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9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火器的战事,假想敌就是倭人。不管是海战,还是陆地之战,可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谱。

本来明军将士们面对倭人就有心理优势的,如今学了那么多,这心理优势更强。加上朝廷大军连续的胜仗,皇上奖罚分明,在光复辽东之战中还封出了那么多的爵位,更是引得无数将士眼红。

如今终于又要打仗,而且还是和倭国去打,这可都是军功,他们自然就都兴奋了起来。

“……不过朕在这里强调一点!”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扫视底下每个人的脸色,随后才正色说道,“到了部队上之后,要把你们学到的东西,尽快传给你们底下的将士,让所有大明将士都明白火器之战该如何打……”

他没说多长时间,就结束了讲话。概括起来,他讲话的意思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们即将参与对倭战事,做好准备。

随后,在陆军武备堂的大堂内,崇祯皇帝还召开了总兵级别的御前会议。

郑鸿逵,顾三麻子以及孙应元,李来亨,李定国等人都在。

“首次对倭战事,主要是打萨摩藩,驱逐琉球王国的倭人,并在琉球王国修建海军基地,考虑到后勤粮草问题,兵力不能多!”崇祯皇帝对他们交代道,“如果倭国的反应很大,举全国之力反攻的话,你们如果没有把握,就撤回来。朕不要求你们坚守!”

他的话,都是经过事先商量之后得出的,特别是张明伟的意见,因此,话里话外压根没有什么面子问题。

有了崇祯皇帝的这个交代,这仗打起来就轻松了,不管是顾三麻子还是孙应元等人,明显轻松了不少。

崇祯皇帝继续交代着事情,明显带了后世的价值观,当然,都是被张明伟给影响的。只听他又说道:“对倭战事,不止是要帮助大明的藩属国,而且还必须要有实际好处,不能做亏本的买卖才行……”

这个话,以前的崇祯皇帝绝对说不出来的。光是一个政治因素,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开战了。再附加现实好处的话,绝对是张明伟的杰作了。

“……而琉球国太穷,没什么是大明能看得上的!”崇祯皇帝此时吩咐化身为一个斤斤计较的商人,吩咐他的办事手下道,“唯独能用的,就是倭人,如果能俘虏,就尽量多俘虏一些,抓到了就送往朝鲜去挖矿,那里最缺的就是矿工。另外,本次的目的之一是攻占那个金矿,至于挖矿的人,就交给琉球国王,他们不能一点事情都不做!”

之前的时候,琉球国王只是写了一份血书,就要大明给他卖命,答应出来的金矿还不是他的,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至少在张明伟看来是这样,就算有政治因素的考虑也不行。

为此,挖矿的人,必须是琉球国王提供,军队的粮草,琉球国王也要尽量解决。

也不是说大明不想一次性就解决我国,主要是眼下实力还不够。除非是集中三大海军战舰,全都去了倭国。但这个事情,并不现实。因此,目标就小了一点,一步步来再说。

郑芝龙的次子郑宗明,也就是田川七左卫门,已经回国,根据他提供的情报价值,已经入了锦衣卫担任锦衣卫总旗,这一次也会随军出征,毕竟他最熟悉倭国的情况。

安排完了这些事情,孙应元等人,便立刻赶赴上海的海军基地,要先训练一段时间,等台风季过去之后,便出发前往琉球。

崇祯皇帝一忙完这个事情,便立刻对张明伟要求道:“先生,这个什么电话,还要多久才能发明出来,朕都有点等不及了!”

之前的时候,不管是电报也好,还是电话也好,他只是听张明伟说了而已,最多是知道了大概什么原理。

可不管他明白不明白原理,对于他来说,肯定是实际体验了他的声音能传输来得震撼,也让他更为迫切地想要张明伟实现整套功能,也就是电话。

对此,张明伟微微一笑。

(

657 流泪的树

“陛下,电话的主要难点都已经解决了,如果陛下想的话,三天之内,我就可以给陛下去装电话了!”

一听张明伟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道:“那还用说,尽快啊!”

其实,本来电话这个东西,张明伟早就可以搞出来的,只是他之前犹豫,到底采用哪种电话比较好。

说穿了,电话这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感应装置。本质上和电动机,或者发电机并没有什么不同。

电话同样是用带磁体穿越线圈,产生或大或小的电流,再用电流驱动另一边的发声振动片而已。唯一的区别在于,电动机或者发电机是用水力或蒸气驱动输出大电流,而电话是用声音输出产生的微小电流而已。

电话的三大组件中,电铃不能缺,要不怎么知道来电话了?

而且这个最简单,基本上就是之前演示过的电报,或者说远程电池开关的一种变形。

其原理非常简单,做个电磁铁来吸一根簧片,这簧片上面装个铁块当敲击头,当电磁铁启动时,这簧片受到吸力,敲在钟或者另一块铁片上,就会产生声音。

不过这只能产生一下声音,很容易被忽略,总不能专门派一个人守在电话机边上,因此需要连续响铃。

连续响铃也很简单,就是把这簧片当作电流断路器用。

换句话就是说,平时未通电簧片不动时,其中一部分接触电线当作电路的一部分。关上电闸通电后,簧片被电磁铁吸引而敲钟的时候,由于其离开原本位置,电路就断了,所以敲一下就断电,电磁铁因而断磁,簧片因其弹性复位。

但是簧片一复位,电流又通了,于是电磁铁再次产生磁性,再次吸引簧片敲钟,再断电……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打开电闸切断主要电路之后为止。

如此一来,电铃便做出来了。

电话的另外两个部件,就是听筒和话筒,这里就有区别了,也是张明伟犹豫的原因。

参考原本的历史上,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就是贝尔式磁石电话,优点是不需要用电源,电流都是由话筒说话的震荡产生。而其缺陷也有,那就是电流完全由声音产生,所以强度相当小,传递距离不远,声音又比较模糊。

原本历史上,爱迪生改进了这个电话,也就是发明了碳粉电话。

这个碳粉电话在听筒的结构原理上和磁石电话都没有差别,但是在话筒上,不再用薄膜振动空腔的方式,而是在一个浅空腔中放入碳粉,从而使其表面用金属薄片振动压缩碳粉。因为碳粉具有导电性,却不具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