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听了,便笑着进言道,“别的不说,要是奴婢只是那些普通人的话,为了能有机会见上万岁爷一面,那肯定是拼了命的努力!”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高兴,当即哈哈一笑,便对张明伟说道:“好啊,先生,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
于是,在王承恩有意无意地帮助下,大明第一届春晚就这么定下来了。
朱媺娖听说之后,那也是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去准备了。甚至在接下来的时间,她就一直在忙这个事情。
礼部这边,也因为张明伟的这个提议,这临近年关的,就又忙了起来。
没办法,涉及皇帝的事情就没有小事,各种章程,那都得有个说法。
对此,张明伟也没跑掉,在礼部这边出了章程之后,他和崇祯皇帝又得进行评审,决定那些章程可以有,那些章程必须要改。
总之,因为这个事情,大家都忙了起来。
不过因为时间太紧,没法全面准备,就连邀请参加的功臣,至少离得远了,那是没法参加了。
但是,京畿之地这边,包括山海关那的,却还是能赶过来的。
名单出炉,消息传开,这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又是一个盛会,自然成为年关最热门的话题了。
“也不知道是谁,有这个福气,竟然能去和皇上一起过年!”
“是啊,听说这个什么春节联欢晚会,就连皇后等人都会参加,与民同乐,还是在皇极殿举行。啧啧,这皇极殿可不是一般的大殿啊!皇上真得是圣明仁慈之主,是我们的福气啊!”
“”
所有在热议的话题中,并没有几个人关心,这个春节联欢晚会上会有什么节目,好不好看之类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重要。
至少在这个时候,没人关心这些。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辈子能有机会去一次皇宫,见上皇帝一面,那都不知道是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分了。
为此,很多人都在讨论,到底谁能去参加?
随着名单公布之后,有关春晚的议论,便到了一个高潮。
因为有福分去春晚的人选,出乎了他们每个人的意料之外。
这些人,不是达官显贵,不是官武将,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普通人而已。
宁远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普通军卒,伤卒,阵亡将士的父母;发现尚可喜的那一对昌黎人;缉拿住耿继茂的三个锦衣卫校尉;整个蒸汽机车的研发小组,包括出力最多的几个工匠
插一句, \\\\app \\\\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在万众瞩目之下,应邀参加春晚的这些人,在大年三十这天,都是胸带大红花,前往紫禁城等待入宫。
张明伟倒是没有胸带大红花,那样就太羞涩了。
自己现在府里和陈圆圆等人小聚了一会,然后便和坤兴公主朱媺娖一起出发,前往紫禁城。
虽然下着雪,可鞭炮声不时能听闻,喜庆的气氛,在整个京师洋溢着,和辽东建虏那边,真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不管是否盛世气象,也终归是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这不,张明伟在进皇宫的路上,就遇到了不和谐的情况。
534 新年快乐(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36/110)
张明伟一行人,转过一条街之后,依旧还是在京师的富人区,属于非富即贵的那种。
按理来说,大明如今天下太平,又是大年三十,肯定都是开开心心过年的。
可是,张明伟就看到了前面一个府门那,围着一大群人。
他是坐在马背上的,看得就比较远,发现在那人群中间,有几个男女跪在那里,似乎是在求饶什么的。
而围着的大部分人,都是青壮混子类的,一看就不是好相处的那种。
看到这些,张明伟便不由得眉头一皱:这大过年的,在干什么呢?
护送张明伟的刘金,当然是有眼力的,一下便看到了他的不满。并且,这是在兴国公经过的路上,聚集了这么一群人,当然也是要过问的。
于是,他便先驱马赶前几步,当即大声喝问道:“干什么呢?散开了!”
围观的那群人听到喝斥声,便纷纷转头看过去,脸上带着凶相。
可他们一看之下发现,说话的是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顿时,那脸上的凶恶表情一下便消失地无影无踪。随后看到后面骑马而行的身穿蟒服的,便立刻知道是谁来了,就连身高都似乎矮了一分。
在人群中间的,被人跪着的是个中年人,原本是昂着脑袋的,看到是兴国公来了之后,便连忙挥手喝斥他的手下,赶紧闪到一边去。低着脑袋,做恭敬状等着兴国公过去。
张明伟驱马而行,到达他们的面前,并没有继续前行,反而停下来,冷声喝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跪着的似乎是一对夫妇,衣着体面,在大门的后面,还有不少人在那探头探脑的,没有想象中的拦路告状,只是低着头。不过能看到他们的神情,要么不安,要么惶恐,也有那种走投无路的悲苦。
倒是那个中年人听到问话,便连忙挤出笑容抬头回应道:“禀国公,小人只是按照约定前来催债!”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地上跪着的那男人,有点气愤地说道:“借了我家老爷的钱,一直拖着不还,也给了他机会,催了好几次,还赖上了!”
他这话说完之后,那跪着的男人也没有反驳。很显然,这话应该是没问题的。
张明伟一听,不由得想起了后世。
有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做工程的,如果收不到钱,被材料供应商或者手下人追债的话,那也是会避出去,一直到大年三十那天才回家。甚至有的连大年三十都不回家,躲在外面的。
说起来,也确实是各行都有各行的苦!
眼前的这个情况,张明伟也没想着凭身份硬要去管。这种事情,管不过来的,而且人家也没有犯法。
但是,终归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看到这家子人这样子,特别是门后面还有几个小孩,那脸上还挂着泪花,张明伟也是动了恻隐之心。
于是,他便问那中年人道:“欠了多少钱?”
听到这话,那中年人稍微一愣,没想到兴国公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回过神来,他不敢怠慢,便连忙回答道:“本金十万两白银,还了五万两白银,还有五万两本金,利息五万两,一共差十万两欠款!”
一听这话,张明伟便知道自己想岔了,这不是后世的那种,而是借贷!
一想到这,他便立刻想起了一个名词:高利贷!
于是,他便接着问道:“十万本金借了多久?”
“回大人的话,借了一年期限,到期只还了五万两。”中年人马上恭敬地继续回答道,“我家老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