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内,天灾,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614 八百里加急
自从建虏内迁之后,东江军的兵力就已经往渤海湾这边转移了。在广鹿岛、旅顺以及长生岛等等,都驻扎了军队。
接到了兴国公的军令之后,所有军队便开始了集结,浩浩荡荡地往盖州进发。
当李来亨等人领兵到达盖州的时候,建虏探马也把消息飞报到了海州城。
“什么?”多铎一听,很是吃惊地确认道,“东江军的人马登陆,占据了盖州?”
盖州是建虏主动放弃的,临走之前,自然是一把火烧了盖州的。
得到探马的再次确认之后,多铎立刻便兴奋了起来,转头对阿济格说道:“他们竟然敢明目张胆地上岸,还离我们这么近,怎么样?要不要出兵灭了东江军?”
阿济格显然稳重多了,一听之下,连忙提醒道:“不可,千万不可!东江军突然如此行事,背后肯定有诈。如果我们出兵的话,搞不好就会中了埋伏的!”
“我们小心点不就可以了!”多铎一听,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这野地里的,谁能灭我们?”
“还是谨慎些为好啊!”阿济格听了,还是摇头道,“要我说,东江军突然在这个时间点大规模地登陆,很可能是冲着我们的庄稼来的。我们就算不去,估计他们都会打过来!”
多铎倒也不是无脑之辈,听到他这话,稍微一想,也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要不然,东江军早不登陆,晚不登陆的,就趁着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这么大规模登陆,目的显然很明白了。
他正在想着,阿济格便皱着眉头又说道:“而且我有感觉,东江军的兵力面对我们海州兵力压根没有优势,明军从来不打这样的战事。因此,很可能山海关那边的明军也会有动作,这一点不得不防啊!”
最近几年来,明军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在某一点上的战力对大清军队形成绝对优势,以雷霆之势一击而退。
多铎听了,便点头赞同阿济格的分析。不过他不惊反喜,当即对阿济格说道:“如此,来得正好,就以海州附近的粮田为诱饵,和明军决战便是!只要灭了这些明狗,以后我们辽东局面就能好转了!”
都是因为这两支明军如同两只猛虎一样,躲在树林中随时扑出来伤人,以至于大清这边这几年来过得都不好。
张明伟担心建虏军队不决战,反而去打游击;相对建虏这边来说,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就怕明军如同之前的打法,时不时地冷不丁给他们一下,他们也受不了啊!
“根据之前战事可知,明国山海关那边的军队,最多是能出动五万左右的人马!”阿济格没有那么乐观,皱着眉头继续分析道,“是由哪个明国权臣兴国公所领,估计是他能集结的所有人马了。如今东江军这么反常的在盖州登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很可能是那个兴国公又来了。这么一来,明军的兵力,很可能又会是五万加这个东江军,在兵力上对我海州形成绝对优势!”
亏了是内迁了,要不然,没有放弃沿海的话,这么大规模的明军进攻,盖州、复州等地还不是立刻就会沦陷!
如今因为离海边过远,明军的动静,这边能立刻知道,所以才不怕被明队偷袭!
这个时候,阿济格都想起了多尔衮这政策的好了!
“来得正好!”多铎听完了阿济格的分析,便立刻对他说道,“我们立刻把消息禀告盛京,刚好皇兄早有准备,能从鞍山驿堡和辽阳及时增派援军过来。我就告诉你吧,皇兄其实早就想灭了东江军和山海关的明军了!”
一直以来,明军都是搞偷袭的方式和建虏打仗,虽然接连胜利,确实是严重打击了建虏的士气。可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建虏认为,如果明军敢和大清军队堂堂正正一战的话,大清肯定不会输。
当然了,如果换成以前的话,他们就不是这么想,而是会觉得大清肯定打得明军屁滚尿流!
阿济格虽然没有多铎这么激进,但是,他也没有怂到不敢和明军明刀明枪的干仗。
除非是有过一次大清这边和明军有过一次堂堂正正的决战,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明军大获全胜,如此才能让他们害怕。可是,这样的战事还没有过!
一番商议之下,多铎和阿济格便决定,一方面多派探马再去探听消息,一方面把已经知道的消息和他们的分析,以八百里加急发往盛京。
而鞍山驿堡和辽阳这边,因为多尔衮事先已经有部署,这里的人马便立刻开始向前转移。鞍山驿堡的人马开赴海州,而辽阳这边则赶去鞍山驿堡,做好迎战的准备。
海州到沈阳距离两百多里路,八百里加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