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1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636 祖国

就见张老拿出来的,也还是一份折叠好的纸。

不过这个更大,当张老舒展开的时候,就是很大的一份,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纸,似乎正反两面还都有。

院子里的明人从未见过,便有人立刻好奇地问道:“张老,这是什么?”

张老铺开了手中的那份纸到桌面上,然后才捋着额下长须,笑着回答道:“这个啊,叫做报纸,就是和官府的邸报差不多,不过内容更多,也不是官府出的,但也差不多,大明出的报纸,叫做明报!”

他这话,听得这些院子里的人稀里糊涂的,感觉好像听懂了,又感觉没有听懂。

于是,就又有人问了:“张老,这个什么明报和邸报差不多的话,都写了什么啊?”

“休要急躁!”张老听了,带着笑容说道,“这都是我们大明在发生的事情,我先念一篇给你们听听吧!”

一听这话,大部分人安静了下来,唯独角落里有人在嘀咕,因为比较安静了,虽然声音小,但也能听得清楚:“听了白听,又听不懂!”

“小六,让你平日不好好念书!”张老一下便知道是谁在说话,便训斥了他一句,然后才说道,“这都是白话,你要听不懂的,就不是我们明人了!”

一听这话,院子里的其他明人便哄然大笑。

不少人没意识到,今年以来,他们是第一次有那么多的笑。

张老等他们重新安静下来之后,便趴在桌子上,找到了他事先看过的一块版面,便开始念了起来。

“论朝廷和海外大明百姓之关系,作者中原五白,唐代有名诗人孟郊曾有一诗,和大家分享一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意思很简单明了,简单说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之所以引用这首诗,就是要做一个类比……”

听着张老抑扬顿挫地在念,院子里非常地安静,所有人的脸色都严肃了起来,认真地在听着。

“……不管大明百姓在海外哪里,始终都是大明百姓,身上流着的都是大明儿女的血。不管去了什么地方,说起来,都是说明人。不会因为你去了哪里,别人就认为你是那里人了!大明始终是你的祖国,祖先以来所居之地。是自己所属的国家……”

没错,这一点谁不知道呢,大家伙儿的根在大明,每个在海外挣扎求活的,其实到老了就都想着回去,回到祖先以来所居之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回到祖国!

“……以前的时候,大明,也就是海外百姓的祖国,多灾多难,就如同母亲躺在病床上,吃喝住行都是问题,就没能顾及远游的游子,也就是海外的大明百姓!可是如今,祖国母亲已经病愈了,她当然在意远游的游子情况,过得好不好,有没有被人欺负等等……”

院子里的明人听得有点意外,对于这个说法,感到很是新鲜,心中默默地想着,并没有说话。

“……不管是哪个母亲,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儿被外人欺负了,那肯定是要讨还一个公道。一个道理,大明百姓在海外受到欺负了,祖国母亲同样要帮自己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