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5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居心叵测!”

“大都是御史言官!”王承恩听了,连忙回答道,“他们之中应该有些人是想博得先生欢心,博得万岁爷欢心,就上了这样的奏章。但是万岁爷明察秋毫,这其中肯定也是有居心叵测之辈!”

言外之意,就是不好区分这些人的真正心思。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一皱之后便冷声说道:“那朕就准他们所奏,封先生为镇南王如何?”

“那先生要是再立大功呢?”王承恩听了,小心翼翼地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脸色一变道:“什么意思?”

“万岁爷,奴婢是这么想的。”王承恩一听,便连忙说道,“先生曾言,志不在此。他想要做的是,等天下太平之后,传授科学技术学识,要开创一个学派,做孔圣人那样的。”

崇祯皇帝一听,点点头,当初张明伟确实是这么说过的。

但是,此时的他,觉得要是不赏张明伟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张明伟刚穿越过来时,松锦大败,流贼肆虐,真得是有亡国之相!

可如今,在辽东大捷一次不说,流贼之乱也看到平定的希望,还有捐献的玻璃、水泥配方等等,说句实在话,崇祯皇帝觉得封张明伟一个王爵,那都是应该的。

34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就在这时,忽然外面匆匆进来一个内侍,双手捧着一份急报奏道:“陛下,兴国公的奏报到了。”

如果是一般的奏章,到了京师之后是先到通政司,由通政司那边分门别类再给内阁那边,内阁会尽心票拟,然后送入司礼监。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会复核,如果皇帝勤政,则给皇帝看过再决定是否用印还是打回,如果皇帝不勤政,那么直接由司礼监用印还是打回。

但是,兴国公的奏章,是不走这套流程的,直接送达宫内。

此时,崇祯皇帝一听张明伟的奏报到了,顿时放下了所有,急忙先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稍微有点愣神,并没有马上说话。

这让边上看着的王承恩有点惊讶,因为以往的话,每次兴国公的奏报到了,崇祯皇帝都会高兴或者别的,而不是愣神。

因此,他心中有点好奇,不知道国公到底说了什么?

等了好一会之后,他才听到崇祯皇帝喃喃自语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先生这也是在担心么?”

一听这话,王承恩顿时又是一愣,正要说话时,就见崇祯皇帝对他说道:“你也看看吧!”

于是,王承恩先不说话,连忙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兴国公拿下武昌府之后,追击张献忠的先锋吃了败仗,兴国公上了奏章说明了他的处置结果,算是一个请罪奏章。

在这份奏章的后面,还夹了一页书信,是兴国公的有关感想,也就是承担责任,包揽抚恤伤亡将士的抚恤金,既不重罚将士寒了军心,也不轻惩让将士无所谓。之所以这么做,他的想法是,他领兵平叛这些,都是为了天下太平,而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

有关这个,他是用了一句诗来结尾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看完之后,王承恩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前后经过,猜到了崇祯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反应,心中急转之下,便有了想法,双手把奏章和里面的信都小心地放在御案上,然后才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据奴婢所知,兴国公所言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嘉靖年间戚继光所做韬钤深处。奴婢琢磨着,这肯定也是国公真正的心意!”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好奇,便转头看着他。

戚继光的诗词,以这一首在后世最为有名,不过他又不是诗人,而是一个武夫,且相距这个朝代不远。更不用说,像戚继光的这种诗词,在明末这人心败坏的环境下,更不会受到欢迎。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听过,而王承恩倒是知道的。

此时,王承恩心中已有想法,因为他是兴国公举荐的,可以说,和兴国公是荣辱与共,自然是要为兴国公说话,消除可能会影响到兴国公不好的事情。

就听他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想想看,先生平日里不就是以中兴大明而努力,最大的心愿就是传播科学技术学识,让大明屹立在世界之巅,再不像原本历史上那样受蛮夷欺压!而先生的才能本事,也证明了此事的可能性”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点点头,脸色不自觉地好看了一点。

如果他要从张明伟担心他的角度去想的话,心中会不舒服,一次可能没什么,两次可能也没什么,但是,次数多了,就可能会有问题。

“如果以以往的惯例去评价先生的话,奴婢说句不中听的话,哪怕先生如今还是一介白身,最后都会赏无可赏!”王承恩偷偷看着崇祯皇帝的脸色后,继续说道,“不管先生在对辽策略上已经证明了的功劳,还是水泥、玻璃的配方,又或者领兵平叛,皆是了不得的大功。而且以后,类似的事情只会更多”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是点头。心中感慨道:谁说不是呢!先生多了四百多年的学识不说,还一心为国为民,一点都不藏私,回头还不知道会立多少功劳!

想到这里,他心中虽然已经没有不舒服,可还是问王承恩道:“可朕总要做些什么吧?要不然,朕心中如何过意的去?”

本来的话,他还想说,要是有功而不赏,其他人看到了是不是会不积极主动为朝廷效力了?但是,回过头来一想,谁能有先生的本事?

谁都没有那个能耐,可以让他做到赏无可赏的烦恼!

王承恩一听,便笑着回奏道:“万岁爷不是做了很多了么?天底下,历朝历代,有那个能像万岁爷一般对待兴国公的?坤兴公主,可是一直陪同着兴国公的!奴婢可是知道,坤兴公主可是万岁爷最心爱的女儿,这女儿都给了,按民间的说法,先生也等同于万岁爷的半个儿子!这还不亲?”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满意地笑了。

他有点佩服自己,当初的时候,当机立断,做出了这个决定。如今看来,连王承恩这个奴婢都非常赞同,看来果然是做对了!

他在想着,就听王承恩继续说道:“奴婢以为,既然万岁爷知道先生的心愿,就满足先生的心愿,这就是对他最大的奖赏了。要不然,先生没能完成心愿,他这来一次,岂不是会有遗憾!这肯定不是他想要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又喃喃自语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王承恩一听,心中更是有数,便又赶紧说道:“要想达成先生的心愿,也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