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6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便能痊愈。”

两人非常不愉快的聊着天,很快就来到指挥使府邸。

王崇被带到一个偏厅,有丫鬟奉茶伺候,然后就被扔那儿傻等。他不急不躁,抽出腰间书本阅读,不放过任何温习经书的机会,毕竟明年还要赴京赶考呢。

卧室当中,复州指挥使蔡裕,正在丫鬟的帮助下涂脂抹粉——装病!

之前那个千户说:“大人,此事恐怕难了。王二郎没有亲自过来,只派一个年轻使者,便让卑职难以招架。”

蔡裕一脸从容:“难了也得了。已经吃进去的马场,难道还要吐出来?辽东六监二十四苑,不是咱们一家的事情。那王二郎想要督理马政,做做样子也就算了,居然真派人清丈牧场。我已经让人去其他五监卫所报信,他们不会坐以待毙的,肯定全都站在咱们这边。”

那千户说:“可王二郎的威名实在太盛,恐怕都要被他吓着。”

“你不懂,”蔡裕笑道,“我早就打听过了,新到任的几个太监,全都是司礼监张永的人。张永跟王二郎是死对头,那些太监会帮着咱们说话。到时候,几大卫所纷纷兵变,太监又上疏弹劾,他王二郎撑得了几时?便是皇帝,都得乖乖服软。一个字,拖。拖得越久越好,拖到大家一起兵变,我看他怎么收拾乱局。老子带兵打仗的时候,他王二还在吃奶呢!”

千户欲言又止,终究不好再说什么。

偏厅之内,王崇已经喝完一盏茶,把《尚书·洪范篇》反复研读几遍。他慢悠悠将书合上,对丫鬟说:“去通报你家主人,他的茶,我已经喝了,味道有些不对。改日我带兵过来,请他重新喝一壶,尝尝王总督家中茶茗。”

说完,王崇起身便走,丫鬟飞快进去通报。

还没出府,王崇就被人拦下:“贵使且慢,我家老爷更衣完毕,请贵使前去商谈军事。”

王崇也不说什么,又折身跟着此人回去。

复州卫指挥使蔡裕,一脸病容,脸色苍白,被丫鬟扶着,颤颤巍巍出来,艰难作揖:“贵使久等了,实在是……咳咳咳咳……”

王崇笑道:“看来蔡指挥的病,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的。”

蔡裕举步维艰走来,慢吞吞扶着太师椅坐下:“无妨,些许小疾……咳咳咳咳!”

王崇问道:“永宁监兵变,蔡指挥乃复州主官,应该有责任带兵平乱吧?”

“义不容……咳咳咳咳。”蔡裕又咳嗽起来。

王崇微笑:“既然蔡指挥疾病缠身,不如把军士交给本人,由本人带兵去永宁监镇压乱军!”

蔡裕缓了一阵:“不必……不必劳烦贵使,平乱乃本指挥之职责。待我……咳咳咳咳,待我病情转好,必定……咳咳咳咳!”

“嗙!”

王崇解下背上行囊,将一杆旗帜拍桌上:“此乃王命旗牌,若遇紧急军情,可调遣辽东兵马。蔡指挥,你是自己带兵跟我走呢?还是让部将带兵跟我走?”

“这……”蔡裕脸色剧变,一时间竟忘了咳嗽。

王命旗牌,居然还有治病的功能。

452【文官都坏得很】

复州卫指挥使蔡裕,在王命旗牌的感召之下,立即宣布要带病出征,将那些参与兵变的士卒全部收拾干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出兵嘛,需要一点点准备时间,这一准备就半个多月过去了。

而永宁监城的兵变规模,随着蔡裕打算出征,突然就飞快扩大起来。附近上万军户,纷纷揭竿而起,想要反抗王总督的残暴统治。

三月初,蔡裕还没准备好,王渊已带兵来到永宁监城之外。

拢共不足五百精骑,另外还有千余新兵,即刚整编完毕的逃亡军户。

那四百多精骑,如今全是军官,必须聚在一起,才能保证骑兵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千余新编部队,连称职的军官都没有,遇到挫折估计会一哄而散。

王渊拿着王命旗牌去借兵,周边卫所主官都满口答应,但他们需要花时间做出兵准备。

王渊也不等了,就带这不到两千人,直奔永宁监城而去。

屁大点的土城,城楼上密密麻麻,全是参加兵变的叛军。且大部分属于老百姓,根本就没打过仗,他们是发自真心要反抗总督暴政。

“仲德,我们是不是很坏?”王渊指着城楼上的百姓问。

王崇无奈苦笑:“在这些百姓眼中,我们确实是官逼民反的大坏蛋。”

军官侵占牧场,可不是占去养马的,而是用来种地的。耕种就需要人口,那么大的牧场,不知有多少百姓赖之以生存。王渊现在跑来收回牧场,便是要砸数万农民的饭碗,那些给军官当佃户的百姓能不造反?

王渊非常赏识王崇,将其视为衣钵传人,此时刻意培养道:“如何平乱?”

“攻心为上。”王崇回答。

王渊笑道:“你来指挥。”

半日之后,王渊在城外安营扎寨,王崇则带着骑兵往城内放箭。

数百封信射进城去,无非表达善意,公布对无地佃户的安置方法。也不知是辽东官员信用透支太严重,还是王渊给出的承诺太优渥,反正城里边的叛军无人肯信,王崇的攻心之策宣告失败。

“先生,弟子无能。”王崇惭愧不已。

王渊安慰说:“不是你的责任,是这辽东军民,早就不相信官员的屁话。”

王渊此时也非常头疼,他就四百多精骑可用,总不可能拿去攻城吧?至于剩下的千余新兵,根本就是用来撑场面的,打打顺风仗还行,扔去攻城恐怕冲半路上就要逃跑。

身为将帅,最怕急躁。

王渊不急,围而不攻,等着城内叛军犯错误。

说是兵变,其实是民变。如今正值春季,且不说城内粮食是否充足,那些叛军心里还想着春耕呢,恐怕围城一个月就全军发慌了。

趁此机会,王渊派人清丈牧场,这个时候没人敢来阻止。

王渊倒是希望有人跳出来,正好可以立威。城内他攻不进去,城外还有什么好说的?那四百多精骑可不是摆设!

半个月之后,带人清丈牧场的弟子费渊,回来禀报说:“先生,还未清丈完毕,但情况已经坏到极点。目前清出的一千多倾牧场,被占得一亩都不剩,草场已经被毁了,放眼望去全是农田。”

“意料当中。”王渊并不愤怒。

前面说了,辽东苑马寺有六监二十四苑。朱棣死去没多少年,就实际只存清河、滦河二苑,其余二十二苑牧场全被侵占干净。

正统年间,朝廷派大臣督理马政,也只恢复了永宁监的全部牧场(共四苑)。

至成化年间,又只剩下两苑牧场,朝廷再次派大臣进行整顿。

到弘治朝再废,继续整顿牧场,整来整去也整不出个结果。

没办法,不管是辽东督抚,还是苑马寺官员,都不敢跟地方卫所闹翻。更棘手的,便是恢复马场之后,那些种地的百姓如何安置?先别提怎么安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