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8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甚至承诺拿出千两白银,跟勋贵子弟们合资组建丙级足球队,发誓明年一定要升为乙级球队。

阿方索从小生活在马德里,距离首都几十公里,那里有一座艾派度宫。这货在国子监啥都没学到,反而足球技术进步神速,打算把足球运动带回西班牙,自己组建一支马德里队。

亨利王子等欧洲留学生,也因此认识大明勋贵子弟,纷纷成为勋贵子弟们的跟班。他们一起看球,一起逛青楼,一起斗蛐蛐儿,一起看戏听曲,一起斗鸡斗狗,五花八门的耍乐方式,令欧洲贵族子弟们沉迷不可自拔。

大明勋贵子弟,则震惊于欧洲贵族的开放程度,全部成为玛丽公主的裙下之臣。

玛丽公主并不漂亮,但可是一国公主啊,仅那身份就让勋贵子弟们兴奋。

紧接着,阿方索的妻子,也有了一个秘密情人,即武安侯次子郑晟。

郑晟本来是不敢的,朋友妻,不可欺。如果让他跟阿方索的侍女上床,郑晟毫无心理负担,贱妾和侍女在大明都可互相赠送,但正妻和良妾却绝对不能沾染。

无奈阿方索之妻太过热情,对英俊高大的郑晟仰慕有加,还崇拜郑晟驰骋球场的威武风姿。一来二去,两人勾搭成奸,阿方索有所察觉也不在乎,这种事在欧洲贵族圈子里太常见了。

至于阿方索,则迷上一个青楼女子,旬月间便贡献上百两银子。

郑晟骑在马上招手呼喊:“玉华兄,你们今日也来踏青啊,竟不巧在此遇上了。”

“光德兄,好久不见。”李瑛抱拳回礼。

李瑛,字玉华,秀才功名,李应第三子,与王骐、王骥年龄相仿。

李应如今已不做锦衣卫了,正式官职为后军左都督。现任锦衣卫掌事、管事和提督,都是小皇帝自己提拔的亲信。

这种变化,是王渊有意为之,权力逐步移交给小皇帝。

毕竟朱载堻即将年满二十一岁,心智日渐成熟,王渊不能啥都霸占着不放,否则君臣之间必然暗生矛盾。

作为回报,李应加官太保,封忠毅候,并掌管后军都督府,京畿和边镇都是他的军事辖区,属于所有都督里面权力最大的那个(其实是被闲置了,除了可捞银子之外,只能参与讨论边镇军事计划)。同时论及加官,每次上朝,李应排在武将第一位,而王渊排在文官第一位。

两个贵州人,一个文官班次第一,一个武将班次第一。

有人戏言,此乃贵州人之朝廷,其措辞用心极为险恶!

李瑛作为李应的第三子,也被京中子弟呼为李三郎。他从小就受名师教导,扔勋贵堆里也算文武双全,可惜在贵州考秀才都只勉强过关,这辈子估计难有中举的希望,正打算转行去考武举人。

今日上巳踏青,李瑛与王骥同行。

两人骑马出游,各自护送一辆马车,车上坐着心仪的清倌人。

郑晟策马上前,笑问:“玉华兄,怎只有良才兄(王骥),弈章兄(王骐)呢?你们三个,平时可都是形影不离的。”

王骥随口解释道:“今日家兄另有要事。”

王骐是夏婵之子,王骥是香香之子,兄弟俩同年出生,关系最为要好,但彼此的母亲有些不睦。

今天金罍的夫人,张罗着与王家联姻,也只看中了王骐而已。

王骥作为混血儿,有着明显的异族特征,虽然外型帅得一逼,但总免不了受到歧视。这种歧视平时不显,谈婚论嫁却表现出来,金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王骥。

王骥也明白个中原因,干脆不去参加家族郊游,邀李瑛带青楼的清倌人一起出来玩。

郑晟说道:“给两位介绍一下,这些都是来自泰西的贵族子弟。有王子、有公主,亦有公爵世子。这位是阿方索,汉名方素,是一位公爵世子……”

李瑛和王骥抱拳:“见过方公子。”

听说王骥是大明首相之子、李瑛是大明第一将军之子,阿方索顿时重视起来,抱拳问候道:“见过王公子,见过李公子!”

双方相见客套,女眷们亦来见礼。

王骥今天穿着丝绸常服,玉带缠腰,金冠束发,脚踩皮靴,腰悬长剑。更兼面容俊朗,剑眉星目,只论帅气,能把他爹王渊甩出八条街,断的一个翩翩佳公子。

这些欧洲贵女跟王骥说话时,一个个都眉目含情,玛丽公主恨不得把王骥直接拖去野地交流人生。

没办法,人长得太帅了。

而且,王骥身兼东西方相貌特征,比普通的汉人男性,更符合欧洲贵女们的审美。这货生得又白又高又帅,而且自带文武双全的贵公子气质,如果这是一部偶像剧,王骥能够翻身上位当男主角。

便是在修道院长大的凯瑟琳,跟王骥近距离说话都小鹿乱撞。元宵灯会那天,光线太暗没看清楚,今日再见让凯瑟琳颇为心动。

众人结伴继续前行,王骥不喜欢跟这群酒囊饭袋玩耍,因此一路都不怎么说话。

那种遗世独立的气度,更让凯瑟琳情难自已,双眼视线始终停留在王骥身上。相比起来,她的丈夫亨利王子,犹如一只乡下的癞蛤蟆。

似乎感觉自己头顶野草疯长,亨利下意识朝妻子看去,又顺着其视线看向王骥。

一瞬间,亨利王子也默然不语,脑子里不断盘算着得失。

683【幼骥伏枥志在四海】

北京万芳亭公园,在明代叫做玩芳亭,最初为元代官员的别墅。

改朝换代,别墅早已毁败,只剩一亭屹立不倒。经过此亭沿官道南下,不久就能抵达涿州,往西可去山西,往南可去河南。

明代官员遭遇调任或贬谪,亲友常送其至玩芳亭。在亭中备酒食依依惜别,文采好的就会写送别诗,渐渐成为文人心中的送别代名词。

玩芳亭紧挨着凉水河,距离北京城墙又近,且景色优美宜人,自然是上巳踏青的好去处。

河边早已聚了许多小贩,卖些瓜子、花生、蜜饯、蒸糕之类。小贩们半夜就准备完毕,晨钟一响立即打着灯笼出门,等着守城官兵打开城门。

今日上巳郊游,听说皇帝、皇后和太后,也已全家去了好山园,官员和平民自然也蜂拥出城。在内阁政令之下,朱元璋时代兴盛的上巳踏青,再度成为全国人民欢庆的节日。

等王骥等人来到玩芳亭,有些小贩已经卖完归家,脸上挂满了欢喜笑容,决定明年定要多备些货品。

“杏花来一枝。”王骥对河边一个卖花姑娘说。

卖花姑娘穿得很朴素,见到英俊的贵公子,顿时红着脸说:“公子,一枝八……五文也行。”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新钱1两银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