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时候,忽然就听到街上有敲锣打鼓声,还有人在大声喊话。
扬州府的百姓一听,顿时就好奇了。
“什么,军队中的文艺兵要表演?这是什么?”
“我好像听说过,兴国公所领这支朝廷官军中,新设有文艺兵,还都是女兵来的,月薪很高,和骑兵的月薪一样。”
“不会吧,还有这样的女兵?那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文艺兵,该不会就是唱曲的吧?”
“那她们怎么会和骑兵等同?这也太离谱了吧?还是女人,战场上,哪有女人的什么事情!”
“这你就错了,兴国公所领的这支朝廷官军中,不但这文艺兵是女兵,还有卫生兵也是女兵,月薪同样和骑军一样,没听过吧?”
“”
前文说过,扬州府一直是整个大明的风气引领之都,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包括,文风、诗歌、服装等等,全都是扬州府先有,然后全国各地模仿的。
结果现在好了,在扬州府外,竟然还有女人当兵!不但是女人当兵,还当什么从未听闻过的文艺兵,卫生兵之类,月薪更是高得下人,竟然和骑兵等同。
可以说,这个话题一下便盖过了昨天军队入城的事情,几乎所有的扬州人,包括大老爷们,还有那些大家闺女,以及风月场上的莺莺燕燕,全都在讨论这个让他们非常诧异的事情。
于是,很多人都想去凑热闹,至少先看看文艺兵到底是怎么样的?
还真别说,这看得人之多,绝对比以往任何一次扬州盛会都要多。
不过好在消息上说了,遍布全城各处,至少有二十五处地方会有文艺兵的演出,这让他们也就不怕到时候人多挤不进去看了。
一时之间,扬州城的百姓,呼朋唤友,都赶着去看热闹,瞧稀奇。
“走了,老弟,看女人去!”
“说得这么粗俗,那是女兵,信不信你要是口没遮拦被听到,回头一刀劈了你!”
“文艺兵啊,到底要演什么?难道是穆桂英挂帅?”
“谁知道呢,这月薪都和骑兵相同,真要瞧瞧,这女兵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
扬州城的风气,是大明全国都领先的。大家闺女不说,至少风月场上的那些,抛头露面是绝对没有顾忌的,也都是相约一起去看戏。
说实话,她们身为女人,那是更好奇军中女兵!
就这么的,时间还没到呢,那演出的地方就全是人了。
于是,有些小商贩趁机做买卖。
“瓜子花生八宝粥,便宜卖啊!”
“瓜果点心橘子水,前面的大爷借个道!”
“”
真得是很热闹!
不知道多久之后,忽然,有人大声叫了起来:“快看,来了,来了!”
于是,现场一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闻声转头看去。
果然看到有一队军卒开过来。在一队男兵的身后,大约有三四十名穿着大明鸳鸯战袍的女兵,整齐地齐步而来。
这一亮相,就一下惊到了所有人。
扬州城这边,穿着华丽,奇装怪服也是不少。
但是,此时,他们从未想过的,大明军服穿在女人身上,齐步走过来时给他们的感觉,那是真得英姿飒爽,那种惊艳的感觉,让看光了花花绿绿的他们,都有点惊呆了。
这时候,他们竟然都有一种感觉,原来女人穿军服,竟然也能这么好看!
一直到女兵们都隐入一块新立起来的大幕后面,消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才都回过神来,一时之间,都是惊讶地讨论了起来。就连那些自认为引领时尚风潮的莺莺燕燕,也同样在低声交流了起来。
这种讨论声,一直到女兵开始表演,他们才都安静了下来。
女兵们的表演,其实是一个现代戏,当然,在后世看来,那还是古代戏了。
就是类似一个小品,演得就是普通百姓一家的柴米油盐,普通过日子的故事。
当然,这不是核心,核心是盐价波动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影响。
大明的盐价,特别是淮盐,其实历朝历代中算贵的。按嘉靖年间来说,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分,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折算成后世的人民币,毛估估就是每斤食盐,贵的时候达到了人民币一百五到两百块,最低的时候,也得五六十块。
而普通老百姓,平时哪有什么钱。因此,一家好不容易赚的钱,都要花不少在食盐这项支出上。最关键的是,食盐是必需品,不是说买一次就不买了,而是一年到头都要用到的。
张明伟编得这个小品,就是反应出盐政新策前后,盐价会带来的变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
300 庐州之会(为淡看风云之巅盟主打赏加更6/11)
这种新的表演方式,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这些从未见过小品的扬州人。
可以说,小品是最具有生活气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一种表演方式,极具代入感。
而这些表演的文艺兵,那是从两三万妇女中挑选出来具有文艺天赋的人,对于这种新的表演方式,她们也很快能接受。在船舱里预演,又经过在军营中紧急排练,此时表演出来的效果,却着实是可以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没有经典小品可以对比。
此时,扬州百姓看着她们表演,富户也就算了,盐价的波动,对于他们压根就没影响。而对于普通百姓,却是感同身受,一下便融入了这个小品所要表达的情绪之中。
当家的掰着铜板,恨不得一块铜板掰成两半来用,对于食盐的使用,那也是省了又省,那种穷苦老百姓精打细算,为生活之不易的剧情展现时,甚至有些大老爷们都看得眼睛都红了。
生活,真得太不容易了!
随后,当剧情进一步推进,朝廷实现晒盐法,食盐大量供应,不可避免地,盐价大跌,老百姓对于盐价的惊喜所表达出来时,普通的扬州百姓,他们的眼睛便又亮了。
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好坏就是如此地简单。盐价跌去三分之二,再也不用所谓的粗茶淡饭时,一个个都是眉开眼笑,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小品结束之时,就以普通百姓叫好最大声。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这么地直观地传到了他们这里:那就是朝廷要实施的盐政新策,是非常好的善政。
随后,文艺兵们又演唱了保卫黄河、三大纪律七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等兴国公新创作出来的歌曲。
铿锵有力的歌声,一改明末这时候曲艺上的软绵,也让人很是耳目一新。
通俗的歌词,简单的曲调,又是那么地朗朗上口,还极富感染力力。
这不,那些维持秩序的男兵,首先就不自觉地跟着唱了起来。
当他们唱到“保卫家乡,保卫大明”的时候,声音更是高昂起来,满满地,都是充满了自豪。
因为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