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8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宁王听了两位术士之言,立即拍板道:“明日巳时,准时出兵!”

“报!”

一个探子举着令牌坐小船而来。

待对方来到大舰之侧,宁王笑问:“有何消息?”

探子比宁王更清醒,答道:“重要军情,不便当众说出。”

宁王只能让探子上船,亲手接过南昌发来的密信,只看了一半便大惊失色。

右丞相刘养正问:“陛下,南昌有事?”

宁王立即屏退左右,慌张道:“王守仁在赣南传檄州县,说皇帝嗯,说伪帝早知朕要起兵,已派十六万大军自各路直插南昌,还让江西各州县备好犒军粮草。这如何是好?要不,我们立即带兵回南昌,将各路敌军击破再说?南昌乃朕龙兴之地,不得有失。”

刘养正虽然只是个举人,却也熟读兵书,劝道:“陛下,用兵之道,虚而实之。王守仁如此做派,肯定是虚张声势。若朝廷真有大军,怎会提前让我们知道?直接突袭南昌不是更有效吗?”

“可是,真有大军怎办?”宁王忧心忡忡道,“你我家眷皆在南昌,万一南昌被攻下,军心必定大乱啊!”

左丞相李士实一阵脑仁疼,只能耐心劝道:“陛下,南昌城高池深,我军又有重兵把守,便真有十六万敌军来攻打,一时间又怎么可能打得下来?当务之急,是要凭借水师之利,一举攻下安庆、池州两座重镇。届时,我军可进可退,能完全占据战场主动。”

刘养正也说:“陛下,左丞相乃谋国之言,还请陛下三思。”

宁王左思右想,咬牙说:“再分兵五千回南昌,必须保证老家不失,如此将士才能安心作战!”

李士实和刘养正面面相觑,都感觉心累无比。

宁王号称拥兵十万,加上民夫确实够数,但能打仗的有多少?

谋士们想着直扑南京,本来就嫌兵力不足,宁王居然还要分兵回去守老巢!

翌日,宁王分出五千兵马回南昌,自己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安庆。沿途的江边小县城,皆望风而降,如此顺利进军,让宁王生出俾睨天下的雄心壮志。

来到安庆城下,见此城防备森严,宁王立即派人劝降。

王渊早就推荐李充嗣督抚南直隶,李充嗣来到南京之后,便与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商量对策。

别看南直隶卫所众多,但朱棣登基之后便不再打仗,那些兵卒早就彻底废了,随便一查全是吃空饷的虚兵。当初刘六刘七之乱,只两三千残兵逃到南直隶,就能纵横各州县,可见这里的情况有多糟糕。

李充嗣折腾好一阵,终于凑出些兵来。

南京兵部尚书乔宇,统率南京兵马司警察部队,又召集乡勇驻守南京。李充嗣自领一万“精兵”,移驻采石矶协防,又让都指挥使杨锐带兵驻守安庆。

杨锐此刻趴在城头,说出早就背熟的台词:“宁蕃逆贼,陛下早就知道你的狼子野心,特令我在此等着你这狗贼来送命。你可知,大破蒙古小王子的十万边军,已自京师而来,旦夕可至安庆。宁蕃逆贼,你就等着受死吧!”

十万边军要来?

宁王惊疑不定,立即下令攻城。

可临时拼凑起来的十万大军,其中还夹杂着无数匪贼和民夫,面对临江而建的安庆城毫无办法。

连续攻打数日,宁王越打越心急,因为探子截获到更多信息。

演戏演全套嘛,杨锐也在传令各州县,让地方官筹备十万边军的粮草,好像真有十万大军转眼便到的样子。

紧接着,上游又传来消息,十万湖广大军正在沿江而下。

这是王渊推荐魏英总督湖广,但湖广同样兵力空虚,原因并非承平日久,而是连续跟反贼打了好些年,地方卫所士兵死伤极为惨重。

魏英好不容易召集到两万兵力,堵在蕲州防止宁王沿江而上。听说宁王跑去打安庆,他立即挥师东进,大肆宣称自己带领十万湖广兵马杀到。

东边有十万边军要来,西边有十万湖广兵要来,老家南昌还有十六万官军将至腹背受敌啊,宁王顿时慌得一匹。

“陛下,截获到两封密信!”又有探子来报。

宁王打开信件一看,顿时惊恐不已,这是王阳明写给他左右丞相的。

王阳明在信上说,李士实、刘养正的书信,他前几天已经收到了,非常高兴二人能够迷途知返。又命令二人,诱骗宁王去攻打南京,那里有大军设伏只等宁王去送死。

自己的左右丞相投敌了?

宁王惊得一身冷汗,连忙把李士实、刘养正叫来试探:“李卿,刘卿,这安庆久攻不下,该如何是好?”

李士实说:“既然安庆早有防备,那就直接坐船攻打南京!臣在伪朝廷做官多年,深知南直隶兵力空虚,安庆既然有重兵把手,南京那边必然兵员稀缺。别看南京城池更加高大,其实比安庆更好攻下。一旦占领南京,就等于拥有半壁江山,必然有无数士绅景从,我军也可趁机扩军征讨不从!”

刘养正说:“左丞相此言甚妙,臣也建议绕开安庆,直接沿江而下攻打南京!”

两人此时的建言,正好跟王阳明书信内容一模一样,听得宁王差点当场把左右丞相处死。

宁王闭眼说:“容朕再考虑考虑,两位爱卿且退下吧。”

385【王大爷发威】

宁王在安庆惊疑不定,感觉自己四面皆敌,身边亲信早已暗中背叛。

造反这种高风险工作,必须拥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宁王暗中谋划时还很从容,一旦实施起来,顿时头晕脑胀,看啥都似乎有问题。

有时,他以理智看穿谣言;有时,他又觉得谣言是真的。

王阳明伪造的书信,成功在宁王心中埋下疑虑种子。即便明知道左右丞相不可能背叛,他还是担心在南京中埋伏,死活都不愿意绕开安庆直击南京城。

李士实、刘养正急得如同热锅蚂蚁,一起去面见宁王:“陛下还有什么疑虑?快快攻打南京为上啊!”

宁王摆手道:“莫急,我军将士,昨日已登上安庆北城。虽然很快被杀退,但安庆肯定守不了多久,再过几日一定能够攻下此城!”

刘养正说:“陛下,我军攻城伤亡惨重,便是攻下安庆也得不偿失啊。”

宁王一意孤行道:“朕已在招兵买马,我军将士只会越打越多。”

李士实突然问:“陛下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谣言?”

宁王笑道:“什么谣言朕都不会听。”

“那为何不愿攻打南京?”李士实问道。

宁王解释说:“南京恐怕比安庆更难大,若不攻下安庆,到时又打不下南京,我军的后路可能都会被断掉。”

刘养正顿时大急,慌不择言道:“造反有进无退,哪有什么退路可言?陛下三思啊!”

李士实也说:“陛下与臣乃儿女亲家,别人可以背叛,臣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