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究其根源,正是辽东建虏趁大明打败倭寇虚弱之际起兵反叛!”
“辽东乃是酷寒之地,何以建虏却是越战越强,就因为有这些数典忘祖,背弃大明,背弃同胞,眼里只有钱的奸商作祟!”
465 王二彪活了
看到他不说了,张明伟却是冷笑一声喝问道:“怎么,不继续说了?接着再说啊,我听着呢!”
傻子才会继续说,只能低着头挨训。
张明伟见此,忽然猛地一拍案几,厉喝一声道:“圣贤之乡,文风鼎盛,所以就不会作奸犯科了?你是不是敢拿你项上人头担保?”
按察使一听,吓得脖子一缩,让他拿项上人头担保,怎么可能?
“来来来,谁拿项上人头担保,我就给你面子!”张明伟见他退缩了,便看向山东其他官员,厉声冷喝道。
很自然地,谁敢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眼前这位,那是南征北战,打惯了仗,又有大权在握,杀个人估计是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看到他们都不说话,就连左懋第都低了头,张明伟便冷笑一声,继续厉声说道:“司礼监秉笔太监之所以奉皇命来山东,就是皇上已经看到证据,山东孔家把私田改祭田,逃避赋税,而且数目非常之大。如今从曲阜开始的民变,你们那个敢说,是官逼民反?”
大帐之内,鸦雀无声。
私田改祭田,用来逃避赋税这种事情,在场的每个官员都知道,实在是最常见的事情。孔家那边,肯定也是有的。
因此,就更是没人敢为孔家用自己的性命担保。
谁不是寒窗苦读多少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有了今天的荣华富贵,去给孔家担保,疯了么?
张明伟扫视他们每个人的脸,等了一会,没有一个人说话,便继续冷笑问道:“如今反贼杀官造反,还围攻兖州府,声势浩大,你们说,朝廷就这么算了?”
继续安静之中,没人说话。
不过这一次,张明伟没有放过他们,开始点名,从山东官位最高的三使司官员开始,一个个喝问过去。
定下了造反的名义,事实上,民变就是造反的一种,谁敢否认?这种情况下,谁敢说算了?
得到一致答案之后,张明伟便不再管他们,而是大声点名道:“李过,高一功,郝摇旗,袁宗第何在?”
分列两边的他们,立刻应声抱拳出列,大声回应道:“末将在!”
“你等立刻领兵南下兖州,如若不降者,杀无赦!”张明伟大声下令,语气中透着杀气。
那些山东地方官员听了,一个个都是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发声了。
“末将遵命!”李过等人,又是齐声大吼回应,萧杀之气,弥漫大帐之内。
张明伟扫视了这些山东地方官员一眼,便继续再下令道:“解围兖州之后,在我到达之前,听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二彪之命行事,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在这个回应声中,左懋第抬头看了下兴国公,似乎是有话想说。
让王二彪掌军权,那曲阜孔家估计会倒大霉了。
他想提醒下,对方可是衍圣公,孔圣人的后裔,这么做怕是不妥。
可是,想起兴国公刚才的话,最终他心中叹了口气,不说话了,这是孔家自己胆大包天的结果。
虽然就明面上来说,好像还没有证据证明这次的民变之头是孔家在怂恿。但是,作为大明高级官员,看事已经不会冲细微末节来看,而是综合全局的看问题。这就很自然地能发现,山东民变,孔家绝对逃不了干系。
随后,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