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1 / 1)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对不会给他任何支持,不拖后腿都是烧高香了。

这宦官其实是见过孙传庭的,也是如此,刚才疾驰而过时,看到路边竟然有一伙人,就瞧了一眼,结果看到为首这个好像有点像孙传庭,因此,他就折回来求证了。

此时,听到回答,也认清了面容,确实是孙传庭本人。于是,他便立刻说道:“幸好没错过孙总督,接旨吧”

顿时,孙传庭心中一咯噔,这么急,该不会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道旨意,加急赶来传旨给他,就是崇祯皇帝听了张明伟的话之后,给他送“尚方宝剑”来的。

在这份旨意中,崇祯皇帝明确告诉他,别担心,“清屯充饷”很好,尽管放手去干。并且还告诉他,他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整一支大明精锐出来。短时间内,不会打断他的练兵。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借这次正法贺人龙的机会,一定要严肃军纪。崇祯皇帝再三强调,军队是朝廷的军队,不是流贼,是要救民于水火的。谁要扰民,严惩不贷

孙传庭听着这道旨意,真得是呆住了。

这还是自己印象中的那个皇上么为何才过去半个月左右,皇上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该不会,是太祖托梦,给皇上指点了要不,怎么可能一下变得如此英明神武

“孙大人,孙总督”

惊呆了的孙传庭,终于回过神来,发现是传旨宦官在跟他说话:“孙总督,还愣着干嘛,接旨吧”

孙传庭听了,连忙山呼万岁,恭敬地接过旨意。

稍微一看,他发现这道旨意是直接从宫里出来的,也就是中旨。对此,他其实也无所谓。只要皇帝如此支持他,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说真的,此时的他,就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

“这位公公,是不是京师有发生什么事了”孙传庭实在忍不住好奇,便开口问道。

传旨宦官当然是王承恩的心腹,也就是他的干儿子之一,多少知道一点张明伟的事情。他念了圣旨,当然也明白孙传庭肯定会大用,便笑着说道:“怎么说呢”

想了下,他才接着说道:“总之,皇上得了一位先生,就犹如刘备得了诸葛孔明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吧”

就是因为那个先生,他干爹王承恩就接掌了司礼监,他们这一系的人前途都将无量。对他们来说,张明伟当然是诸葛孔明了

孙传庭听得又是一愣,什么诸葛孔明,这是什么意思

他还想再问,却见这位传旨宦官向他一抱拳说道:“旨意已经传到,咱家就赶回京师复命了。孙大人,好好干吧,莫要辜负了圣恩”

说完之后,他竟然就真得带着护卫的锦衣卫走了

之所以这么急,是皇帝交代过要尽快传到旨意,不过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传旨宦官惦记着京师,别回去晚了,王承恩这一系的其他人把位置都占了,而他不在京师,就惨了

孙传庭看着这反常的一幕,实在有点想明白,京师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听到孙五打断了安静道:“老爷,我是不是听错了皇上”

他还没说完,孙大就接过他的话,兴奋地说道:“你没听错,哈哈,老爷没有后顾之忧了老爷要大展宏图了”

要是平时,他们这么没个正经,孙传庭说不定会训他们几句。不过此时,他却是带着微笑,看着已经消失了的传旨宦官,感慨地说道:“真是太意外了”

说完之后,他的脸色又严肃起来,转头看向孙大,吩咐道:“你先回京一趟,看看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赶回来禀告一切”

说真的,孙传庭总觉得刚才这些,有点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实在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因此,不搞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心里不踏实。

孙大听了,立刻领命,也不耽搁,马上就走。

孙传庭也不休息了,当即命令赶路,进潼关。

他后面的孙五都能感觉出来,老爷好像一下变得意气风发起来了

京师,夜已经深了,但是,张明伟所在的楼里,还透着光亮。

房间里,张明伟坐在椅子上,背靠着椅背,闭着眼睛在说话:“自生火铳的关键之处有三,一是枪击,二是枪管,三是膛线。要做好这三点,要先从炼钢开始,下面介绍三种钢铁冶炼法”

107 还是要专业的才好

在他边上的书桌边,费珍娥在磨墨,而朱媺娖却是非常认真地写着,把张明伟所说得记下来。

不是张明伟要使唤她们,而是实在是他的那个毛笔字,狗爬一样的,拿不上台面。

虽然张明伟有想过弄那羽毛笔这种硬笔,但关键的是,他一直是打字的,就算用硬笔写,那也是难看的。

而且就算张明伟写了,那肯定都是简体字,崇祯皇帝等人看得也会吃力。

所以,最终他口述,朱媺娖记录了。

除了朱媺娖因为见过张明伟写毛笔字,大概猜出了原因之外,其他人都以为张明伟的架子比较大。不过公主都没意见,其他人也不敢有意见。

此时,穿越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记忆力超强,开始体现出厉害了。

张明伟以前查阅过一篇“明末大批量生产米尼枪的科技树”的文章,另外,他也买过一本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为了写明末穿越历史,那是真得下功夫查过相关的资料。

而此时,张明伟闭着眼睛回忆,基本上能回忆个七七八八。缓缓说出来,就好像他不是在背,而是他就懂这些学问一般。

或许是第一次回忆这么多且又很专业的知识,张明伟的速度有点慢,因此,很久之后,他才说完睁开眼睛。

“先生,还有么?”朱媺娖打了个哈欠,保持着手写的姿势,不过还是有点兴奋地问道。

张明伟看看她边上放着的一叠稿子,便伸手过去拿,同时说道:“我先看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还有一些图片,他没法说出来,如果稿子可以了的话,他就准备自己画了。

不过,等他拿到稿子一看之后,却是有点傻眼了。

竖排,从右到左书写,这还没什么,最关键的是,竟然没有标点符号,而且还不分段,这就让他难以忍受了!

想当年,他写网文的时候,那是一句话一个段,读者看了都说好。反而是不分段的那种,看得脑壳痛。

于是,张明伟便认真地对朱媺娖说道:“我说得这些都是技术稿子,要求比较严格,必须明白无误地传达给别人。如果某个地方理解稍微有点不对,就很可能做不出想要做的东西。你这样书写不行,我来教你!”

其实,断句是读书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当然了,虽然是基本技能,但遇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