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还巴拿马!”
见鬼的巴拿马,王崇根本不知道那破地方在哪儿:“海外开拓之地,一切以实力为尊,既定事实就让它存在吧。我这次接受陛下邀请,不是来胡搅蛮缠的,只想解决两国的争端。”
查理五世也知道拿不回失地,他指着地球仪说:“南美洲之地,中国和西班牙平分,中国要北边,西班牙要南边。墨西哥及以北土地,都是西班牙的地盘,中国不得染指!”
西班牙的地球仪,跟大明的地球仪有些不同。
大明的地球仪,是王渊根据记忆,再结合当代海图来画的。虽然跟实际有出入,但肯定比欧洲人画的地图精准。
王崇眼前这个地球仪,南美洲超级狭长,长度甚至超过了非洲许多。而北美洲,算上墨西哥在内,则只有丁点大小,仅有加勒比海域那么大。
用这幅鬼地图划分势力范围,划出来也肯定扯淡,今后必定纷争无数。
王崇摇头道:“我此次出使欧洲,我的老师、大明首相王先生,专门就此事做过一个指使。”
“王先生怎么说?”查理五世问道。
王崇回答:“我的老师说,保持如今两国的实控范围。今后,每在殷州发现并占领新的土地,都要向对方的总督进行书面通知。谁先发现,谁先占有,地图就属于谁,两国不得互相干涉,更不得进行武力入侵。”
“如你们所愿,那就签订协议吧。”查理五世要的就是这个。
中国人口太多了,移民速度也太快,根本不是西班牙能扛住的。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已经被大明夺走了萨瓦尔多、危地马拉、巴拿马和墨西哥南部地区。如果不弄一个协定出来,恐怕二十年之后,墨西哥也得变为大明所有。
王崇又补了一句:“你们口中的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皆为大明海疆。特别是香料群岛,欧洲船只不得沾染,否则来一条沉一条。也请把这句话,转告欧洲的其他国王!”
查理五世撇撇嘴,他脑子抽了,才会跑去东南亚殖民,中国一看就不是那么好惹的。
673【公主与王子的黑暗童话】
在欧洲,国与国之间的协议,一般需要找到教皇亲自背书。
一旦教皇参与其中,双方都不敢轻易撕毁,否则就是不给教廷面子,更是不给终极大佬耶稣面子。
查理五世故意不点破此事,因为教皇只能约束他,却无法约束远隔重洋的大明。王崇则是懒得去找教皇,两个国家之间的协定,干嘛要牵扯一个洋和尚头子?并且,这事儿不经过教皇,今后也便于撕毁协定,翻脸时不用顾忌欧洲宗教势力。
双方都打算有机会就不认账,这个协定犹如废纸一般。
废纸也有废纸的作用,它不是用来约束大明和西班牙的,而是约束世界上的其他所有国家。法国、英国、荷兰等国若敢在海外殖民,将遭受大明、西班牙的联合打击,说白了就是两国共同垄断新大陆。
在欧洲的几个月,有几十位文艺复兴学者,从各国跑来跟王崇进行交流。
但没啥有重量的知名人物,史上留名的文艺复兴大师,如今要么已经年迈多病,要么已经死去多年,要么就是还在尿裤子或没有出生。此时正是文艺复兴的低潮时期,欧洲各国都在进行宗教改革,教会势力的反扑也愈发激烈,高调的人文主义学者很容易被烧死。
黎明前的黑暗!
可是,《论语》和《孟子》的翻译传播,估计会给欧洲文艺复兴添把火,加速欧洲提前摆脱宗教束缚。
文艺复兴运动诞生的直接原因是啥?
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大量学者带着古罗马典籍,逃到意大利给贵族当老师。这些古罗马思想迅速传播,在黑暗的中世纪燃起火星,并呈燎原之势扩散开来。《论语》和《孟子》的西传,就是文艺复兴的第二把火,鬼知道东西方思想会融合出什么玩意儿。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儒家思想必然大受追捧,指不定还会在某国冒出变异的科举制度。
当大明使节团离开欧洲之时,又添了几个留学生。意大利地区有八个,分别来自教皇国、佛罗伦萨、曼图亚;伊比利亚地区有五个,分别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剩下两个来自法国、一个来自英国,都是自愿前往大明的贵族子弟,并大部分都带了家眷或仆人。
这些欧洲留学生,将在北京领略大明盛世,一个比欧洲开放、文明、繁荣无数倍的世界。
他们一旦回国,百分之百都是“精中”,张口闭口大明如何、中国如何,很可能说着说着还夹杂几个中文词汇。
没办法,欧洲的语言文字太烂了,拉丁文过于高冷且艰涩。
而“优雅严谨”的法文,如今依旧处于原始状态,就连法国人都不用于正式文书。还要再过三年,法国国王才颁布法令,要求国内所有公文必须用法语。但学者和公务员表示拒绝,因为全部使用法语,会让文书产生大量歧义,且过于口水话和粗俗不堪。
法文从粗俗变得优雅、从粗陋变得严谨,至少还得再发展五十年!
至于英语,蛮夷之语也,在欧洲可谓备受鄙视。
十六位欧洲留学生,全部住在使节团的旗舰,即那巨大的宝船封舟之上。不管以前各国有何恩怨,但大家都是年轻人,而且都要前往中国留学,很快就互相熟悉交流起来。
当然,有两个人,始终彼此敌视难以缓和。
一个是查理五世的外公的私生子的儿子阿方索,即西班牙国王的表弟。
一个是佛朗索瓦一世的儿子亨利,即法国国王的次子。
亨利,即未来的法国国王亨利二世,但他如今混得非常不如意,完全没有一丁点继承王位的征兆。
十年前,法国国王被西班牙国王俘虏,释放条件是法国国王的长子和次子,必须立即被送往西班牙当质子。法国国王在离开西班牙时,双方关系已经出现缓和,完全可以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但国王贪生怕死,生怕引起西班牙的反感,就把儿子一直扔在西班牙。
等到亨利王子回到法国,既恨西班牙,又恨自己的父亲,甚至怨恨自己的兄长。
因为兄长作为法国王太子,勉强还在西班牙受到尊重,他这个次子却备受欺凌。整个少年时期,亨利都在屈辱当中度过,他性格扭曲怨恨整个世界。这次,亨利主动提出要去中国,国王也懒得见到次子的臭脸,便派人把儿子和儿媳送到中国船上。
“亨利,你就不要再跟阿方索争执了,以后在中国还不知要住多少年呢。”凯瑟琳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