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0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用手指着庄妃的,这意思,应该就是让福临继位的意思,我没意见。”

布木布泰一听他的话,不由得心中大喜。

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皇太极的脸,没见他有气得活过来的迹象,便松了口气,心中又感慨下,看来听那洪承畴的主意,交好多尔衮的法子,果然是没错的。

她明白,多尔衮这么一说,那基本上这个事情就会定了。

果然,代善听到多尔衮的话之后,便点点头说道:“我也看见了,刚才先皇确实是有指着庄妃,福临是庄妃所生,这个意思,应该是明确的。”

他们两个都这么承认了,豪格就有点傻眼了。这两个人,都是代表着两大派的势力,就拥护福临那个小屁孩当皇帝了?

豪格回过神来,当然是不愿意的,当即又闹了起来。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之前表态拥护他的那些亲王贝勒,此时竟然都不拥护他了。理由很简单,他们当初拥护豪格的最大原因,只是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如今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那么尊重皇太极选择的前提下,他们自然不可能再去拥护豪格了。

这一刻,皇太极直属的两黄旗,一下站到了福临那边去,让豪格一下子便成了孤家寡人,压根就没了再嚷嚷的地资格。

虽然整个过程和原本历史上有出入,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还是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在皇太极嗝屁之后,最终继承他的皇位,当了满清皇帝的,还是六岁的福临。

区别倒也有,原本历史上,福临是五岁继位的。

基于当前明军正在大举进攻大清,宁远已被攻陷,锦州危急的情况,多尔衮和代善立刻商量了对策,由多尔衮领大军赶去增援锦州,代善坐镇盛京。

至于福临的继位,要先挪到解决这次危急之后。

基于明军数量可能非常庞大的估计,多尔衮领着五万大军赶去锦州,后续代善这边,继续集结军队。

就这么的,整个辽东的建虏都在心慌慌的情况下紧急动员了起来。

500 欢迎再来(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24/110)

这个时候的建虏,组织能力还是在巅峰期,并没有因为皇太极的嗝屁而有影响。

多尔衮是前期五万人马的统帅,济尔哈朗则是前锋,所属兵力一万五千,一路紧赶慢赶地,终于到达了海州这个必经的城池。

此时的海州,虽然离当初被明军突袭烧毁已经过了三年,可是,到处都还是能看到当年被烧毁的痕迹。

对此,济尔哈朗也无心去感慨,只是想着前线的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竟然能那么快就打下了宁远?

明国确实地大物博人又多,可是,离松锦之战才过去短短的两年时间,明国到底又能组织多少人马?

总之,济尔哈朗真得想不清楚,便召了随军的洪承畴,问出了这个问题。

毕竟洪承畴之前是明国的蓟辽总督,是明国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了。在对明国的了解程度上,绝对是有权威的发言权。

之前的时候,一路急赶,也没心思问。如今已经到了海州,是离锦州之外最后一处休整地。济尔哈朗要考虑对明军作战,因此就必须要考虑清楚这个问题了。

“殿下,此事实在蹊跷!”洪承畴听了,小心翼翼地说道,“按理来说,关内都乱成了一团,朝廷……明国断然不可能派兵出关的……”

听到这话,济尔哈朗便皱着眉头问道:“会不会是明国已经平定了流贼之乱?”

“这断然不可能!”一听这话,洪承畴想也不想,立刻就回答道,“流贼真如那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就算剿灭了一处流贼,可是,又有新的流贼会出来,剿之不尽,杀之不绝!”

说到这里,他还感慨地说道:“从崇祯初年开始,小人就已经领兵剿贼,对此深有体会!”

听到他这么说,济尔哈朗倒没有怀疑。可这么一来,他之前的问题就没有合理的解释了。

就听他继续问洪承畴说道:“既然关内未平,明国哪来的兵力,如此大规模地进攻宁远,而且短短两三日之内就打下了宁远,兵锋直逼锦州。如此大规模的攻势,就连当初你领着十二万明国大军的时候,也未必能做到吧?”

“……”听到这话,洪承畴沉默了下,脑海中想了下当年的事情,然后心中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道,“殿下英明,小人当初的兵力,绝无可能就这么快打下宁远,直逼锦州的!”

济尔哈朗听了,心中倒吸一口凉气,便再问洪承畴道:“那你觉得,如果是你的话,要领多少人马,才能在两三天内打下宁远?”

说到这里,他考虑了下,便又补充道:“就算事发突然好了,宁远城内只有两万大清军队,其中我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五千,步军为汉军八旗和朝鲜火铳手。”

大清军队各族的战力,那是有不同的。事关洪承畴对明军兵力的估计,因此,他就格外说得清楚一下。

洪承畴听了,又低头考虑了起来。

济尔哈朗很有耐心,并没有急不可待地打断他的思考。

过了一会之后,洪承畴抬起头来看着他,认真地说道:“如果是小人领兵的话,必须是领着精锐之军,且各军总兵要听从指挥,那么有十万人马,带五十门红夷大炮,不计伤亡,或许可以打下宁远。可要是再考虑锦州援军的话,必须要再有五万人马。除此之外,粮道从山海关开始算,则另外要动用民夫二十万。所需粮草……”

听到这话,济尔哈朗摆摆手说道:“如今有很大的可能,明军的粮草会走海路,事先囤积到觉华岛。”

洪承畴一听,稍微一愣,随后便修正道:“既然这样,有十五万人马攻打宁远,两万人马防备锦州的大清援军,或许可以。但是要考虑到随后还要攻打锦州的话,兵力绝对不能少于二十万,且都要是精锐才行。”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有点哑然了,便主动补充道:“可明国绝对没有二十万精锐。不不不,别说二十万精锐了,就是十万,五万精锐都不可能有。”

洪承畴当初领着明军主力救援锦州的时候,是从各地抽调了大明最后一点能打的军队,凑集了十二万人马。可是,这些领兵总兵,却并不怎么听他的话,也就是曹变蛟等原本一直在他麾下领兵剿贼的,才能听他指挥。

可以说,当初松锦之战会打败,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的手下都是各地凑起来的,有的军队他指挥不动。

所以当初表面上是十二万大军救援锦州,可实际上,天知道一共有多少精锐!

济尔哈朗听了,心中不由得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