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也是想不通的。只要明军开始攻打最前线的广宁前屯卫,宁远城那边肯定会得到消息。如果能独自应对,就会出兵,战事会发生在广宁前屯卫那边;如果不能独自应对,那也应该早就派出信使救援了!
可如今急报是锦州守将何洛会发来的,并且战事是在宁远中左所那边,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真是想不明白!
崇政殿内的这些建虏头目都想到了这个问题,一时之间,没想明白之下便都沉默了下来。
或许豪格当过大清水师的统领,因此,反而是他最先打破了沉默道:“不是说明国步军从海上登陆了么?后面骑军又杀到,很有可能陆上就只有骑军,越过三座卫城不打,后勤补给都从海上来!”
听到这话之后,其他人还没反应,珠帘那边的皇太极哼唧了几声,随后就听布木布泰开口说道:“此言有理!如此一来,明军目的何在?”
听到这话,豪格不由得大喜,难得有一次会被他父皇表扬,便想也不想地说道:“明军肯定是想打宁远吧,要不然,步军也不会登陆切断宁远大清军队的退路……”
说到这里时,他自己都忽然傻眼,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宁远城的整个防御体系,那是有三万多的大清军队,这得要有多少明军前来攻打,才有这个胃口吃掉大清军队?
这个问题,显然其他人也都意识到了,崇政殿内,便一下又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之后,多尔衮先开口说道:“松锦之战才过去两年而已,洪承畴不是说明军能战之兵,全都没了么?这才两年时间,明国又能集结大军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按理来说,既然明国都已经退守山海关了,他们的首要目标,不是应该先平定关内的流贼之乱么?怎么就想着派大军出关?既然这么快要打宁远城的话,当初又何必放弃宁远城呢……”
太诡异了,多尔衮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问题,都让他们疑惑不解!
代善听了,也是叹口气,眉头紧锁地说道:“按理来说,明国重建东江镇,就是要拖住我们大清,不让我们大清再集结主力绕道蒙古草原。可如果他们打定了主意要从山海关出兵打我们大清的话,又何必非那么大的力气去重建东江镇?有那个钱,都用在山海关这边,他们的实力不是更强大一分么?”
对于他的问题,也没人能解释。
当然,如果硬要解释的话,那也可以解释,就是明国有钱,能两处地方都折腾!
可是,他们又都知道,明国是连军饷都发不出来的,又哪来的钱!
最终,崇政殿内的这些建虏商量来商量去,就是无法完全猜透明军的情况,包括明军的目的,最终,就由济尔哈朗奏道:“陛下,不管明军来了多少人马,想要短时间内打下宁远城那是休想。锦州那边已经派出援军,更是会让明军不敢全力攻打宁远。微臣愿意领本部人马赶往宁锦增援,打败来犯之敌!”
领现金红包!
豪格心中盘算了下兵力,感觉赢面很大,便也想抢这个功劳。但是,一想到他父皇随时可能驾崩,那就没法离开,便不说话了。
其他人,要么是和豪格一样的想法,要么就觉得如果济尔哈朗在领兵前去的话,对付明军就肯定没问题了,于是,也都不说话。
珠帘那边的皇太极显然是思考了一会之后,哼唧了几句,布木布泰代为转达道:“很可能是朝鲜火铳手战力太弱,拖累了大清军队的战力。此去增援宁远城,打败明军之后,注意这点。”
很显然,他们谁都没想过其他可能性。哪怕明军确实来了很多人马,可有锦州援军的牵制,明军也绝对不可能有进一步的战果。
济尔哈朗得了旨意,便告退要去准备出征。然而,没等他出殿门呢,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便到了。
之前的局势不是特别紧急,因此虽然是急报,却不是八百里加急,才会有这份八百里加急隔这么短的时间就送到了盛京皇宫。
498 驾崩
珠帘后面的皇太极一听到外面禀告说来了八百里加急,顿时,那呼吸便一下急促了起来。
在这种时候,来了八百里加急,绝对不会说是前线打赢了明军,所以八百里加急的急报,是来报捷的。
这个八百里加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前线情况紧急,甚至可以说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才有可能会用八百里加急的奏报。
之前的时候,皇太极已经收到过一次八百里加急,就是他领兵出征明国的秦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盛京派人去找他,就是八百里加急,说有不明数量的明军突袭了海州城,打下了鞍山驿堡,兵临辽阳城。
这么严重的事情,才用了八百里加急,迫使皇太极不得不改变主意,立刻回援辽东。
而这一次的八百里加急,难道宁远已经危急?
一想到这,他的呼吸便越发地急促起来。
布木布泰一听,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喊道:“陛下,您怎么了?陛下,您还好么?太医,太医”
里面的动静,让同样吓了一跳的外面这些建虏头目,又再次吓了一跳,纷纷转头看向珠帘后面:这个时候,皇太极出问题了?
一时之间,他们甚至都忘记了八百里加急的事情,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珠帘后面。
毕竟,八百里加急就算再急,那也是千里之外的事情,而珠帘后面,却关系到大清皇帝之位的更替。
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过了一会之后,珠帘后面的动静小了下来,布木布泰开口对外面说道:“八百里加急奏报呢?”
其实,以皇太极的状态,并不适合再听八百里加急奏报了。不过他缓过来之后,还是坚持着要听。
随着布木布泰的说话,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便立刻到了她手中,随后她看了一眼躺床上,脸色有点发红的皇太极之后,才开始念了起来。
外面的奴酋,也是一个个竖着耳朵听了起来。和之前有点不一样的是,感觉到了什么的这些奴酋们,在一边听的时候,还盯着珠帘后面的动静。
果然,当布木布泰读到宁远中左所的建虏携带女真鞑子的首级逃回,禀告说图尔格都被明军活捉了之后的这段急报内容时,皇太极再次出现了问题,又晕了过去。
这一下,布木布泰自然不可能读下去了,连忙又喊着“太医,太医”了。
这一次,外面的奴酋等了很久之后,才听到布木布泰又说话道:“陛下,不能再念了,陛下的龙体”
外面的这些奴酋,都能想象得到,这八百里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