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 章(1 / 1)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么中榜、南榜和北榜。”

王渊觑了此人一眼,朗声道:“我请问安给事中,你说贵州流官太少、土官太多、遍地蛮夷、士子稀缺,所以才不适合单开乡试。是这个意思吗?”

“难道不是实情?”安磐反问。

王渊又说:“那我请问安给事中,我等为何要做官?”

安磐义正辞严道:“上报君王,下护黎民,为大明江山社稷耳。”

王渊笑道:“那么请问,贵州可是大明江山?贵州百姓可是大明子民?”

“自然是的。”安磐哪敢说不是。

王渊喝道:“贵州既是大明江山,你就忍心看着贵州一直为土司把持吗?贵州百姓既是大明士子,又为何称之为蛮夷?即便他们不会说汉话,不会写汉字,难道不应该推行教化吗?贵州士子为何稀少?正因为教化不力所致!越是如此,越应该在贵州开乡试,让更多贵州百姓沐浴圣德。等到有一天,贵州蛮夷也能遍布朝堂,那才能彰显圣天子之恩!难道,你不愿大明朝廷教化贵州蛮夷?你究竟有何居心!”

“我……你……强词夺理!”安磐被怼得不知如何辩驳。

王渊突然话锋一转:“陛下,此人曾陷陛下于不义,请诛之!”

安磐气愤道:“你血口喷人,我何时陷陛下于不义了?”

王渊质问道:“正德四年,是不是你怂恿陛下追夺恩师诰命?”

全场死寂,无人说话。

不止安磐脸色剧变,另有几个言官也浑身一哆嗦,就连朱厚照都有些脸色不自然。

刘瑾弄权期间,不但逼走刘健、谢迁等大臣,还要夺去他们的诰命和赏赐。平江伯陈熊被流放海南,属于追夺诰敕的漏网之鱼,刘瑾便责令科道官员严查。

而安磐等人趁机上疏,说刘健、谢迁这些家伙十恶不赦,不仅要夺去其本人诰命,还应该将其妻子、父母、祖宗三代的封赠一起夺去!

如今,刘健、谢迁的封赏虽然已经恢复,但那些言官的无耻上疏,却是他们这辈子都洗不去的污点。

朱厚照颇为尴尬,说道:“王学士,不要提陈年旧事,今日只谈贵州乡试之事!”

王渊微笑着走到大殿中央,问道:“诸位同僚可知,本人参加乡试的时候,曾在半路上被土匪劫道?当时山道狭窄,只容两人并行。上百土匪堵截前后去路,又在山坡上投石射箭,欲置我等贵州生员于死地!”

朱厚照点头道:“我听李三郎说起过。”

王渊继续说:“幸好我还有几分武艺,策马奔行于山壁,一刀斩其匪首,复又冒着箭雨,纵马杀溃山上的数十匪徒。这才有惊无险的前往云南参加乡试!贵州士子的艰辛,你们有谁能体会?”

群臣愕然,无言以对。

王渊又说:“我是贵州宣慰司人,前往云南乡试尚且要走二千余里。更远的,还有思南、永宁等府卫,他们要走三四千里!可不是中原和江南的几千里路,沿途根本没有水道可行舟,也没有平坦官道可纵马。盛夏之时,山岭险峻,瘴毒侵淫,匪贼横行。有多少云南士子,病死、累死、被贼人杀死在赴考途中,你等晓得厉害吗?杨阁老说贵州士子不足,当然不足!每次乡试,都有近半贵州士子,根本无法顺利走到云南考场!”

王渊扫视众臣,冷笑道:“我若没有以一敌百的武力,今天就没机会在这里说话,早就成了贵州山道里的一具枯骨!你们觉得,所有贵州士子都能以一敌百吗?那也别考文举了,让贵州士子都去考武举更好,保证能杀得蒙古小王子不敢南向!”

“哈哈,此言妙哉!”最后两句话,把朱厚照逗得笑出声来。

王渊用拿刀姿势拿着笏板,喝问道:“还有谁反对?且与我辩论一番!”

无人说话。

朱厚照笑道:“既如此,准许贵州自开乡试。”

礼部尚书刘春提醒:“陛下,贵州若开乡试,当专设一提学使,不能再由云南提学使兼任。另外,单独开科,贵州举人名额也该增加。”

朱厚照道:“理应如此。”

这个政策传到贵州,全省士子欢欣鼓舞,皆视王渊为贵州学界的英雄。第一任贵州提学使,来到贵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立碑,把王渊的开科事迹刻上去,否则这位提学使别想获得当地人心。

222【拉帮结派】

散朝途中,跟王渊关系较好的官员,纷纷朝他拱手致意。

没别的意思,纯粹是在道贺。

仅凭促使贵州单独开科这件事,王渊就足以青史留名,毕竟传播教化乃奉行圣人之道。今后贵州所有的举人和进士,都要感激王渊之恩德,投入王渊门墙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

等王渊身边清净下来,严嵩才笑着说:“若虚好手段!”

“随口一提而已,不想陛下真的答应了。”王渊说道。

“若虚何必谦虚,今天这个机会选得实在让人拍案叫绝。”严嵩明显进步神速,对朝堂政治有了更深的理解。

别看王渊提出贵州开科之事,似乎属于心血来潮,其实是有精确判断的!

贵州单独开科,对南榜和北榜没有任何影响。各自按比例录取进士,该考上的都能考上,不会因为多了几个贵州考生而发生变化。

只会给中榜带来变数,假设总共录取三百五十人,中榜进士便有三十五人。

贵州开科之后,举人名额增加两个,等于多出两个贵州士子,竞争三十五个中榜进士名额。如果这一届没考上,下一届累加起来继续考,便是多出四个贵州举人,竞争三十五个中榜名额。

一届一届累加,连续五届都不出贵州进士的话,第六届就多出十个贵州士子,竞争那三十五个中榜名额!

金罍这种新鲜出炉的中榜进士,才不管今后如何竞争呢,跟他没有屁的关系。

但对杨廷和这种中榜士林领袖,对安磐这种中榜科道官员来说,却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中榜士子会骂他们:“身居关键职位,却不能阻止贵州开科,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因此,最大的阻碍便是杨廷和,以及杨廷和麾下的杨党。

如果换成别的时候,王渊一旦提出建议,内阁必然集体反对,他们会帮着杨廷和说话。

今天却不一样,杨党被罚俸一人、流放一人、外放一人,皇帝明摆着是在打击报复。王渊巴不得内阁全员反对,让皇帝看看杨党的影响力,皇帝愤怒之下指不定能干出啥事来。

可惜,杨党怂了。

竟然没有一个阁臣,没有一个尚书,直接出面支持杨廷和。就连祖籍云南的杨一清,都不敢帮着说话,生怕引来皇帝的忌惮。

所以严嵩才说王渊机会选得好,借皇帝打击杨党的“势”,逼得杨党不敢冒头,一下子就将贵州开科给搞定。

严嵩感慨道:“若虚还是太弄险了,不该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