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天,我是一眼没眨,可硬是看不出有什么道理啊”

方以智听得稀奇,对于这个,他还真是从未在意过。于是,他当即传来仆人,让其当着他们俩的面,烧壶子开水来看看。

那仆人也搞不懂两位老爷这是闲得有多无聊,不过既然吩咐下来,他就在书房当场开始烧水。

然后,黄宗羲和方以智两人,全都全神贯注地盯着看。

结果,过了很久,那壶里的水都要烧干了。因为有之前的那一系列问话,这让他们对悟出的道理大概处于什么水平,心中多少有个数。因此,最终方以智和黄宗羲两人面面相觑,确实悟不出什么道理。

黄宗羲在方以智这里也得不到答案,不由得很是丧气道:“我都看到壶子里的水被烧得一滴不剩,甚至连壶子都被烧得通红,也没有特别的心得。看来,我还是太笨了啊”

听他这么一说,方以智却忽然灵光一闪,顿时一拍手,兴奋地对黄宗羲说道:“啊呀太冲兄,有了,我想到了”

“啊”黄宗羲听得有点意外,不由得连忙追问道,“你想到什么了”

“太冲兄请看”方以智兴奋地指着那个烧水壶说道,“这里面的水,是不是都不见了这也就是说,原本的水都已经跑到空气中去了。那么可以肯定,空气中的浮力,其实还是来自于水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黄宗羲听了,认真想了一会,有点不确定地说道:“可是,这浮力如果都是来自于水的话,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先生所想让我悟出的东西,恐怕并不是这个”

方以智听了,兴奋的心情稍微降温了一些,又想了想之后,便问黄宗羲道:“那太冲兄以为是什么呢”

黄宗羲要能回答出来,就不会跑来方以智这边问了。

见他如此,方以智便一挥手道:“我们也不用猜了,就去都察院问下令师,不就知道是不是了么”

“”黄宗羲听了,稍微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便苦笑着说道,“恩师被朝堂上的事情闹得焦头烂额,哪有空理我们。再者说了,出这个题的,也不是恩师啊”

“你不是说先生出得题么”方以智一听,惊讶地问道,“不是你恩师,那还会是谁在这京师,有这方面水平的,似乎也没什么人了啊”

黄宗羲听了,认真地说道:“怎么会没有,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兴国公便是出这题之人”

111 实至名归

“什么?”方以智听到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便追问道,“你说是谁?”

黄宗羲一听他这问话,便明白方以智也是和他之前所想那样,便用非常钦佩地表情对方以智说道:“新任锦衣卫指挥使的兴国公啊!他被皇上称为先生,实在是实至名归!”

“怎么可能!”这一回,方以智确实听清了,不过却不肯相信,立刻反驳道,“他不就是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以此赢得了圣心而已!太冲兄,你这玩笑真是开大了!你也不想想,他才多大,怎么可能呢!”

黄宗羲三十三岁,方以智三十二岁,但是,张明伟还不到三十岁,光是这年龄,就让一向被人恭维聪明绝伦的方以智难以接受,还有比自己年龄小,却懂得多的人?

黄宗羲见他如此,便严肃地盯着方以智的眼睛,认真地说道:“密之啊,以前我们都误会他了。就在昨日,我不服气他,就去拦他想要比试一番。结果,他就随便从我掉了把折扇开始,连续问出了那些话,从而得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最为可贵的是,他虽然贵为兴国公了,可一心却以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念念不忘的,就是早日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说起来,还真是惭愧啊!”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感慨了:“一直以来,我对诗词歌赋,对于名家大作都是下了功夫,又是加入了诗社,又是加入复社,高谈阔论,并以此为乐,陷于空谈之中,甚至还为了各名家门派之不同而争论不休,却忘记了如今已是天下大乱!我等读书人,当初可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啊!”

方以智听到这话,心中有点不高兴。要知道,他可是复社四公子之一。不过如今见黄宗羲非常诚恳地对他说话,倒也没有发作,只是分辩道:“太冲兄,我等加入复社,不也在指点朝政得失,这不也是利国利民么?”

还真别说,复社其实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别于一般的结社。其中,对于朝局影响最大的,就是操控科举!

“呵呵!”黄宗羲听了不由得露出鄙夷一笑,他也不客气,当即指出道,“如何利国利民,要我看,还不是争权夺利?别的不说,兴国公只是用短短几天时间,便解决了城外那么多难民,让他们不至于饿死,给其一条活路。你知道百姓怎么称呼他么?张青天,张菩萨啊!可是,我们这些人呢,之前的时候在哪里?百姓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人就是这样,如果他认定你不好的话,那你所做得任何好事,都不会看到,或者往坏里想。可要是认同你的话,那你的所有优点都将会被发现。

黄宗羲刚好落榜,受到了打击,然后被张明伟的才学所折服的同时一番喝斥,他就醒悟过来了。因此,对张明伟的事情一下便都认可。用后世夸张点的话来说,已经是张明伟的粉丝一个了。

不过方以智又不同,他是家庭显赫,自己的事业也一帆风顺,可以说,正在人生的巅峰期。他这样的人,就比较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

因此,哪怕黄宗羲已经说了这么多,他也没有立刻就改变了想法,对他的过去进行反思,接受张明伟这个人。

此时,听到黄宗羲这么说,方以智低着头没有说话了。

说起来,方以智也不是酸儒一个,算是明末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杂学这块非常地感兴趣,如今更是在提笔著书立说的阶段。

因此,哪怕他一时没有接受黄宗羲说得这些,可对于刚才的这些杂学,却还是非常有兴趣的。以此为媒介,确认都是张明伟所说,他心中对于张明伟的看法多少还是有改观了。

黄宗羲说完之后,见他如此,便又诚恳地对他说道:“密之啊,我被兴国公点醒,方才认识到,如今天下之局势,真得已是触目惊心了啊!朝堂上的争斗,你觉得几时能休?为何不能尽我等自己之力,为天下百姓多做点事,为皇上分忧?”

“就拿兴国公来说好了!”黄宗羲说着,便声音大了起来,“他突然冒出来才几天?可是,活了几万难民,也替皇上解决了一大难题!又整顿了锦衣卫,把锦衣卫上上下下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