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0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只需给他交税就可以建庄园。然后,那位陈……陈将军(陈立),他摧毁了我家的庄园。父亲带着我们躲到镇里,陈将军又把小镇攻破,我们全家藏在酒窖里也被搜出来。”

王渊问道:“你恨陈将军吗?”

安娜想了想:“也说不上恨,毕竟他没杀我家的人,我的家人被他安置在大胜湾。如果老爷能把我的父母和弟弟接来大明,我还要感谢陈将军呢,殷州的日子太艰苦了,哪有大明住着舒服?”

殷州不仅艰苦,而且枯燥乏味,除了酒馆之外,几乎就没有别的娱乐场所,整天来来回回就吃那几样食物。

安娜被强行带到大明,虽然失去了自由,但生活质量成倍提升。

如今,她可以跟丫鬟聊天解闷,偶尔还能出去逛街购物。最近,她迷上了听曲和看球,足球联赛一场不落,还有了自己支持的球队和球员。

王渊仔细思考片刻,说道:“可以把你的家人接来,但不是接来大明,而是接去天竺。我打算入股天竺棉会,在天竺购置十万亩土地,全都交给你的父亲打理。土地太多,我怕他管不过来,会派几个助手过去帮他。”

“天竺就是孔姐姐的家乡吗?”安娜问道。

王渊点头说:“对,就是孔芙的老家。你那位孔姐姐,以前是天竺阿难国的公主,今后我们全家都可能会搬过去。”

“老爷你真好!”安娜笑着抱上来,在王渊脸上吻了一下。

天竺虽远,却比殷州更好,家人也算能享福了。

王渊也有自己的打算,安娜的家人也算“外戚”,帮忙在印度扎钉子很合适。

王渊自搬到城西之后,就挑选家奴子女进行教育。将近二十年时间,已经教出好几批家生子(家奴后代),总共有200多人,个个都能写会算。

这些家生子,最差的送去天津工厂,可做基层管理人员。稍微好些的,在天津和江阴工厂,做中高层管理者。

最顶尖的那些,王渊留在身边听用,同时让他们在物理学院进修。

这200多家生子,谁都没当回事儿,却是一股可控的力量。他们都是贱籍,离开王渊只能做游民,偏偏他们又有文化知识,甚至眼界和思维都优于大部分普通人。

王渊今后想去海外开国,大部分物理门人,很可能不会追随,因为他们在大明有家有业。

真正能指望的,便是这些家生子,以及物理学派中出身不好的弟子。

让安娜的父亲在印度发展,是借用其“岳父”的身份。再派一些忠诚可靠,且有能力的家生子过去,把印度那十万亩地牢牢控制,免得到时候一点基础都没有。

安娜满心欢喜的报恩,在王渊怀里磨磨蹭蹭,用小嘴渡酒越河越燥热。

两人妖精打架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陈立跟西班牙人再次开战,而且这次的战争规模要大得多!

646【盛州】

陈立,海盗陈双喜之子,大明的盛州指挥使。

盛州是王渊命名的,取移民兴盛之意。

但盛州到底有多大呢?不知道。如果陈立足够厉害,把整个中美洲全部占据,那么中美洲就是盛州!

如今,盛州相当于后世的萨尔瓦多共和国,外加丰塞卡湾的周边地带。

陈立摆明了要自立,其他股东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派去的心腹,全都已经成了陈立的心腹。但是,陈立也没有过河拆桥,不但承诺归还股东本金,每年还付给足够的利息,甚至前两年还给股东分了红利。

为了还债,陈立到处扫荡玛雅古庙,搜刮神庙里的金银物品,顺便把附近不听话的土著给灭了。

现在,陈立的地盘约35万平方公里,比后世的北京市略大一些。

汉人移民5000多人,大部分为青壮男子,也有几百个随夫而来的女子。地盘里有土著男隶6000多,全分给汉人移民做农奴,也就是帮着种地而已。

汉人移民,对自己的土著农奴很爱惜,即爱惜牲口那种爱惜。不干活要挨打,但也不故意虐待,而且每天还让他们吃饱。

劫掠来的土著女子,漂亮的被首领们优先选走,剩下的分配给汉人移民做老婆。

数年过去,这里诞生2000多移民后代,基本上都是汉土混血,只有百来个是纯种汉裔。

另外,还有一些土著部落,愿意跟汉人移民和平共处,陈立对这些友好部落还算比较优待。最初投靠陈立的两个部落,甚至都开始逐渐汉化了,因为双方交流非常频繁,而且跟着汉民学习先进耕种技术。

这些土著,使用大明运来的农具,穿着大明运来的布料,吃着大明运来的食盐,许多人用汉语交流毫无问题。

另一个时空的丰塞卡湾,这个时空的大胜湾,河岸三角洲建起了盛州城。

当然没有城墙,只在不靠海的那边,弄了一圈木篱笆围起来。

几艘大船远航而来,驶进大胜湾,在盛州港停靠。

陈立已经在码头等待,鲁芳抱拳说:“陈指挥,久等了!”

陈立望着从船上下来的新移民,奇怪道:“这次怎会男女各半,而且还有孩童?”

鲁芳一脸苦笑:“大明在王相的治理下,百姓似乎富足了许多,移民不像以前那么好召了。便有愿意出海的贫民,也是去南洋和天竺,谁来殷州这不毛之地?另外,王大公子(王策)占据吕宋,也在大规模接纳移民,咱们怎敢跟王大公子抢人?”

“这些不是汉人?”陈立指着新移民。

鲁芳解释说:“皆为占城、南蟠和华英百姓。这三个小国被大明水师灭掉之后,每年都要向朝廷运输大量粮食,再加上三国官员的盘剥,破家逃亡者不计其数。”

陈立郁闷道:“你把他们移来作甚?都不会说汉话!”

鲁芳辩解道:“虽不会说汉话,但这些移民当中,有许多夫妻皆来,甚至还带着孩童。让他们与汉民混居,过几年就会说汉话了。至少,这些人种地的手艺,比殷州土著更强得多。”

“也行吧,至少会种地,”陈立颇为无奈,感慨道,“这王大公子也真是的,不在京城锦衣玉食,居然跑去南洋裂土开国,跟咱们这些苦哈哈抢人。他何苦来哉?”

鲁芳笑道:“我倒是听到一个说法。”

陈立问道:“什么说法?”

鲁芳说道:“一个被流放南洋的官员,说自古变法者,都没什么好下场。咱们那位王相,估计在给自己留退路呢。”

“对了,说起官员,有没有弄来几个读书人?”陈立忙问。

鲁芳说道:“大明官员,发配殷州的很少。就算有,也是发配给探海侯,咱们哪里捞得到?自愿出海的读书人,都是去南洋和天竺,也不愿意来咱们殷州。”

陈立不耐烦说:“到底弄没弄来?”

鲁芳笑道:“弄来了,但连秀才都不是,只是一个童生而已。这童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