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怕见官,不敢和官吏打交道的。如果有可能,他们肯定不会去县城求助。肯定是被逼无奈,才会去的。都过去了这么多天,朝廷的旨意,京畿之地这边肯定是传到了。而且他们去县城的时候,还带了发给他们的告示。可就算这样,县城那边也不放他们入城!”

听到这话,张明伟有点不确定,这是到明末亡国前两年,朝廷的旨意,在地方上已经不好使了呢,还是说那房山县只是针对难民安置这个事情而有抵触,拒不执行?

不管是那种原因,这都是张明伟没法接受的。难民安置,可以说是他的第一次在大明办事。如果说房山县就这么抵制了,那其他地方肯定会群起而效仿。不但会打击他的威信,更让大明的难民问题无解。

于是,他又问了一些细节。问到后来,他的眉头就皱得更厉害了。很显然,情况不容乐观。

张明伟正在分析着,忽然看到,那马三身子晃了几晃,就往地上倒去。亏得边上的蓝天保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随后,蓝天保便向张明伟禀告道:“老爷,他这是疲劳过度加饥饿导致的。”

听到这话,张明伟便关切地对马三说道:“你先下去好好休息,这个事情,我一定会管的。”

说完之后,他又吩咐道:“传他兄弟马六,让他来照顾下他哥。”

等马三一走,张明伟便皱着眉头问道:“房山县在京师西南,而那些流贼就在西南一带肆虐,是不是这样?”

朱媺娖的记性很好,听到这话,便立刻点头道:“是的,先生。”

张明伟得到确认,便用手指敲着案几,开始思考了起来。

这些流贼的规模并不大,虽然各有说词,但肯定没有超过千人。如果规模大的话,京师早就戒严了。

按理来说,出了这个事情,地方官府和卫所军队就应该有责任去剿灭。然而,别的地方,马三不知道,就房山县来说,地方官府不但没有丝毫派兵围剿的迹象,反而还不让治下没有防御力的庄寨百姓进县城躲避。

如果说担心混入贼人,可除非整个庄寨的男女老少都成了贼人,要不然,互相指认下,压根不可能混进贼人的。

换个说法,地方上真要有心,肯定是有办法进行甄别的。

难不成,他们是想让那些贼人祸害了百姓?不但可以减少负担,还能再得一些地方上的田地?

对于明末的官员,张明伟真没法往好的方面去想。对他们的人品,压根不敢寄予希望。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手下来报,说周镇前来求见。

一听这话,张明伟稍微有点吃惊,该不会这么短的时间内,周镇那边就有消息了?

他可是记得,也就是不久前才吩咐周镇,让他去查贼人消息的。如果没有收获,他不可能那么快来求见自己吧?要不然,就是晋商那边有大的动静!

不管哪种情况,张明伟便立刻吩咐接见周镇。

过了一会,就见周镇在锦衣卫校尉的引领下,兴冲冲而来,看到张明伟就马上禀告道:“大人,那伙贼人有消息了!”

没想到还真得这么快就有消息了,张明伟也挺高兴的,连忙问道:“是个什么情况?”

“回大人的话!”周镇兴奋地说道,“刚好有教内兄弟来京师,带来了贼人的消息。那伙贼人是大房山的贼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竟然出山劫掠,还闹得这么凶”

房山县西高东低,或者说西边是太行山余脉,也就是大房山,东边是平原。这种世道,山上有贼人,也都可以理解。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如今贼人闹得这么凶,为什么房山县那边却没提及大房山有贼人呢?是不知道大房山有贼人还是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好奇之下,张明伟便又仔细地问起这伙贼人的情况。

121 会闹的孩子

周文镇知道张明伟会问这些,因此事先详细了解过,便立刻娓娓道来。

张明伟听完之后,心中便有了主意,当即带着朱媺娖进宫见驾。

不用说,听说张明伟来见,崇祯皇帝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事情,马上就接见了他:“先生不用担心,王大伴那边已经准备地差不多,朕要一次杀四个,看他们还闹不闹!”

张明伟听了,当即摇头道:“陛下,我不是为这事来的。刚才”

说完,他把了解到的情况给崇祯皇帝说了一遍,然后说出他的想法道:“这些贼人在京畿之地劫掠百姓,且房山县竟然抗旨不遵不安置难民,如果不狠狠地收拾他们,杀鸡骇猴,那朝廷旨意就没法让地方执行。如此一来,我们所有的计划就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还真别说,崇祯皇帝并没有了解地那么细。他还以为,就是有些贼人而已,没想到背后的事情那么多。当即就怒了,立刻点头赞同道:“好,那朕就立刻派人去”

“不是!”张明伟一听,连忙说道,“陛下,我是这么想的。”

听到他还有话要说,崇祯皇帝便不说了,看着他听着。

“对于古代的打仗,虽然从书上什么的了解过。可真正的打仗,我还是没有经历过。如今正好有个剿灭小股流贼的机会。我的想法是,让周遇吉领兵去围剿,我随行监军,这样能了解多一些这个时代打仗的特点。另外,那个房山县的事情,我想亲自去处理!”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有点犹豫道:“可是,朕身边离不开先生啊!”

如果张明伟在身边,遇到什么难题,直接问张明伟就能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要不然,底下臣子的话,他有的时候还真得难以分辨。

张明伟听了,便立刻严肃地说道:“陛下,政令不达,地方上阳奉阴违,这是丧失朝廷权威,亡国之先兆,绝对不能有这苗头,必须尽快镇压。而且相信勇卫营出马,只是牛刀杀鸡,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回来的。”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就又补充说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五月份的时候,李自成会再度领兵攻打开封,这一次开封会破;另外,年底时候,建虏大军再度入关。这些事情都是迫在眉睫,我想按部就班地练兵,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了解当下军队的打仗特点和细节,发挥当下军队的最大威力,才是最快增长朝廷军队实力的办法。如果有可能,救下开封,把建虏拦在关外,那是最好的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不再犹豫了,当即严肃地点头道:“好,那就由先生去处理吧!地方军政事务,皆有先生决断!”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便恨声说道:“朕在京师杀鸡骇猴,先生去了地方,有必要的话,也来个杀鸡骇猴,看谁还敢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