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地对张明伟说道:“大人,草民愿意捐出家产,给朝廷打建虏之用!”
其他老人听了,也纷纷跟着表态,他们也都愿意捐款捐物,给朝廷打建虏之用!
不知道为什么,张明伟看着眼前这群老人这么表态,忽然脑海中闪过一次事情:如果向民间发行国债,专门用于杀建虏而用的话,估计会有一大批百姓都购买了。
这种朝廷向民间借钱的事情,要是换了平时,估计压根不会有百姓主动参与。毕竟把钱借给了朝廷,能不能要回去,甚至说,敢不敢向朝廷要钱,那是真不好说的。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可以用多种机会向百姓重塑朝廷的信誉。
如果朝廷的信誉够好的话,那很多事情都会越来越容易办了。比如说,货币的改革,从目前的金属货币向纸币的转变;又比如说,朝廷向外扩张,也容易得到百姓的拥护。
总之,百姓要是相信朝廷,那办事就真得容易多了!
要是以前的话,朝廷信誉早就破产了,谁会信?也是这几年来,胜仗打得多了,让大明百姓重新恢复了一些对朝廷的信心。当然,也包括其他事情,比如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不过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正面的事情都让大明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就慢慢地累积了信心。
此时,张明伟把这个想法记在心里,而后,对面前的老人们大声说道:“诸位乡情,灭建虏,光复辽东,可不是村子打架,这打仗要消耗的物资粮草都是巨大的数目,不是几个人凑钱就能解决的。如果你们真心想朝廷早日能出兵灭建虏,光复辽东的,就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群老人听了,都是点头,有性急的就连忙问要做好什么事情。
张明伟也不犹豫,便给他们举例道:“打建虏,第一是粮草物资,需要大明百姓都去大干特干,提高生产,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粮草物资。还有,物资需要转运辽东,为减少路上消耗,铁路要修过去,也需要沿途百姓的配合。钢铁厂要提高产量,铁矿要多产出,总之就是大明百姓都勤快起来,大家的一砖一瓦都能加快朝廷出兵的进度。我这个意思,大家懂么?”
听到他这些话,不少人傻眼,原来这也有关系啊?
张明伟看他们的样子,便又补充说道:“我们出兵就是要打胜仗的。可胜仗不是凭空能来的,也不是我去领军就一定能打赢的。需要上到皇上,下到黎明百姓一条心,那我们大明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灭掉建虏而已,迟早的事,你们放心好了!”
就这么的,把这些请愿的百姓安抚走了,张明伟也就去了紫禁城,把这事和想法也和崇祯皇帝说了。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觉得可以趁百姓有这个热情,朝廷发出号召,鼓励生产,提高劳动积极性!另外,把各地卫所军队,也投入到建设当中,加快我们大明的生产力发展。”
之前的卫所军制革新,有相当一部人是被裁撤出野战部队的序列。张明伟的意思,就是把地方军队也都投入到建设中。
毕竟大明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战乱,这才和平了几年,几乎都是百废待兴的局势,不但要鼓励百姓,同时也动员地方部队参与建设,就能极大地提高大明的国力,更快的恢复国计民生。
崇祯皇帝一听,就立刻想起了流贼改编的屯田军,立刻便点头同意道:“先生说得在理,当动员全部人力提高我大明国力,为将来争霸全球打好基础!”
579 张李的再次会面(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51/110)
听到他这话,张明伟相当无语:看来争霸全球已经成了崇祯皇帝新的人生目标了,做什么事情都是念念不忘。不过也行,毕竟有了远大的目标,也不至于变成唐玄宗。
张明伟心中这么想着,便就这个事情和崇祯皇帝讨论起来,看是不是要先设一个五年计划,什么事情要做到,什么目标要完成等等。
毕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老祖宗就传下来的名言。
………………
在他们讨论这个的时候,远在大明西南这边,也有人要讨论未来的事情。
大明云南省西南地区的威远州府城衙门大堂,一大伙人在这里,不过主位上没有人。
左侧这边为首的是李自成,由宋献策和牛金星陪同,武将刘宗敏领几个亲卫护卫;
右边一侧为首的是张献忠,由他的军师徐以显陪同,义子之首孙可望领着几个亲卫护卫;
“你老了!”
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李自成和张献忠互相打量了下之后说出了相同的话。
自从崇祯十四年左右分道扬镳之后,这已经过去了四年多。
那个时候,李自成势大,张献忠势弱,他看出了李自成的野心,担心被李自成吞并,便领兵南下,从此以后就没有再和李自成汇合过。
事实证明,张献忠的担心是对的。李自成一开始向吞并小袁营,后来吞并罗汝才的人马,不过到头来,却全是便宜了朝廷官军。
不管是张献忠,还是李自成,最终被朝廷官军赶到了西南这边。穷山恶水之地,真得日子不好过。
张献忠原本是想着,避开了朝廷官军的锋芒之后,再择机蹿回鱼米之乡。结果没想到,那个兴国公竟然留下了以周遇吉为首的一群朝廷精锐,且是步步为营,就是不给他蹿回去的机会。
李自成这边则要更惨一点,本来他是想以巴蜀之地为根基来图谋天下,结果一样被兴国公领兵奇袭蜀地,最终把他赶出了蜀地,同样逃到了大明西南。
就算是这样,原本这两人也没想着要汇合见面的,都是各自在发展。
结果他们的老对手孙传庭总领了朝廷西南这边的军队,一样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一点都不冒进,哪怕他们露出破绽吸引朝廷官军都没用,让他们没有一点机会能蹿回中原。
经过这两年的时间,孙传庭统领朝廷官军一步步地蚕食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活动的地区,先后光复了云南西北以及整个贵州地区,把李自成和张献忠压缩到了云南的西南地区。
这个时候,孙传庭领军进入了昆明,而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都是迫不得已之下,才有了四年之后的第一次会面。
此时,两人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见到对方的感受,在稍微一愣之后,不由得都笑了下。
李自成先开口对张献忠感慨地说道:“真是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们会到这穷山恶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