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人祸,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究其根源,
480 上下的期望
布木布泰这是在威胁他,如果他敢站队其他人,帮其他人出主意的话,就会用这块手帕,编一个意图非礼什么之类的话,要至他于死地。
认识到了这点,洪承畴额头刚才好一些的冷汗,就又出来了。他连忙想掏手帕去擦,猛然间又想起来,那手帕已经到对面这个女人身上了。
于是,他连忙用马蹄袖子擦了擦,然后赶紧回答道:“庄妃娘娘放心,奴才绝对不会有别的意思!”
“那就好!”布木布泰听了,又是笑了起来,人畜无害的样子,对洪承畴说道:“如今天色已晚,妹妹就不留彦演哥哥了,免得传出去有人说闲话。彦演哥哥,你说是不是啊?”
“你才知道?”洪承畴听了,心中忍不住想反问一句。
不过表面上,他却是连个屁都不敢放,赶紧告辞走了。布善(?~1645),满洲镶红旗人,姓伊尔根觉罗,工部参政乌善之弟,清朝初期将领,曾参与松锦之战、清军入关。
看着他离开,布木布泰脸上的笑容便没有了,随手又掏出那块手帕,带着明显嫌脏的表情,丢到了茶几上,吩咐那个贴身宫女收了。
随后,她便开始考虑她的下一步行动。目标自然是那位和硕睿亲王了。
………………
此时的多尔衮,丝毫不知道自己被人在算计了,还在忙着交好各大亲王贝勒。
不过如今有实权的亲王贝勒都是非常受欢迎,不止是他想交好,别人也想的。为此,他考虑一阵之后,便另外再出招数,同时拉拢那些降官汉臣。这一点,他其实原本就有在做的。因此,并没有显得特别突兀。
不过如此一来,祖大寿这边终于知道了皇太极怕是命不久矣,且建虏内部在争权夺利,很可能会为皇位发生内斗。
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他的心思便又活络起来了。
之前一次,他便派人和吴三桂有联系,只是一直没有回信。他自然不知道,吴三桂都远在四川,那可能回他信。
他就有点担心,他这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朝廷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
最好的法子,还是能逃回大明。
但是,建虏对他监视地很严。哪怕现在多尔衮等人在忙于争权夺利,但对他也没放松监视,没法逃。
于是,祖大寿便又想到了,再次派人回大明,顺便把建虏内部的情况也给禀告下,如此便能证明他身在曹营心在汉。
……………………
与此同时,远在宁远城的图尔格自然也知道了盛京那边的情况,他是镶白旗人,当然是支持多尔衮继承皇位的。
可是,多尔衮要继承皇位的话,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多尔衮不是皇太极的儿子。
不过要是多尔衮能继承皇位,那镶白旗就是如今的两黄旗,肯定好处多多。为此,他虽然是在宁远城,一颗心却已经飘到盛京去了。
明国这边,庞大的水师船只,每天都有见在来来回回,不断地从觉华岛离开,然后又回到觉华岛。听多了禀告之后,图尔格也不在意。
宁远城中,是有五千朝鲜火铳兵的。其中有人生长在海边,就曾向建虏提出来过,说去觉华岛的明国船只,吃水线都很深,说明船中有很多东西,人或者其他。
对于这个情况,自然最终会禀告到图尔格这边。但是,他的心思是在盛京,而明军占领觉华岛,把觉华岛当作中转地,也是惯例,因此,他最多只是向盖州那边再派出信使说下,然后也就这样了。
岸上这边,时间久了,明军夜不收的异常情况也终于引起了他的注意。可是,正当他要开始琢磨明军这是有什么企图的时候,突然之间,明军夜不收的活动一下便没了。
如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