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7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203 还国公一个公道(加更)

“国公高义,水泥好用!国公高义,水泥好用”

听着快骑的喊声,看着快骑往紫禁城方向而去,一众人等,这才反应过来。

就听壮汉挠了挠脑门,一脸纳闷地问蓝天保道:“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是啊,这水泥是什么泥?”另外的人也是不解。

“国公高义,这个国公是谁?”

“”

虽然大明的国公有好多,可是,蓝天保本能地认为,刚才快骑口中的国公,肯定是兴国公!至于水泥是什么泥,那还真不知道了!而且这个泥好用,和国公高义有什么关系?

说真的,蓝天保也没法回答,于是,他便淡淡地说道:“此事不用急,我们等个两天,就能知道真相了!”

其他听到的人,也都和他们一样,全都不明白玻璃啊,水泥什么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过他们能感觉出来,这应该是好东西,毕竟是来向皇帝报喜的!

于是,他们就都好奇地等待着朝廷的官方通告。

紫禁城内,崇祯皇帝正和张明伟他们在华殿议事呢,就报消息的就来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连忙让第一个报信的,赶紧把带来的玻璃呈上去。

呈送御前,当然不会是背在背上的包裹,而是一个托盘,放着几件玻璃器皿,上面盖一块红布呈送的。

王承恩是从头到尾知道怎么回事的,亲自从内侍手中接过,笑呵呵地呈送到御前。

在一众臣子的期待下,崇祯皇帝迫不及待地揭开红布,然后就像看那啥一样看着那几件玻璃器皿,小心地拿起一件看了起来:“嗯,不错,不错,这和西洋和尚进贡的那玻璃水晶杯一样!”

说完之后,他又小心地放下,然后拿起另外一件说道:“这是玻璃镜片么?可以,可以!”

看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才想起什么,连忙向王承恩吩咐道:“来来来,端下去给诸卿都看看。”

说完之后,他又连忙转头看向张明伟道:“先生,你也看看怎么样?”

“奴婢遵旨!”王承恩高兴地回应一句,然后小心地端起托盘,给下面的官端了过去。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随后便去看一起送来的太子奏章。

玻璃杯这些东西,只有少数大明上层,或者说商业发达的南方豪强,才有见过。毕竟大明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