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3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群黄马褂,一个个握着刀,把他们都围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包括吴克善在内的所有蒙古人,顿时有点傻眼。这意思是不是说,要是不同意的话,他们就要杀人?

“我要见你们皇帝,我要见你们太后!”吴克善回过神来,便立刻大声要求道,“我就不信了,这会是大清皇帝的意思!肯定是你们背着皇帝和太后在做这个事情!”

其他蒙古头领听了,也跟着纷纷喊了起来。

“我们哪点做的不对,竟然要被你们如此对待?”

“一心为你们办事,远征朝鲜,结果我们部族被偷袭不说,你们还要趁火打劫吞并我们,有你们这样的盟友吗?”

“……”

看他们这个样子,边上一直默不出声的豪格,忽然抽刀直接砍翻了他边上的那个蒙古头领。

“啊”的一声惨叫,顿时就把所有的蒙古头领给吓住了。

大清这边竟然不是吓吓而已,是真的动真格了,不听话的就杀!

多尔衮看到他们这样子,便冷笑一声说道:“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只能怪他自己。还有谁,有不服气的,想吃罚酒的,站出来吧?”

“……”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站出来。包括吴克善,他也吓到了,没敢站出来。因为他刚才和多尔衮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多尔衮眼中的杀意。

他便知道,如果他敢站出来,多尔衮绝对不会介意再杀他立威。

他不想死,那就只有沉默了。

等了一会儿之后,多尔衮看到没有人敢站出来,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重新拿起一个杯子,从容的倒上酒,然后举杯对这些蒙古首领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以后我们就都是真正的一家人,来干杯!”

说完之后,他发现没有人举杯,便冷笑一声道:“这杯敬酒没人喝吗?”

言外之意,就是要喝罚酒了。

听到这话,包括吴克善在内的这些蒙古人,最终都举起了酒杯。

收拾了这些蒙古头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建虏这边早有准备,立刻借着这些蒙古头领的名义,开始分割城外的蒙古精锐军队,分化瓦解之后分到了蒙古八旗之中。

随后,建虏这边才派兵出关,去草原上收拾残局。果然,这个时候已经见不到明国骑军,唯有一地的蒙古人尸体。

很显然,明国骑军横扫东部草原之后,已经回关内去了。

不过再怎么样,毕竟草原无边无际,也还是有很多蒙古人逃走了,没有被明国骑军所杀。

这些逃过一劫的蒙古各个部族的人,就又都迁入辽东境内,成为建虏中的一员。

多尔衮的果断,不但化解了这次的危机,而且还吞并了蒙古部族,壮大了蒙古八旗的实力。

但是,从整体上说,建虏的实力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真不好说!

555 坐井观天(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43/110)

对此情况,多尔衮和代善等人其实都已经进行过评估。

如果说蒙古各部没有经过白灾,也没有被明国骑军偷袭,那么那个时候大清的整体实力是最强的。

可是,如今蒙古各部经历了白灾,损失惨重,更为关键的是,又被明国骑军偷袭了。各部的损失肯定很惨重,甚至完全可以想到,在明国骑军撤走之后,蒙古各部的人口还会在死上一批。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保持原样的话,蒙古各部为了活命,他们有可能互相进行兼并,也有可能会去投靠富裕的明国以求活命。总之,东部蒙古各族就不会再有以前的实力,势必拖累大清的整体实力。

既然如此,倒不如大清把蒙古各部给吞并了,直接壮大大清的实力,反而成了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大清这边,一直是觊觎蒙古的骑军兵力,想要吞并他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一只虚弱的喀喇沁族,基本上就等于被大清吞并了一大半。

对于其他部族,大清也想吞并,只是人家实力强大,所以才不好下手。

这一次有了机会,大清这边也就没有顾忌,趁他们病要他们命了。

………………

对于这些变化,实际上的引发者,也就是明国骑军这边,却是压根没有想到的。

使得大明骑军,已经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关内。从草原上俘获的战利品,特别是关内急缺的战马,又一下子多了很多。明军将士们,个个喜开颜笑。

山永巡抚左应选自然也非常高兴,立刻向京师报捷。同时,祖大寿就作为代表人物进京献捷,吴三桂陪同。

这时候的祖大寿,心情自然也是非常好的。因为这一战,就他功劳最大。不但是他提供了情报,而且他也参与了塞外战事,对于塞外蒙古各族大概在什么地方,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这一次进京,祖大寿的心里其实很有把握,至少官复原职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他第一次逃回来的时候,都没有这些功劳,也还是官复原职的。

虽然如此,他也动了一点小心思的。比如说,他腿部的伤势,一直就没有全好,这就是他故意的。就是为了能让崇祯皇帝看一看,他是带伤出征,真正的为大明鞠躬尽瘁。

也在这一次进京,没有什么急的事情,祖大寿便能一路观察沿途的事情。

对于长城沿线的防御,他是第一个看在眼里,感觉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建虏要想再次破关而入,就算没有骑军常驻在这边,那也绝对是很难的。整个长城防御体系,已经是相当完备了。

看到这些,他就暗暗吃惊。如果以前要是这样的话,朝廷根本就不会如此被动,经常被建虏破关而入烧杀劫掠。

还有一点让他非常吃惊的是,他发现不但是关宁军没有欠饷,包括长城防线这边的所有军卒都没有欠饷。而且防御物资储备充分,朝廷这是哪来那么多钱?这一直是祖大寿心中最大的疑惑!

当然,他也隐隐有点数,这肯定是和那个新崛起的兴国公有关系。毕竟如今的朝堂上,是那位兴国公掌权。

也是这么一来,他就对这个兴国公非常的好奇。

于是一路上,他就不断的问他的外甥吴三桂,有关这个兴国公的情况。

吴三桂对于祖大寿的问话,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说了。

就从兴国公到山海关督促辽东军民撤入关内的事情开始,讲了他挨板子,王朴被杀,一直讲到兴国公领兵出征,打了开封之战,四川之战以及突袭宁远之战。

这些战事是他亲身参与的,还有兴国公领兵南下扬州整治盐商,去湖广围剿张献忠流贼,是他听说的,也给祖大寿说了一下。

这些事情,听得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