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设计这个防御体系人的考虑。各城堡之间的距离,也不一定满足互相支援所需的时间。
更不用说,如今这边的建虏骑军都被调去护送沿海建虏的内迁,对付李过和李来亨的骑军去了。
明确小小的镇江堡东边压根不能站人,镇江堡迟早要破之下,镇江堡守将便终于想起了要从西门突围。
军令传下去,建虏便蜂拥从西门拥出。
高一功早就等在这里了,看到建虏要从他这里突围,自然就没说了,立刻组织燧发枪兵,以偏厢车为防护,开始了阻击战。
为数不多的车楯被建虏推着,掩护着他们靠近明军阵地。
因此,最先对建虏发起怒吼的,就是偏厢车上的佛朗机炮。
“轰轰轰……”
炮声隆隆中,有的铁弹砸中了建虏的车楯,或者打裂了车楯的那面盾牌,或者只是打得那面盾牌晃了晃。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距离有点远,另外一方面,为了行军方便,及时赶到镇江堡西门来堵路,高一功带的火炮,都是中型以下,属于野战炮,轻便的那种。可也是这么一来,远距离之下,威力就不够了。
建虏这边,也是很狗急跳墙了,一个个都是不要命一般地往前冲。
最终,激烈的枪声也响了起来。
“呯呯呯……”
车楯上立刻中了无数的铅弹,还有那些没有被车楯遮挡的建虏,一旦被铅弹咬中,便立刻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跌坐在地。
其他建虏压根不管这些受伤的建虏,只是拼命往前冲。
手里握着火铳的建虏,也是往明军这边开火;更多的是弓箭手,开始往明军这边射箭。
西门这边的战斗,只是一开始之后,便成了最激烈的所在。
一边是要拦住建虏,不让他们跑了;另外一边,则是不想死在这里,想要突出包围。
“呯呯呯……”
“轰轰轰……”
“杀啊……”
枪炮声,喊杀声,立刻便响成了一片。
明军这边,第一个是兵力更多,火力自然就更密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是躲在偏厢车后面的,相当于是有一面大盾牌竖在身前,有效防护的同时也能让明军更专注于杀虏。
离得近了之后,佛朗机炮的威力也开始显露出来了。随着炮击,那些楯车不再能有效阻挡铁弹,往往被铁弹砸得支离破碎。
燧发枪的优势,也在这对射中显露了出来。密集的阵型,使得他们射击的弹幕更为密集,不像建虏这边的火绳枪,彼此之间必须拉开距离,无法形成有效的杀伤弹幕。
一时之间,冲锋的建虏纷纷倒在了明军阵前。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建虏的反击之下,明军将士也有中弹,还有中箭的。不过相对而言,远比建虏的损失要小。
在建虏不要命的突围之下,双方的距离越来越短。
这时候,高一功忽然发现,军中那些新调来的新兵,开始手忙脚乱起来。装填弹药的时间,往往比平时训练之时还要慢好多。
他是个老于军伍的老将了,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催他们,越催他们就只会越急,就越是忙中出错,更不容易装填弹药。
这时候,去安慰鼓励他们也不现实,战场上的枪炮声动静太大,就算他去喊话,怕也没几个人听得清楚。
而建虏冲得最快的一部分人,已经快冲到偏厢车这边了。
燧发枪兵这边,并没有刺刀,影响装填速度;虽然每人都有佩刀,但其肉搏能力并不强。一旦被建虏近身,损失会很多。
看到这一幕,高一功没有犹豫,立刻向亲卫下令道:“长枪兵、刀盾兵,随我出战!”
帅旗前倾,跟随手握红缨枪的高一功移动。
那些待在后面待命的长枪兵和刀盾兵一见,便立刻跟上。
“杀……”
585 孬种(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48/110)
战场上的夜不收,随时把西门这边的战况禀告给东门这边。
“什么,至少有一千建虏冲出了西门?”郑鸿逵一听,便立刻命令道,“再探!”
之前和高一功说好的,如果建虏从西门突围的话,一定要确保建虏绝大部分都冲出了西门,他这边才能派兵去增援西门。
要不然的话,就怕建虏声东击西。
不过大概来说,东门这边集中了三十多门红夷大炮在轰击,城墙垮塌,早已不成样子,建虏要想冲出去,估计都够呛。更不用说,这边也集结了三千左右的明军将士。
但是,这面对的敌人毕竟是建虏,而不是朝鲜兵,万一呢!
因此,要确保城内建虏主力真得全都突围了,郑鸿逵这边才会派兵过去的。
如果只是一部分兵力突围的话,高一功那边也有三千人马,又是防守而已,应该是能守住的。
因此,郑鸿逵这边就还是按照和高一功约定好的计划做事。
不一会,又有探马赶回急报。
“报,建虏至少冲出了一千五百左右的兵力,前锋甚至已经冲近,高大帅领着长枪兵和刀盾兵迎上去了!”
郑鸿逵一听,便没有犹豫,立刻传令,派出了一千步军赶过去增援。
兵力方面,东江军这边占优。
西门这边,战斗最是激烈。
“杀……”
镇江堡的建虏狗急跳墙之下,那是真得拼命了。
他们憋着一股劲,就想着冲进了明军阵列中,那就应该能杀散明军,冲出包围的。
真是这个信念,使得他们不要命一般地,冒着枪林弹雨冲了过去。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建虏,底蕴还是存在的。这么一拼命起来,气势十足。
明军这边的新兵,好多都被吓到了。
如果正常来说,手忙脚乱之下,真会被建虏给杀过去,随后,燧发枪兵便会溃败。
类似的事情,以前就有发生过。
但是这一次,这些建虏却是万万没有想到,明军那边竟然向他们发起了冲锋。
为首一员大将,身披重甲,在身边亲卫的护卫下,手中一杆长枪,竟然一捅一个,在他面前,就没有一回合之将。
并且,这员明将身边的明军将士,也都是非常骁勇,并且明显是老兵,懂得互相配合。
刀盾兵格挡,长枪兵进攻,配合默契。
措不及防之下,攻在最前面的建虏一下被杀得大败。短短几息时间内,就倒了一片了。
后面的建虏,面对明军的这波攻势,压根没有提防,一时之间被杀得连连后退!稍微退晚一点,都被长枪给捅翻在地。
高一功并没有只顾厮杀,眼角瞅着战场,看到建虏一下被杀退,他便立刻收兵。
跟随他作战的长枪兵和刀盾兵看到帅旗后倾,便立刻收住攻势,随着帅旗后退,退回了偏厢车后面去。留在阵前的,就只有一地的建虏尸体。
看到这一幕,那些燧发枪兵,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全都发出一声欢呼声。
那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