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中,全是贪婪之光,就听他问侯恂道:“军师有何良策,对付这个雏鸟?”
他本身就是老于军伍之人,打过的仗,更不知道有多少,那会把兴国公这个从未打仗过的年轻人放在眼里。
不过侯恂是大明一方总督,领兵打仗不好说,但鬼点子绝对是没得说的,因此他就打算先问问侯恂的想法,这也符合侯恂当军师的身份。
兴国公是侯恂的仇人,他自然早就想着怎么击败他报仇,此时听到问话,便阴恻恻地说道:“我有一策,可破此獠!”
左良玉一听,顿时兴奋起来,连忙追问。就和侯恂两个人开始商讨起来。什么高筑墙广积粮,逃离这个四战之地一下被他们忘得干干净净。
京师这边,有关保定那边的情况,自然每天会快马飞报。
一开始,崇祯皇帝等人听到说兴国公单骑招安贼首于阵前时,一个个担着的心就都放下了。如此一来,朝廷实力大增,局势就有利于朝廷这边了。
因此,朝堂上不止是张明伟这一系的人,包括其他,都对兴国公的胆略赞不绝口,甚至有些会来事的酒楼茶馆的评书先生,已经开始说兴国公单骑降伏贼人的桥段。
然而,他们高兴才没多久呢,新的快马飞报就让他们有点傻眼了。
兵部尚书闵洪学病倒,无法统军作战,只能由兴国公接过指挥权领兵打仗!
不得不说,兴国公实在过于年轻,才二十来岁而已,就要统领大军作战,很多人就开始担心了。
甚至可以说,崇祯皇帝也是有点担心的。因为他知道张明伟在后世是太平年间,且那个时候的战争和眼下完全不同,并且之前张明伟也有过担心,说不熟悉这个时代的情况,以至于去房山剿贼时,都是如临大敌一般。
这接下来的大战,先生能行么?
217 幕僚
领兵打仗,特别是统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张明伟的年龄摆在那里,能考虑周全么?万一一个地方没有考虑到,都很可能会导致兵败身亡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最为有名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也是二十岁左右,就有永载史册的战绩了!
可是,所有又知道,霍去病就只有一个,而兵败身亡的,则不知道有多少,国公会是哪一个呢?
崇祯皇帝不敢肯定,其他人也不敢肯定,然而朝中又没有名将名帅可用,时间上也来不及,因此,就只能是看兴国公了!
作为舆论关注中兴的张明伟,压力是有,但是,也不是特别大。身为键盘侠,如今是到实际操作的时候,理论指导总是有的。
于是,在张明伟接手了统帅之责之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成立参谋部。当然,换这个时代来说,是成立幕僚团队。
其他统帅,甚至可以说地方主官身边的幕僚,一般都是绍兴师爷,或者说是读书人。而张明伟身边的幕僚,却有点不一样。
他把蓝天保、刘金、朱媺娖都进行了分工,这其中,蓝天保主官对敌军将领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而刘金则负责对地形地势以及战场情况的把控,朱媺娖则主要关注己方军队的后勤,包括伙食、军械、士气方面。
当然,他们都不是自己一个人做事。比如说,朱媺娖有周刘氏在帮着她。而蓝天保和刘金则也有手下去收集他们负责的情报,甚至对刘金来说,他都可能会亲自带着夜不收出去核实。
很快,一条条消息就汇总到了张明伟的案头。
“老爷,左良玉所部主力在离保定两百多里,兵力号称三十万,其实多是被裹挟百姓,真实兵力只有五万。其中骑军六千,是左良玉的家底。长枪兵三万出头,有五千火铳兵,弓箭手三千,其他则为刀盾等兵种。”刘金一边指着面前的一副地图,一边说着从俘虏的探马那得到的消息。
“这些兵力中,骑军是为精锐,在左良玉军中待遇最好。长枪兵最差,只有一杆长枪,多数无甲。火铳兵则全是火绳枪,有虎蹲炮和佛朗机炮,无重型火炮”
张明伟一边听着刘金在禀告,一边手中握着一支炭笔,在一个大本子上写着什么。
等到刘金说完之后,他又看向蓝天保,就听到蓝天保向他禀告说道:“左良玉,原为辽东车右营都司因兵变被罢官,后得侯恂赏识,举荐为副将”
对于左良玉这个人,张明伟是有一个印象的。此时,再听着蓝天保收集到的信息,特别是近两年来的信息,他还是格外上心,一边听着,一边偶尔动笔在本子上写下。
听完了左良玉的介绍之后,又听侯恂的介绍,还有左良玉麾下的有名将领马尽忠、马士秀等人,还有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等人,消息或多或少都有。
张明伟听完之后,便看向朱媺娖,由她来禀告朝廷官军自己这边的情况。
坤兴公主的年纪小,受到社会的污染最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加上张明伟既是监军又是统帅,底下办事的吏员,还有地方官府这边,全都不敢有马虎。
当所有人的发言都结束之后,张明伟对于双方的情况基本也就了然于胸了。不管是从军械后勤还是军队精锐程度来说,朝廷官军都是胜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打败左良玉所部肯定不是问题。
左良玉那边肯定已经知道这边招安了小袁营,也应该知道他们的实力应该比不过这边了。可是,他为什么不逃,反而还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张明伟如此想着,看着大本子上的资料,代入了左良玉那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随后,张明伟检阅军队,亲自视察手下各部人马,检验军械,观察士气。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握自己手中的几把刀,到底锋利到什么程度。
毕竟这不是后世玩游戏,兵都没有任何区别,直接a过去就可以的那种。
周遇吉等人都以为很快就会领兵南下的,因为他们知道,如今开封那边的局势紧张,急待救援。
而袁时中这边,刚被招安,都是想着急于立功证明自己的心情。
结果看国公,好像一点都不急,就是让他们在练兵。这让他们都等得有点急了。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急,左良玉这边也急啊!
“怎么回事,那毛头小子刚掌兵权,不是应该急于证明他的时候么?为何迟迟没有动静?”左良玉等了几天还是没看到朝廷官军这边的动静,就忍不住问侯恂了。
侯恂也有点诧异,想了一下回答道:“难不成他抄家有一手,但是上阵厮杀这种事情,他就没胆了?”
“军师,那你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