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3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农民和新移民,要么在城里打工,要么去更偏远的地方拓荒。

……

刘家栋得了新差事,立即收起烟摊,带着老爷去城里找客栈。

大明的运宝船队,要在栎州港逗留半月,一来是进行补给贸易,二来则是修补受损船只。

期间,张枚和方文秀两位官员,都得住在城里慢慢等待。

刘家栋能说会道,一路都在介绍情况,指着远处说:“听说一百年前,从码头到东边的大山,密密麻麻全都是栎木林。探海公来到这里,就指着树林说:此处当建造船厂,可福荫百代子孙。”

方文秀点头说:“探海公虽为内官,但亦不失为大英雄。”

朱海被追封为公爵,也是近两年的事儿,预示着延嘉皇帝即将大力整顿殷洲。

而被贬到殷洲的张枚,就是皇帝选择的开路先锋!

刘家栋继续说道:“现在海边的栎木都被砍没了,造船得去东边大山里砍树。前几年又定了新规矩,砍一棵栎木得补种五棵,没有官府牌照不能擅自砍树。”

“此为良策。”方文秀赞许道。

刘家栋笑着说:“哈哈,造船厂的股东老爷们,害怕栎木被砍光了,今后日子过不下去。在这栎州府,都是那十四家说了算,他们想定什么规矩,知府老爷就得乖乖照做。”

“十四家?”方文秀不解道。

刘家栋解释说:“都是最先移民过来的,已经传了五六代,他们开了盐场、伐木场和造船厂。其实吧,造船厂是朝廷花钱开的,后来慢慢就变成私人产业,探海公的后人还在里面有股份呢。听说一百年前,栎州府的土地不准买卖,孩童成年之后就能分地,开垦荒地十年内都不交税。现在不行了,十四豪家的土地越来越多,而且他们还不怎么交税,老百姓的赋税反而越来越重。”

方文秀笑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都知道这些事情。

“栎州府谁不知道啊?”刘家栋说道,“大家都盼着皇帝派来青天大老爷,好生整治那十四豪家。”

主仆二人聊天时,张枚已经到了府衙。

“昆山先生!”栎州知府曹旭,恭恭敬敬见礼。

张枚笑道:“不必拘礼,阁下为知府,我只是知州,应该我见礼才对。”

曹旭说道:“昆山先生大才,又得陛下器重,几年之后必定重回中枢。”

殷洲的知县是举人出身,但总督、知府、知州、市舶司和金银矿官员,却百分之百属于进士出身。

曹旭因为政绩卓著,已经入了皇帝法眼,又遭到言官弹劾,才被皇帝趁机扔到栎州府。可惜,栎州府的豪商势力过大,曹旭根本无法扭转局面。

张枚说道:“陛下有令,命殷洲各府州县,立即着手组织县试。明年朝廷将派来提学官,各地士子于明年秋进行乡试。”

“真的?”曹旭又惊又喜。

张枚说道:“千真万确。”

曹旭感慨:“陛下真乃圣天子也。”

张枚又说:“好生收集栎州十四家的罪证,明年就会换总督,而且从今以后,殷洲总督必定兼任右都御史。”

“在下明白了,多谢相告。”曹旭心情大好。

以前的殷洲总督,皆由副都御史出任,而今直接升格为右都御史。

很有可能,在殷洲做总督政绩卓著,今后可以直接入阁拜相,或者至少能转任六部尚书。

如此一来,朝廷对殷洲控制将更加有效。

只要延嘉皇帝获得够久,一点点坚持正确策略,殷洲的自治度将逐年下降。

(

【大运河——为了青史留名而奋斗】

严格来讲,殷洲底层百姓的日子,是普遍比大明本土农民更好的。

虽然早期移民城镇的土地已饱和,但失地农民可以选择拓荒。就拿栎州府来说,最开始只有旧金山和奥克兰,经过不断的迁徙拓荒,整个环旧金山湾都已被开垦出来。

旧金山以南的沿海地区,分布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村落,都是从栎州府和福山县迁过去的农民。

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还兴起一个大聚落,规模大到朝廷直接设县,名叫洪县——洪县的情况极为特殊,皆由移民者的后代,自由迁徙垦荒而发展壮大。

为啥这里能够快速形成聚落?

此地可种植棉花!

旧金山湾以南,洛杉矶以北,海岸山脉以东,那块沿海狭长地带,是后世美国的主要产棉区之一。而且此地出产的棉花,在美国所有产棉区当中,质量最好,价钱最贵。

洪县因此又被称为棉县,已经发展出几个种棉大族,主要把棉花卖去巴莫府(巴拿马),棉花出海港口便是洪县的县城所在。

巴莫府,巴拿马,不但是总督直属地,而且已经诞生纺织工业。

栎州府的十四豪家,对此感到非常眼红。他们就在产棉地旁边,怎能忍受棉花运往巴拿马?就在栎州府织成棉布多好啊!

这些家伙,已经在筹划着集资建厂,只要从大明订购的纺织机运到,立即就能跟巴拿马的纺织厂抢生意。

……

在洪县的更南边,新泉(洛杉矶)已经升级为府,附近的三角洲沃土,几乎找不到荒地,都是被开垦出的良田。

新泉府的工商业极为落后,没有盐场,没有造船厂,但农业极为发达,而且还盛产稻米。整个殷洲的有钱人,目前所享用的大米,大部分都产自新泉府,平民则以玉米、土豆等食物为生。

新泉府的发展非常有趣,一些被商人舍弃的移民,最初在此艰难挣扎求生。又与附近部落和平共处,互相交流耕种技术,互相通婚一百多年,自然而然的将那些原始部落同化。

没有掠夺,没有压迫,没有杀戮。

汉人同化土著的同时,也很自然的受到土著影响。比如刚开始的二三十年,学着土著推举首领,学着土著搞公有制,以此来度过最脆弱的阶段。

如今依旧还保留着部分习俗,比如首领推举制度,各村推举村长,再由村长推举镇长,由镇长推举县首。朝廷派来的知县,也得听本地县首的话,否则啥事都别想做成。

不过嘛,毕竟已经发展上百年,首领推举制度渐渐变味,开始朝着大明的“乡贤”发展。

幸运的是,这里的土地兼并不严重,谁若想要更多田产,直接去周围拓荒便可。这里的耕种条件和耕地面积,远远优于栎州府那边,而且灌溉水源也无比丰富。

因为有大量的自耕农存在,平民说话比较硬气,被推举出的“乡贤”也不敢乱来,基本保持着比较朴素的风俗观念。

如果说,栎州府大族的道德底线是30,那么新泉府大族的底线就是60。

而在新泉府的东南部,同样可以种植棉花,不过质量比洪县那边稍差。那里已经发展出几个小镇,居民大部分属于棉农。最大的苦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