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迫使大清主力不得不回师。
如果说这只是一个意外的话,那么随后东江军的重建,让洪承畴立刻意识到,这是朝廷那边在有意识地调整对辽战略。最为关键的是,这么一步步地实施,竟然没有朝堂上的牵制拖后腿,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虽然洪承畴在这个时候已经听说了兴国公这么一个人,可他一开始是有点不以为然的。这兴国公的权势再大,和当初的九千岁相比怎么样?
那个时候,全国各地,只要是大明统治的地方,都纷纷给九千岁造生祠。如此之大的权势,不也没法一统朝堂之力,得以扭转乾坤。
更不用说,如今关内的局势之恶劣,远比当初天启年间要糟糕的多。
洪承畴有十足的信心相信,松锦之战后的局面,就算是太祖重生,也没法力挽狂澜了!
可谁知道,后续的局势竟然一样一样的让他瞠目结舌。
宁远之战,明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灭了三万多大清军队。大明何曾有过这样的大捷,大清何曾有过这样的大败!那一战,真得是让多少人为之震惊!
相对于此来说,大清水师的全军覆没其实就没那么震撼了。
但是这些事情虽然没有足够的震惊,可一件接着一件的发生,包括朝鲜汉城的失守,五千大清军队的败亡,如此种种,无不预示着大清和大明之间的局势,已经实质性地在改变了。
就洪承畴自己感觉,大清这边还是以前的大清,实力并没有削弱;可却接连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结果只能是一个:就是大明越来越强大了!
这一点,就是让洪承畴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多少个夜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就是想不通大明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才会从无解的局势中一日比一日好?最为关键的是,这还只是短短几年内就发生的转变!
洪承畴当然知道,既然那个兴国公是权臣,那这一切就只可能和他有关系。
这个人,以前没见过,突然冒了出来,竟然有经天纬地之才!除非他集张良萧何之能于一身,还有卧龙雏凤之才,否则何以会有这一切?
想着这些,说实话,洪承畴心中非常地苦涩。这样的人,为什么就不是他呢!
对此,他也有点不服气。
刚好大清这边,摄政王他们对于东江军一筹莫展,无奈之下问计于他,他便苦思一条妙策,以为能一举歼灭东江军,改变大清的困境。
结果没想到,那东江军竟然是属兔子的,一有点风吹草动竟然就跑路,以至于被他们躲过了一劫,害得他的计策一无所获。
之后,明国骑军突袭了草原,报复了那些蒙古部族。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洪承畴的这条计策给害的。但是,摄政王没有追究。
这让洪承畴心中松口气的同时,希望自己能再想出一个绝妙主意来改变眼前的这一切。
然而,还没等他想出什么呢,锦州败仗,大清沿海要放弃,这让他进一步地认识到,大清局势之艰难!
忽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中冒出来,该不会自己是个灾星,所在的势力都会越来越弱吧?
唉……
叹过气之后,他当然心有不甘,便苦思几天之后便向镇江堡守将提醒,让他转告盛京,要提防东江军趁乱搞破坏!
结果,消息送去盛京还没有回信呢,就传来了快马消息,说东江军大举出动,从海上登陆锦州、复州等地,以骑军横扫野外,并且是打了就跑,还从海上撤退,让闻讯追击的大清骑军没有一点办法。
这时候,盛京的消息也传回来了,就按照洪承畴的提议,加紧从沿海撤离,并从内陆调重兵护送,不给东江军破坏的机会。
镇江堡这边的骑军,也被抽调了出去,前去保护金州那边内迁。
582 一个耳光(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47/110)
对此,洪承畴倒也不担心。
根据传回的消息看,东江军为了骚扰大清内迁的事情,已经全员出动,五六千骑军的兵力,甚至在金州这边,都还有几千步军。
交手了这么久,洪承畴也是很细心的,早已算过明军的兵力,其实也就这么多。并且他还估算过,东江军的兵力,其实已经到顶了。再多,肯定没有那么多粮草,没法再增兵的。
他当然没想过,张明伟这边往东江军派去了五千步军,其实是以为东江军会被建虏阴到而损失惨重,那是给东江军补充兵力甚至是重建东江军用的。
结果没想到,东江军毫发无损地逃过了一劫。这么一来,总兵力就突破了粮草所能供应的上限。当然,事后朝廷这边也加大了开中力度,让更多的江南商人运粮去了东江镇。
在骚扰建虏内撤的战事中,李来亨等人商量的,就是先用东江军现有的兵力去吸引建虏的注意。加上水师的兵力也抽调了部分上岸去做样子。
因此这次的声势之大,很自然地就迫使建虏不得不抽调更多的兵力对付。
洪承畴万万没想到,李来亨他们的真正目标,其实就是他所在的镇江堡。而之所以选择镇江堡,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他!
大明曾经的帝师,蓟辽督师,如此高级别的官员投降了建虏,绝对是奇耻大辱!因此,洪承畴是朝廷开出的明奸名单中排名第一的奸贼。如果能杀了他,或者活捉了他,绝对是大功一件!
镇江堡,当然也是大明修筑的。
在大明的防御体系中,是按五级防御来分的,分别是镇、路、卫、所、堡这五级。平时所说得九边重镇,就是最大防御体系的镇级了,有巡抚,总兵级别的镇守。
从这个体系可以知道,堡这个是最低级别的防御体系。就辽东这边,当初一共修建了128座堡,而镇江堡就是众多堡中的其中之一。
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镇江堡因为临近鸭绿江边境,因此兼具陆防和海防两个职能,相对来说,比其他堡要大不少。
在大明时期,镇江堡是派驻一个游击,领一千七百兵力驻守。
被建虏攻占之后,他们一开始也是派了游击佟养真镇守。
结果被当时的毛文龙获悉,镇江堡主力去双山抄杀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城中空虚。于是,他联络镇江堡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一百余人夜袭镇江,活捉佟养真(又名佟养正,努尔哈赤妻弟,康熙姥爷)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建虏就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