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2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757 遥控欧洲局势

“还有,我们海军中现有的蒸汽明轮战船也有不少!”张明伟继续笑着说道,“对我们来说,其实这些战船已经落后了,不但蒸汽机的性能不如现有的蒸汽机,而且不管是明轮还是木制战船,都是要逐渐淘汰的。我们也可以趁机卖给葡萄牙,让它转卖给西班牙去。”

大明造船厂一直在实验中的螺旋桨推进的蒸汽战船,已经差不多了,就是改用真正的铁甲战舰而已。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可以焊接铁甲的技术。

前世张明伟在写历史时,就查阅过这个科技点,知道电焊至少分两个类型,电阻焊,以及电弧焊。

当时搜了下资料之后,他对于电弧焊比较了解,因为觉得电弧焊更容易在明末实现。

所谓的电弧焊,就是把两根带电铜丝接近到一定程度,中间就出现感电的电弧跳跃。当电流够强时,电弧的温度可以达到数千度的极高地步,足以融化钢铁。

张明伟点出电力这个科技点已经很久了,大明这边能熟悉电力的科技人才也已经有了不少。在张明伟的指导下,试着去掌握电弧焊技术,也有一段不小的日子,基本上已经掌握了。

就简单来说,电弧焊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走。

第一是用两根电棒接近产生电弧,用以溶解焊材填到目标焊缝理去。

第二步,则是因为要焊的是钢,这也是导体,那就干脆让目标当作电流的一端,只用一根电棒接近,另一根则贴在钢板焊缝的背后,用这种方式来让电弧直接落在焊缝中,藉此融化填充于其中的焊材。

掌握了这一门技术,要想建造出真正的钢铁巨舰,已经不是难事了。对于船体以及船上各个部分的重量配置之类,再小心求证多次实验而已。实在不行,先建造出小的战舰,有经验了再建造出大的战舰。

不管真正的铁甲战舰如何,都会绝对碾压那些铁皮包着的木制战舰。更不用说,去碾压风帆战船了。

不过这些成就都还是保密的,知道这些技术进展的,差不多也就是华殿内的这些人了。包括无烟火药也是一样,没有大规模地装备军队,还只是在兵仗局而已,知道的人也就很少。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张明伟的讲解,脑海中想着整个事情,把大明用剩了的东西,再卖给葡萄牙转给西班牙,然后西班牙利用大明这些用剩的东西,在欧洲那边大打出手,大明则是默默地数钱,继续把自己使用的东西更新换代,坐看鹬蚌相争

想着这个,他便咧开嘴无声地笑了。

被张明伟这么一描述,好像大明对于欧洲那边的战略,就变得极其简单了。等到时候大明再兵临欧洲的时候,欧洲人还拿什么来和大明打?自己都打得半死不活了!

不过崇祯皇帝乐呵呵地没想法,但是,堵胤锡却提出了意见道:“国公之前曾提过,欧洲那边对于新学这块,也是有一定水平的。我们之前的线膛枪炮也好,还是蒸汽机也罢,只要他们看到了,必然能仿造了去。如此一来,国公所说这赚钱方式,怕是行不通了吧?”

一听这话,其他人才回过神来,不由得纷纷点头。不过他们都没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兴国公一般而言,不会有错,只是他没有说出其他理由而已。

果然,就听张明伟转头看向堵胤锡,微笑着说道:“就是因为这点,所以我们才要快点大规模地把这些军火卖给他们。否则等欧洲战事重新开始的话,这些军火可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