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9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手无缚鸡之力,竟然扶不到轮椅上去。

最后,还是周文镇出手,轻松地把方以智扶回了轮椅。

不过方以智情绪还是有点激动,方孔炤见了,便长叹一声说道:“这是爹的问题,爹给你去解释便是。”

方以智确实反对过,不过方孔炤拿出了当爹的权威,因此压着方以智没说话了。

谁知他的话一说完,黄宗羲便开口说道:“恩师有交代,说你闹得最凶,虽然情有可原,因此不追究,却也不想见你!”

“……”方孔炤一听,顿时愣住了。

而方以智听了,不敢埋怨他爹,就只有哀求黄宗羲,让他去说说好话,千万别把他开除出去。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方孔炤脸色变化一下,最终又是一叹道:“我明白国公的意思,解铃还须系铃人,走,我们先回去,我保证国公不会开革你的。”

黄宗羲听得纳闷,恩师什么意思,他就知道了?自己怎么就听不懂呢?

方以智也不明白,不过方孔炤也没说,就带着他先回去了。

没过多久,宋应星和他朋友便满脸喜气地出来了。看到黄宗羲,便口称学长。不用说,这是被兴国公收为学生了。

黄宗羲听了,也很是高兴,他们便寒暄了起来。没注意到边上的周文镇去见兴国公了。

………………

大堂内,张明伟见周文镇在见礼,便微笑着说道:“怎么,你这么急着要见我,是有什么困难么?之前我答应的事情,应该都兑现了啊!”

周文镇一听,脸上带着笑,连忙回答道:“国公言而有信,就是草民愿意效力的原因。国公不在京师的这段时间,京师这边有对国公非议的,草民全都让人盯着,就等国公回来。”

说完之后,他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叠纸,双手捧上。

边上的刘金见了,便走了过去,先自己检查了下没问题,才转交给兴国公。

“你有心了!”张明伟听了,便称赞了一句,而后,便稍微翻了一翻。

他发现,周文镇给他的这些资料中,竟然还会标重点。

这其中,涉及人物份量最大的是衍圣公,这一点,没出张明伟的意料。

毕竟他推广新学的,最可能利益受损的,毫无疑问就是衍圣公。从这一点上推测,这个结论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让张明伟有点想不到的是,衍圣公在京师的代言人,是他的一个侄子,叫孔大正的,不但是这次国子监闹事的真正始作俑者,还是之前想把他架火上烤,喊着要给他封王的幕后推手。

看来,这孔家感觉到了威胁,想搞事啊!

好吧,既然他想搞事的,那我们就看看,谁搞事比较专业一点好了!

张明伟心中如此想着,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合上资料丢在一边,对周文镇说道:“不错,你查到的信息,有些是锦衣卫这边都没注意到的,做得不错!”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罗祖教打听消息,确实是官方渠道外一个很好的补充。

周文镇得了夸奖,便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得不错,便高兴地离去了。

随后,张明伟便知道了方孔炤父子的事,他不由得有点好奇:这个方孔炤,真得知道了自己的意思?那他会怎么做呢?

正在想着这事时,宫里来人,是传旨让张明伟去议事的。这传旨得人,张明伟也是熟悉,就是王二彪了。

如果是一般人,这旨意来了,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得进宫去的。但是,张明伟稍微慢点,却是没问题的。

比如说眼下,他就让王二彪等下,随后就交代刘金道:“这上面的资料,有关那个衍圣公在京师侄儿的,竟然敢在背后拿捏我,你把他做的不法之事摘出来,直接去找直隶知府,让他秉公执法。”

那孔大正自然不可能不做其他事情,周文镇在查他的时候,也都一并查出来的。对付区区一个草民,哪怕他背后有很大的靠山,都不值得锦衣卫出面。因此,张明伟便有此吩咐。

边上的王二彪一听,目光闪动,心想还真是巧了。

447 “背叛”

就在今日一早,大概张明伟还在呼呼睡觉的时候,因为轮到王二彪去崇祯皇帝身边伺候,因此他是起得很早,匆匆就赶过去了。

没想到在半路上,他就遇到了他干爹。

自从上一次因为捷报的事情,王承恩这几天都晾着他,不过这一次,看到他时,竟然把身边人遣开,召他单独说话。

王二彪一听之下顿时大喜,以为他干爹的气算是消了,便连忙殷勤地过去伺候。

结果没想到,王承恩把去山东查衍圣公家族的事情,交给了他。

王二彪听了,顿时就有点傻眼了。那衍圣公是什么人,一般人能查他么?一旦被那些文官知道了,弹劾他的奏章,绝对会雪花飘的。

看他这样子,王承恩只是淡淡地吩咐道:“这是万岁爷的交代,你别搞砸了!”

王二彪一听,便想请示分寸,结果,王承恩已经甩手扬长而去了。

报复,这绝对是报复,干爹的气还没消!

王二彪心中想着,便有点傻眼了。

回过神来,他就愁了。当然,他心中,自然也有对王承恩的愤恨。

结果没想到,临走之前过来兴国公府传旨,顺便还想着和兴国公见见面,巴结下兴国公的,结果却听到了兴国公这边竟然也在交代有关衍圣公的事情。

这一下,他的心思就活络了。

他是宫里人,算是王承恩的心腹之一,当然知道王承恩之前在宫里的地位如何!

说起来,就是兴国公突然出现在宫里开始,王承恩便一下从秉笔太监飞升,连续扳倒了宫中排名第一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还有排第二的御马监掌印太监,从而成为宫中宦官中的第一人。

而王承恩对兴国公的态度,王二彪自然也是看在眼里。别人不知道,他却很清楚?兴国公的份量在王承恩心中非常重。只要是兴国公的事情?王承恩必定会尽心尽力。

平日里,和兴国公在言语之间?也无不透着尊重。

从种种事情上推断?王二彪便敢肯定,王承恩能有今天?应该就是巴结上了兴国公的缘故。

试看一下,只要兴国公看中的人?不管以前品级如何?都能立刻飞黄腾达。比如,以前的长沙知府,如今可是成了内阁首辅!

王承恩只是众多秉笔太监中的一员,如今不也成了宫中宦官第一人。

这也就是说?只要讨得兴国公欢心?很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便会变为可能!

这么想着,王二彪的内心,便火热了起来。

于是,他便连忙问张明伟道:“国公?这孔大正的事情,和那个衍圣公有关么?会不会是衍圣公指使的?”

张明伟一听?抬头看了他一眼道:“这不是废话么!就凭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