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即急促地说道:“陈大人,您有没有帮我说下,我是无辜的啊!”

听到这话,他转头一看,顿时一愣。

如果黄云发真得招供了,他会说这种话么?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

立刻,陈新甲犹如被晴天霹雳一下劈到了脑门上,整个人傻在了哪里!

兴国公原来真得是在诈他!

然而,所有的都招供了,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除非是兴国公一开始诈他的时候,就直接否认有这么一回事才可以。可是

为时已晚,陈新甲这个恨啊!

这么想着,他看向牢房里的黄云发,忽然非常地愤怒:都是你,好死不死地,来我府里干什么?一起被抓,才给了兴国公一个使诈的机会!

他正想着,后面押解他的锦衣卫校尉便不耐烦了,推了他一把,喝道:“走!”

陈新甲稳了下身子,心中有万分不甘转化为怨恨,当即“呸”地一声,一口带血的浓痰吐向黄云发,然后才恨声走了。

黄云发压根没想到他会吐痰,因此,被吐了个正着,顿时就傻在了那里。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擦掉脸上的那痰,顺便还看了下,才随手擦掉。

说实话,陈新甲那浓浓的怨气,他是感觉到了。可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陈新甲有那么浓的怨气?

黄云发正在想着,就有锦衣卫校尉过来,把他给押了出去。

于是,他只好按捺住心中的疑惑,收拾心情想着怎么喊冤好一点。

到了大堂上,黄云发发现,坐在主位上的,竟然是身穿蟒服的。不用说,虽然没见过,这位肯定是锦衣卫指挥使兴国公了。

说真的,他还真没想到是兴国公。

顿时,他以为是兴国公知道他的身份,想着以后在钱粮方面,可能会用到他的原因。换句话就是说,他应该是可以出去了。

这么想着,黄云发心中高兴,暂时忘记了陈新甲带给他的不快,连忙跪下给兴国公见礼:“草民是黄记钱铺东家黄云发,刚好在谈买卖的时候,被误抓到了诏狱。国公乃是我大明之青天,京师人人称颂,还请国公爷明鉴!”

“呵呵,我既然是青天,那自然不会冤枉人,又岂会有抓错人的道理?”张明伟听了,冷笑一声,随后向边上示意了下。

那名书记官见了,便拿着陈新甲的供状走了过去,展现到黄云发的面前。

黄云发被张明伟的话说得心中发毛,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连忙定睛看去。

只是看了一眼,就见他眼睛一下瞪大,脸色变得惶恐起来。又过了一小会,就犹如当时的陈新甲一样,一下跌倒在地。

此时的他,终于想通了,为什么陈新甲那么恨他,原来他是招供了这些!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张明伟见了,冷声说道,“我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把其他七个人的事情都详细地招供了,我会向皇上建议,可以减轻你的罪。不过要是被我发现,你有欺瞒的情况,我保证你会后悔莫及!”

说到这里,他便站起来走了。

晋商通虏的事情,已经从陈新甲这里打开了突破口,剩下的,其实就没什么需要特别在意的。

这个黄云发,如果他不招的话,最多是增加一些查办八大皇商的麻烦而已,仅此而已!

177 反击

“国公,京师城内人心惶惶。有传言说,朝廷没钱,全靠抄家银子在支撑,因此现在不管是谁犯事,都是抄家的结果!”

张明伟刚回到后衙,就听到了锦衣卫校尉的禀告,不由得问道:“这些传言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今天!”那负责巡查街头的便衣锦衣卫连忙禀告道,“之前还没人听说,可今天就一下传开了。”

说到这里,他还详细补充道:“他们列举了几个例子,还说了朝廷之前的免税国策,如此种种,就是在传,是国公您的意思,看上普通老百姓家的银子,谁家钱多就找个罪名扣上,然后就会抄家问斩。”

虽然确实是这么一个情况,现阶段要靠查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来渡过这段没钱的日子。可是,在查抄陈新甲之后,这些话一下传开,那就很明显,背后有人在推动。

张明伟心中这么想着,顿时眉头一皱。

这种事情其实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时候,房山县难民被劫掠杀害时,就有过传言一下在京师传开。如果不是自己来历奇特,深得皇帝信任,换个普通人的话,肯定会非常麻烦。

这种传言一开,武百官在民情汹汹的基础上一起弹劾,真得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这么放任了!

来自后世的张明伟,自然知道舆论控制的厉害。

这种传言,你想要不让他们传,那是不可能的。越是严厉禁止,反而会越来劲。最有效的办法,是要把舆论主导权控制在手中。

不过就眼下来说,想要把舆论主导权控制在手中,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不是说,你派个人去街头巷尾说个话,别人就听你的了。

要想主导舆论控制权,就必须有大部分人信得过的渠道。如此一来,其他意图不轨的人再兴风作浪,也不可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再加以严打,就能控制好舆论了。

而且,这个舆论控制权,还不能只是京师而已,全国各地都要有。否则的话,一样会有问题。

有这种舆论控制权在手,对于以后朝廷国策的推行,也就有了解释权,不会是那些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想着这个,张明伟便决定现在再忙,也要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因为做得好了,对于他做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做这个事情,明明是一件大好事,都能被别人理解为一件恶事,从而不实施,甚至阳奉阴违或者干脆就抵制之类,就会牵扯大量精力,事倍功半。

怎么做这个事情,张明伟其实心中有个谱。但是,目前人手紧张,他也想不出谁合适来牵头做这个事情。

想了一会,他便叫人去传了周镇。

结果,去叫的锦衣卫还没出衙门,周镇自己就找过来了。

“国公,京师情况有点不妙!”周镇一见张明伟,就急忙行礼,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好多人都在打包细软,似乎是想逃离京师!”

“”张明伟听得一愣,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搞不好这就是那些传言带来的结果。

果然,就听周镇接着说道:“之前那些被皇上罢免的官员,就是和陈新甲一起罢免的,都是因为弹劾国公的那些。今天有不少人都有动静。他们自己走不了,就让他们的家人打包细软离京。小人所开的车马行,已经有很多人来要车了。如果不是大动静,这些人自己府上的车马都够用。可来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