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气说道:“这也只是献给了朝廷,换来一个国公的爵位,又有什么高义不高义的?”

一听这话,吴老六顿时就不高兴了,转头看着那商人,冷声说道:“南方来的吧?”

兴国公的名声,在北方,特别是京畿之地一带绝对是好的,至于那边,估计就不好说了。因此,他便有此一问。

那商人一听,看到满屋子不少人带着敌视他的目光,便一下知道自己怕是惹了众怒。虽然他心中有点不服气,可还是不敢犯众怒,便低头去吃喝了。

吴老六见了,冷哼一声,然后转头又看向蓝天保道:“这位公子说得没错,国公之高义,根本就不是那些捡钱眼看的商人所能仰望的。”

说到这里,他便又补充说道:“邸报上还说了,国公见山永巡抚那边修筑长城很是费时费力,便又公开了一种叫做水泥的烧制之法。昨天的报信,应该是有人听到了吧?就是山永巡抚按照国公的烧制之法去试了”

一听这话,蓝天保顿时惊喜地插嘴道:“国公高义,水泥好用?”

“正是!”吴老六听了,点点头道,“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这水泥的妙处在哪里”

说着,他便把水泥的好处给说了一遍,特别是说道这水泥在雨水天气,不会泥泞,修筑堤坝也是非常好的材料时,刚才那商人的眼珠子顿时就睁大了。

南方多雨水,在古代时候,最是受雨水之苦了。商人就更不用说,一到下雨天,行商买卖都困难了好多倍的。但是,如果有了这水泥

他正在想着,吴老六就已经在那感慨道:“这么好的东西,要是换我的话,传子不传女都是必须的。可没想到,国公竟然把烧制之法公之于众,说这是改善民生的好东西,当为天下人用之。不收取一钱啊,就这么白白地扔了一个聚宝盘。呀,真是可惜啊!”

此时此刻,一众人等,才算是真正明白,国公高义,原来是源自于此!

整个大堂内的人,不由得对兴国公的认识,又改变了好多。

正在这时候,却见那商人的身子都有点抖,急促地问道:“你是说,这水泥的烧制之法,全部刊登在邸报之上,没有保留?”

“哼!”吴老六一听他问,不由得重哼一声,然后不屑地说道,“你以为是你啊,国公是何等人,既然公之于众,又岂会保留?”

这话一说完,这个商人竟然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很显然,他绝对是去找邸报了。

掌柜的看到他出了店门,心中也同样不屑,不过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催着伙计道:“快快,追上去,他娘的钱还没付呢!”

这个事情,蓝天保却是没去关心。他扫视了一眼同伴,明锐地发现他的同伴都很激动,便立刻知道,很显然,他的同伴已经被这几个消息给震惊了。

都不用问,兴国公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绝对没得说了!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兴奋起来,该是公布身份,立功劳的时候到了。

于是,他使了眼色,回房商议事情。

壮汉等人心领神会,便纷纷回房了。

“啊呀,他怎么走了,我的饭钱怎么办?”吴老六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看着满满一桌菜,不由得失声交道。

205 遇到了贵人

掌柜的听到,便笑呵呵地说道:“我已经替你把帐记载那位客人的名下了,他们住这里,押金多着呢!”

听到这话,吴老六不由得松了口气,随后便笑着说道:“看看,还是这位外地客人豪气吧!”

听他这么一说,他的熟人微微有点脸红,不过不甘心地说道:“这么有钱,该不会是关外来的吧?急于听到水泥配方,就这么大方了!说起来也是的,水泥这么好的东西,国公竟然全部公开,那万一要是被建虏得去了怎么办?”

一听他的话,吴老六就不高兴了,对他说道:“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合着有人出钱愿意请我就是通虏了?那位公子答应请客的时候,我可有说水泥配方的事情?”

周围的人听到,纷纷谴责那人,最后搞得那人脸上无关,便强行分辨道:“我只是假设而已,假设!但是,你们也不能否认,这水泥配方这么公开,是不是会被建虏得去吧?如此一来,以后朝廷官军要是去光复辽东的话,岂不是会越加难打了?”

吴老六心中已经不待见这个熟人了,当即反问道:“怎么个难打法?建虏凭借着水泥把城池修筑地更坚固了?他们需要修么?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野战怎么打赢建虏再说!”

“那万一将来有一天,能野战打赢建虏了呢?”双方还真是杠上了。

吴老六听了,呵呵一笑道:“锦州之战,犹在眼前,这么快就忘记了?”

“围困之法?那很耗钱粮的啊!”

“难不成你认为辽东的城池,没有水泥就不坚固了么?还是说,有了水泥之后,建虏会把城池再修高一丈?他们有那个人力物力么?”

那人一听哑然,一时想不到怎么反驳。

辽东是酷寒之地,物资短缺,人口也少,想要修筑城池,绝对是大事。再把城池修高,那得要很多人力物力,建虏会这么干就怪了。再说了,修得再高,野战不行的话,一切都是白搭。

吴老六见他说不出话来,心中得意,便又对他说道:“邸报上说了,南方多涝,一到雨季,不是道路泥泞难走,就是河堤被冲毁,粮田被淹,房屋倒塌。为大明百姓计,这水泥配方才公开,准许大明百姓可依国公之法烧制水泥,用于兴修水利,铺路搭桥,解民之困!”

说到这里,他冲那个熟人说道:“来来来,你来说下,是担心被建虏得到水泥更重要呢,还是解决南方涝灾更重要?”

他的话刚说完,就有其他食客跟着说道:“我们北方多旱,同样也是要兴修水利,这水泥也要用上的啊!”

吴老六听了,转头看了说话的人一眼,赞同道:“所以说,我们大明已经乱成这个样子了,却有国公为民如此,此等高义之举,我们佩服都还来不及!”

明末风气之败坏,已经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程度。晋商通虏是一个例子,南方豪强千方百计偷税漏税也是一个例子,还有扬州盐商在这乱世纸醉金迷,朝堂上的党争也是

而这水泥配方的公布,在百姓看来,这完全可以算是一个聚宝盘,但兴国公却选择了公开,就一下和这个时代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公的好坏,老百姓便一下知道了。之前那些有关国公只会抄家,说他是酷吏的传言,便不攻自破。

“就是,就是”客栈大堂内,其他人纷纷附和吴老六的话,让他那熟人连忙改变态度,跟着赞同。

不说大堂内,就说蓝天保带着人兴冲冲地回房,照样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