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4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师。对于银行方面的业务和历史,都算是比较熟悉的。

对于这个从未有过的事情,崇祯皇帝也是非常关注的。

因为根据张明伟那边听来的道理,就是大明的富足与否,这个银行体系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此,这大明中央银行正式开业这天,也就是百官领取俸禄的这一天,崇祯皇帝亲自摆驾到了户部这边。

不用说,他来了,那文武百官自然也都来了。就像在这里开朝会一样了。

崇祯皇帝就坐在大明中央银行门口侧面,原本是会安排两个军卒站岗的地方,安置了一把龙椅,坐在黄罗伞盖下,看着文武百官,依次上前领取俸禄。

大明首辅先是上前,到达柜台,拿出自己的官印作为凭证,得到了一份存折。

封面上印着“大明中央银行存折”八个金色大字,最底下还有编号,堵胤锡这份,自然是001了。

打开存折,是一种特制墨水印制的一行字,包括堵胤锡姓名,年月日,存入或支出,最后便是金额。

这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这种存折在几年之后便会绝版。

因为大明中央银行的钱庄职能最终会退出,成为天下钱庄的管理衙门。因此,印有“大明中央银行存折”的存折,也就这些年有而已。

此时,皇帝就坐在边上,而且堵胤锡全程参与了这个金融体系的讨论,因此他没有说要取钱。乖乖地拿了存折之后,便退到了一边。

随后,下一个官员上前去领取。

在戒严之外的远处,一大群好奇宝宝都在远远地观看这么大的阵势,对于这大明中央银行和新的钱币也是更加的好奇。连皇帝都来了,文武百官,五品以上才能领取,这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这也不管怪他们这么好奇,因为大明官员俸禄,其实是由实物、货币和土地三部分组成。

岁禄每年发一次,正一品岁禄米1044石,月给87石;从九品岁禄米60石,月给5石。

岁禄本色虽以米计,但发放时却或以钞折米,或以绢折米,且京官与外官有别。

至大明中期,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本色”(岁俸米)又分月米、折绢米和折银米,月米不分官品,每员1石;折绢米绢1匹当银6钱;折银米银6钱5分折米1石。“折色”仍以石计量,又分折银与折钞,各有不同的折算标准。

复杂吧!

而且这其中,还会有不少猫腻。

当大明的官员,有的时候其实也是很苦逼的。

比如说朝廷没钱,皇帝一拍脑袋,就用大明宝钞来发放,你说大明官员苦不苦?

好在一般当官的,都不会计较这个俸禄,要不然,真得要饿死。

这次金融体系的革新中,官员的俸禄,就全部统一以新货币来发行。折算成新货币的多少,就是之前忙碌的一个重点。

等到京师五品以上的官员都领取了存折之后,崇祯皇帝便站起来,笑着对他们说道:“朕算是见证了我们大明朝,乃至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一场盛事。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相信你们都知道这对我大明朝会有多重要。如果府里有闲钱的,也可以主动来大明中央银行按照规定比例兑换新的钱币,方便使用。”

说完之后,他便摆驾回宫了。

因为宫里面俸禄的发放,也将会是这种,他得回去看着。不过不和外廷这边一样,因为宫里的俸禄,不是走户部,而是崇祯皇帝自己的小金库。

恭送了皇帝离去之后,这些大明官员们便开始陆续散去,并没有去取钱。

他们都是最有眼力的人,从皇帝的话中听出,皇上是希望他们存钱而不是取钱。

当然,如果他们硬要取钱,也没人会拦着。

可是,有眼力的人,就不会这么做,至少不会马上这么做。

反正取钱的话,只要拿着存折,有官印盖着的取钱印信,就算不是本人,也是可以领取的。

等他们一走,那些好奇的京师百姓便围了过去。

门口这边有军卒站着,没人敢靠前围观,只是保持着一定距离,好奇地张望,低声议论着却也没人行动。

正当这时候,却见远处来了一辆马车到了这边,几个家丁从马车里面抬下一个个箱子,放到柜台前面的地上,打开之后对柜台里面的人说道:“麻烦兑换成新的钱币。”

那箱子打开的时候,很多眼尖的人,就看到全是铜钱,还有银子之类,顿时,一个个眼尖都放亮了,土豪啊!

这是哪一家,竟然如此心大,拿这么多钱财出来兑换钱币,就不怕新的钱币会掉价么?

于是,有稳重一点的老者便上前,凑过去对那个看着管事的老头,好心地提醒道:“一下子拿出了这么多的钱财,会不会有点不妥啊?”

那管事看了这个老者一眼,当即笑呵呵地说道:“有什么不妥的,朝廷都规定了,税赋也都是可以用这新钱币来交的,要觉得不妥,回头就缴税用好了。”

说到这里,他便又笑着补充说道:“府里好多家店铺,做买卖太过麻烦,用这新钱币就非常简单的了,省不少时间,也省口水,多好!”

听到这话,围观的人才知道,原来这是个大户,竟然在京师有好多商铺,要用新钱币做买卖。而且,看样子好像还知道什么内幕,因此对新钱币一点都不慌。

于是,就有人好奇地问道:“不知道贵府是哪位老爷?”

这个管事听到问话,当即笑了笑。

541 可有好消息(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39/110)

“我是兴国公府上的!”

一听这话,顿时,周边立刻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给宰相看门的,都相当于七品的官。

就当下来说,兴国公的权势比起什么宰相,都要大的多,而眼前这位,竟然还是兴国公府上的管事!

啧啧,如果不是他自己说得话,还真看不出来,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竟然是兴国公府的管事!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位老人其实是蓝天保的爹。三年前都差点饿死,被兴国公收留,又得兴国公吩咐,心存感激,谨守本分,压根就不敢有什么目中无人的嚣张。

也是看着他表现不错,因此,张明伟便把府里外面的事情就交代了他来打理。比如当初崇祯皇帝把查抄自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的三十间商铺赐给他当见面礼的,就让他来总管了。

不过他这时候过来兑换钱币,还是奉了兴国公之命过来的。

此时,知道了眼前这位老人的身份,一时之间,周边的人群,都不敢乱说话了,不少人都还退开了一些。

对此,蓝天保他爹也不管,只是吩咐把带来的银子和铜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