可以在金国的帮助下拿回来。
宗舒偏偏要打破国人的这种梦想。
宗舒的预测被很多人认为是恶毒的诅咒。
更多的人认为,宗舒这是为太子殿下打抱不平。
因为北伐辽国,这么便宜的事,这是老天赐给的天大的功劳,没有落在太子头上。
所以,宗舒就耍起了文盲加恶少的泼皮作风。
林灵素、牛皋和李少言根本不这么认为,因为宗舒在东宫的分析和推演,说服了他们。
宗舒对于北伐辽国各种兵马的集中、出发、进攻路线都判断得很精准,理由异常充分。
当时,珠珠要求宗舒想办法,救救大宋军队,救救种家军,太子的侍读吴非也求宗舒救他的弟弟吴玠。
宗舒答应了,专门和牛皋深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