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没了小莫,虽然理查德汉密尔顿替补上来了,骑士的有球能力却所剩无几了。
这种局面下,乐邦又被逼上了梁山。
但他打得很怂,不是机会的机会,就绝不出手。
各种甩锅,算是打出了个性。
骑士的进攻在次节比赛中跌落谷底,即便丹尼尔吉布森替补上来,投进去两记三分,也没能挽救已经崩盘了的骑士。
就这样,半场结束,57比38的比分,骑士的落后已经多达19分了。
……
中场休息,球队大比分的领先,让教练和球员都很轻松。
里弗斯甚至半真半假的开起了玩笑:“半场领先19分,下半场我们是不是可以上替补了?还是说,谢尔顿,让你上场,垃圾时间敢打敢拼一下?”
李恪笑了笑,摇了摇头。
但下半场,里弗斯的大胆试验还真就来了。
“控卫斯蒂芬库里、得分后卫韦斯利马修斯、小前锋谢尔顿、大前锋杰拉德华莱士,最后是许久没有登场的PJ塔克,这是什么阵容?”
下半场,山猫的登场阵容让解说席上的肯尼史密斯和巴克利有些惊讶。
球场上的李恪其实也有点惊讶,不过惊讶之余,他知道,里弗斯这是走上了正确的路。
这套有些特殊的轮换阵容,倒也不需要李恪顶到中锋位置,就像里弗斯所言,他们不需要找人顶住大Z,因为大Z还不配。
顶到中锋位置的,就是突然进入主力阵容的塔克。
但这套阵容打出的效果,却很一般——
下半场,山猫的防守回合。
骑士的第一反应和阿蒙德希尔一样,认为得到错位机会的大Z,是能够打烂山猫的进攻的。
于是,他们刻意的寻找把球送到篮下的机会。
效果还不错,大Z的确是得到了几波轻松得分的机会,带着骑士,追逐着比分。
场边的里弗斯倒也不急,因为他知道,这套阵容的重点是,场上的球员能否打出快打旋风一般的进攻,拖垮对手的大中锋。
但显然,没有成熟的体系配套,没有多次的演练,蓦然转换到这套打法,山猫是很不适应的。
李恪被乐邦看死,库里没有太过合格的掩护,也打得有些挣扎,最关键的是,华老二和塔克都有点找不准进攻端的位置。
于是,下半场的开场,骑士反倒是靠着大Z,迅速的把比分的落后迫近到了15分。
眼见于此,为了确保胜利,里弗斯也结束了搞事,把小乔丹换了回去,一切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