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没话说,张明伟当即大喝一声道,“按律,临阵脱逃者,杀!”
底下的锦衣卫校尉一听,顿时要去拖他们。
这六个总兵,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就这样被杀了,顿时又一个个大喊了起来。
“国公明鉴啊,此战非我等脱逃之过,实在是粮草被断,全军已溃!”
“要追究责任,首当催促大军冒进的兵部尚书啊!他才是罪魁祸首,要不然,我军未必会败!”
“是王朴先跑,军心一溃,末将也没法啊!”
“对,本来我们是要和建虏决战的,可就是王朴这厮先跑,引发全军崩溃的!”
“大人,王朴一跑,军心一乱,末将原本还想着保存实力,伺机再战,可谁知建虏伏兵一出,就全军崩溃了!”
“”
所有矛头,最终一下指向了大同总兵王朴,他知道不好,当即哭丧着脸说道:“大人,粮草被断,将士们都没吃的,那还怎么打啊,必死之局啊!”
看到张明伟阴沉着脸不说话,这些总兵就又慌了。
马科又连忙说道:“国公,末将以偏裨平流寇,血战无数才积功至总兵。就我朝廷官军中,除曹总兵之外,还有何人有末将骁勇!末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国公看在末将往日功劳上,再给末将一个机会!”
听到他这话,反应过来的其他总兵,也纷纷开始说起他们以前的功劳。
还真别说,这六大总兵中的五个,在过去的时候,不论他们是流贼出身,还是普通小兵出身,那都是领军厮杀出来,替大明血战了无数次。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不是投降了李自成就是投降了建虏,可在此之前,也就是今年年底建虏入寇之时,也杀过不少建虏。
虽然后世都认为,建虏每次入寇,明军都是闻风丧胆,不敢与之战。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被满清给隐瞒了真实情况,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建虏在之前一直没有图谋关内的想法。
161 处置
张明伟在后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献中心曾经查到过一篇论,讲得就是崇祯十五年年底这次建虏入侵关内的情况。
章引用沈馆录记载,建虏这次用兵损失不小。
崇祯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朝鲜世子就有说崇祯十五年的这一次建虏入关,是得不补失。建虏从关内抢掠的人口、驴、骡,总数不到崇祯十一年那会入关的一半。但是在沈阳所看到的情景,城门内外,哭声连屋,没命出关的好多。
这其中,就有被明军斩杀的,也有抢不到东西而饥困交加,又或者在关内吃的食物和水引发疾病等等。
有资料能查到的,在这第四次建虏入关中,蓟州总兵白广恩在蓟州之战中,就阵斩清军前锋三等轻车都尉斋萨穆、佐领绰克托及佐领额贝、参领五达纳、护军校浑达善。
唐通、马科也和白广恩联手,阻击出关的建虏,不过最后战败。
在十一月份左右,第一批建虏掠了人口物资出关的时候,当时已接圣旨由杨柳青调往山西任总兵的周遇吉本已带兵开拔,但他听说建虏要过境杨柳青,遂率骑兵返回杨柳青,利用地形痛击建虏,建虏死伤数千,创造了在大明和建虏交战史上罕见的明军以少胜多的战例。
除此之外,建虏的凶残,关内自然是记教训的。到了后来,越来越多反抗建虏的。
到了这第四次建虏入关的时候,不但朝廷官军,还包括地方官府、百姓,甚至连流贼都自发地抗击建虏。
这些事情,张明伟如果不是刚好碰巧在查资料的时候查到,还真以为建虏入关是所向无敌了。
其实想想也是,建虏真要是所向无敌的,就早入关了,还待在辽东那酷寒之地干什么!
真相就是:建虏入关劫掠,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每次入关,虽然都能劫掠人口物资回去,可冷兵器时代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建虏的损失也是有的。
就算关内人口死十个,建虏才死一个,就建虏那点人数,也是经不住耗的。特别是到了后来,关内军民对建虏的抵抗越来越激烈,建虏损失更大,他们还敢觊觎中原大地就是怪事了!
此时,张明伟在想着这些事情,而底下列队的那些关宁军卒也都在听着这几个总兵歇斯底里地述说他们的过往功绩,甚至有在说这次松锦之战的功劳时,不少人都露出了同情之色。
这六个总兵中,王朴不算,吴三桂打仗的次数其实是最少的,其他几个将领,包括白广恩,唐通,马科,李辅明,还有战死的曹变蛟、杨国柱,那都是打了无数次战事的。
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次的松锦之战,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者,当然知道这一战之所以战败的最根本原因,其实是粮道被断;而之所以粮道被断,就是被朝廷给催得匆忙出兵。具体来说,就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他甚至还派出了特使来催促。
因此,关宁军中的这些将士,对于这六个总兵都是持宽容态度的。当然,他们也知道,如果朝廷定罪的话,这六大总兵毕竟也犯了临阵脱逃治罪,按律当斩也是没任何问题的。
这个情景,对于吴三桂等人来说,却还是非常地震惊。
不是说他们看到这些军卒眼中的同情,而是这些军卒竟然只是有点同情而已,并没有进一步的表示。
哪怕是那些平日里的刺头,有或远或近关系的将士等等,在他们想来,这种情况下肯定会为他们出声的。可此时,他们竟然没有一个有表示!
要知道,当初关宁军中不是没闹过事的,都敢把辽东巡抚给吊起来的那种。哪怕当初有人在背后怂恿,可要不是有基本的底子在,就算有人怂恿也未必能干出这种事情。
这吊巡抚的事情,最终逼得巡抚羞愧自杀,似乎大明朝也就在这关宁军中独一份。
看到这个情况,特别是吴三桂,心中就越来越担心,一点底气都没有了。他不知道这个兴国公到底是凭什么,压着他们这些大头兵,竟然让他们如此服服帖帖?
如果他要是知道,兴国公就是拿钱砸的,而且其中一部分钱,还是他送出去的,不知道他会不会吐血?
此时越说越没底气,吴三桂就什么都顾不得了,向张明伟求道:“罪将一时情急犯了这么一次傻,已是羞愧难当!罪将认打认罚,绝无怨言。只恳求国公爷再给一个机会,如若再犯,无须国公动手,罪将自己就把这颗头颅献上!”
听到他这话,白广恩也连忙跟着说道:“罪将早年从贼,后弃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