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将这数万蒙古骑兵击溃。

不知怎么搞的,到了明代中期,神机营的火铳兵、火炮兵,居然被分散到各个部队。

骑兵也是如此,因为战马越来越少,大规模骑兵部队难以组建。各卫所将领,都把麾下骑兵视为宝贝,根本不愿拿出来给别人集中指挥。

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统兵大将军是皇帝!

“二郎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便是。”朱厚照道。

王渊说:“陛下,臣想要神机营的指挥权。临阵之时,各部骑兵也该归到一起,由臣来进行统一指挥。”

朱厚照想了想说:“可以,你是知兵之人。神机营我可以马上调来,但骑兵暂时没办法,等各部集合之后再说。”

一部分神机营,由张永率兵驻扎在大同前卫;另一部分神机营,由朱厚照亲自率兵驻扎在阳和卫。

按照这种军事部署,朱厚照还是很惜命的。

别看他自己顶在长城最前线,可西边有张永率领的京营,东边亦有王渊带兵策应,皇帝被包围了也不算太危险前提是必须能硬扛一段时间,别援兵未至自己就先垮了。

君臣二人进行交流之后,王渊的兵力再次得到扩充。

太监张忠,率神机营移师天成卫,供王渊随意调遣,共有火铳兵三千五百人,另有小将军炮野战臼炮三十门。

太监魏彬,率三千营移师天成卫,供王渊随意调遣,共有带甲骑兵两千人马只穿锁甲。

朱厚照自己身边有五百骑兵,皆为重骑,由二百豹房骑兵扩充而来这五百重骑当中,有三分之一是蒙古人,朱厚照经常穿着蒙古服装亲自训练。

明代皇帝,只要是喜欢打仗的,特别爱穿蒙古服装,甚至明宣宗都有穿蒙古服的画像。

接下来一个月,王渊都在训练部队,主要训练各兵种之间的配合。

朱厚照却越来越焦躁,因为农历八月,已属仲秋时节,蒙古小王子随时可能会来。

可到了九月,也不见蒙古人的影子,朱厚照怕自己白等一年!

朱厚照勒令九边卫所,每天都派出斥候打探军情,一有敌情必须立即来报。

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就到了十月,王渊在边地练兵已有四十多天。

终于来了!

“报!”

“启禀威武大将军,玉林发现蒙古大军。敌寇分三路越过长城,具体数目不知,但至少有几万人。目前已绕过玉林卫,正在四处烧杀劫掠!”

“总算来了,”朱厚照又喜又气,抱怨道,“这蒙古小王子也太不给面子了,本将军亲自镇守阳和,他怎就不从阳和入寇呢?”

蒙古大军,确实选择攻击大同镇。

但是,朱厚照和王渊驻扎在大同镇的东北方,而蒙古小王子却从大同镇的西北方进入。

蒙古小王子根本不攻打卫所,而是绕过边境卫城,到处烧杀抢掠财货和人口。

换成以前,只要蒙古不攻击卫城,边镇守军就懒得出击。等蒙古人抢够了自会离开,边军再出城“收复失地”,或者尾随越过长城,杀一些蒙古牧民当成军功上报朝廷。

两国边境的蒙古牧民也惨,他们没资格随军到大明抢劫,反而经常被大明军官杀了冒功。

354【莫名其妙的战争】

事实上,蒙古小王子在九月底就来了,而且丝毫不把大明边军放在眼里。

蒙古骑兵拢共五万多,根本不管边军卫城,兵分三路南下劫掠。且部队一分再分,犹如一盆水泼开,迅速倾洒在四野乡村当中。

少的只有几十上百骑一队,多的也就一两千骑一队,因为这样才方便快速抢劫。

只能说,蒙古小王子运气好,他如果从阳和入侵也这样玩,王渊和皇帝的大军直接就能将其干翻以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即便是全骑兵部队,撒出去了也没法立即收回。

可惜,双方大军没撞到一起。

而且因为皇帝在阳和,各部将领跟王渊一样,纷纷选择移师阳和附近,导致蒙古大军入侵的方向守备空虚。

朱厚照好心办错事,他忘了自己是皇帝,保住他一条狗命,远比打败蒙古人更重要!

也正因此,蒙古小王子没有遭受任何抵抗,不废吹灰之力就把半个大同镇打穿。这些蒙古人已经抢疯了,西边抢完了又跑来东边,竟想自西北至东南把大同镇给斜向再抢穿一遭。

军情一天数报,都是在哪儿又出现贼寇,好像半个大同镇都被敌人占领似的。

战局变化之快,令朱厚照瞠目结舌,他感觉自己设计的防御战线跟纸糊的一样,蒙古人都没用力就直接捅破了。

其实,双方根本没接战都是边军在守城,蒙古大军在抢劫!

“报,蒙古贼寇主力已过怀仁,正奔应州而去!”

听到这个消息,众将松了一口气,敌军主力正往相反的方向进发,没有直接朝皇帝这边来。

朱厚照大怒:“朱銮和周政是干什么吃的?”

朱銮是延绥副总兵,周政是延绥游击将军,他们都奉命驻扎在大同最前线。蒙古小王子从玉林入侵,最先接战的便该是他们,朱厚照还命令宣府游击时春、辽东左参将萧滓过去支援。

按朱厚照的想法,是让这些部队拖住蒙古主力,自己再集结大军过去决战。

可是这四位边将,都不敢出城迎敌,把皇帝的命令当成耳边风。但又得做样子,于是远远跟在蒙古人后边,既不敢打,也不敢跑,眼睁睁看着蒙古人劫掠大明百姓。

王渊哭笑不得,皇帝下这些命令时,他还在过来会师的路上。

只看这几个军队调令,就知道朱厚照不会打仗。

从皇帝接到战报,再派时春、萧滓前往支援,前后得花多少时间啊。以蒙古骑兵的进军速度,等这二人抵达军令地点,哪还能拖住敌方主力?

朱厚照问道:“二郎,你觉得该怎么打?”

我知道个屁!

根据各地战报显示,到处都有敌军主力,这说明根本无法探明敌军主力在哪儿。

连目标都找不到,怎么制定进军路线?

王渊只能说:“那些撒出去的部队,命令他们各自集结,不要轻易跟敌军大部作战。扼守住蒙古贼寇的撤军要道,我们立即挥师南下,先去大同府驻守,等获取到更多军情再说。”

这是稳妥之策,但朱厚照不满意。

朱厚照说:“传令,让朱振、左钦、都勋、靳英、江桓、张禾皆为宣府边将,立即加快进军速度,舍弃辎重前来与我汇合。再令大同总兵王勋,率领麾下所有部队,立即南下寻找敌军主力。一旦发现敌军主力,让王勋死死将其拖住,本将军会迅速前去援救他!”

“陛下不可!”江彬连忙劝谏。

朱厚照没好气道:“叫我威武大将军!”

江彬只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