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6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非常大的,叛乱的那几个首领,兵力加起来也不到四万,而月氏王一次性就出动了十万人来镇压他们,只是,战争的经过却没有像月氏王所想的那样,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参与叛乱的首领对月氏王军队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知道他们的进攻路线。

  还拿出了不符合他们的伏击,突袭等战术,迅速瓦解了月氏王的几次扑进,这让月氏王更加的愤怒,他处死了几个将军来泄愤,随即再次进攻,而在月氏王自己的部落这里,也是出了问题,深得月氏王信任的大臣居然在酒里下毒,虽然他到死都没有承认这一点,可是暴怒的月氏王却残酷的折磨死了他,奖赏了即使发现问题的甘罗。

  随即,谁也信不过的月氏王,请甘罗来找出那位大臣的同伙...一时间,月氏王身边的不少大臣纷纷被抓,以谋害君王的名义被杀死,随即月氏王的王帐内又爆发了叛乱,有牧民杀死了他的骏马,聚众闯宫,被武士们所拦下...一时间,月氏王被弄得焦头烂额。

  战争还在继续,地方军队苦苦坚持,而看到几个首领居然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那些怀疑月氏王实力的地方首领,也不肯出力了,甚至,还有几个人直接加入了对方,月氏王除却暴怒之外,啥也做不了...在这个时候,又有大臣为月氏王献出了自己的计策,不如撤回自己的主力军队,让地方首领们担任主力,让他们互相残杀。

  月氏王深以为然,开始按着他所说的来做,然而,这样的做法到头来却只是将自己这边的地方首领都逼到了对方,成为了自己的敌人,看着叛乱有些压制不住,各地都在抗争,自己的位置摇摇欲坠,月氏王终于是有些冷静了,他有些害怕了。在这种时候,甘罗终于走了出来。

  “大王,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可以彻底解决地方的叛乱....秦国的王翦将军就在距月氏不远的地方,他的实力虽然不强,只有三四万人,可是王翦将军有不少的粮食物资,若是让他们来帮忙,或许可以平定这些叛乱...不过...”,甘罗有些迟疑的说道:“不过,在平定叛乱之后,他肯定是要提出要求的。”

  当月氏王召集群臣,商量是否要请秦军前来帮助自己平叛的时候,群臣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支持,不愿意支持的人早就因为下毒事件被清洗了,如今的大臣们,不是已经被甘罗收买,就是些酒囊饭袋,完全没有任何威胁...月氏王即刻让甘罗派人回去,请求秦国帮忙。

  月氏内部的战争,此刻变得越来越惨烈,地方首领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加上月氏百姓们都站在了他们那边,甚至是从王帐这里叛逃到他们那边,使得月氏王从攻势转入守势,叛军开始进攻了...月氏王显然不知道有个东西叫民心,他更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百姓们自愿的捐出牛羊来作为叛军的物资,老人与孩子也拿起了武器来参与叛乱...这些年来,月氏王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月氏百姓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在这个时候,甘罗派去的人终于和王翦的副将取得了联系,王翦还在咸阳,并没有回来,如今是副将在这里镇守。

  副将是桓齮,也并非是庸人,他从甘罗的使者这里知道了很多的消息。

  “出兵的事情,并非是我说了算,这需要陛下同意。”

  “陛下会同意的,我们已经派了人去咸阳...不过,您要记住,这次前往月氏,您是要被匈奴人袭击然后溃败的,是不能胜利的...”,甘罗的使者认真的说着,这让桓齮满脸的困惑,“让我们诈败,这不是不可以,只是,这需要匈奴人的配合啊,匈奴人又怎么会来袭击我们呢?难道甘罗还能命令匈奴人吗?”

  “而且,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意义何在?”

  甘罗的使者笑了笑,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在远处的匈奴营地里,顺正在和头曼讲述着自己的看法,顺认真的说道:“单于,您先前想要引起月氏王与甘罗的矛盾,甚至安排人去下毒然后陷害甘罗,可是呢,最终还是被他所利用,反而除掉了他的对手...如今,他想要引秦国的军队进入月氏,这是想要图谋月氏啊,他们肯定是想要前后夹击,消灭月氏王...随即占领这里。”

  “我们必须要想办法...绝对不能让秦人捡到这个大便宜...”

  头曼单于眯着双眼,不由得点着头,“是这样。”

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灭一国

  天气愈发的寒冷,咸阳之内冷清清的,并没有多少路人,偶尔走过几个人,也是低着头,匆匆路过...马服君逝世后的第一个寒冬,是如此的冷酷。坐在皇宫内,嬴政有些疲惫的翻看着各地的奏表,包括赵康李斯等人的心腹大臣就坐在他的身边,这并非是正式的朝议,只能算是皇帝的私人会议。

  皇帝面前堆积着大多都是来自塞外的消息,有的是间谍所探查出来的,有的是甘罗派人来告诉他的...皇帝放下了手里的文书,随即看向了坐在右手边的王翦,原先的秦国太尉缭,因为身体的缘故,不得不辞掉了太尉的位置,他前往太学,教导学生,作为兵家的学者代表。

  如今文武没有什么准确划分,像赵康可以带兵打仗,也能担任太守治理地方,太学里的学者们当然不会无视兵家,打兵打仗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而他太尉的空缺,众人本以为是赵康要顶上,没有想到,最后顶上来的是王翦。王翦返回咸阳,祭拜了赵括后,他就被皇帝留在身边,成为了新的三公。

  而赵括逝世后空出来的北军统帅的位置,留给了赵康,赵康比王翦更得皇帝的信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也没有人提出什么异议...皇帝看着自己的新太尉,不由得问道;“您觉得,甘罗的想法怎么样呢?”

  “甘罗有勇有谋,出使月氏不到一年,居然就引发了月氏内乱,甚至连匈奴也涉入,削弱了月氏的实力...臣认为,他的办法是可以执行的,不过,北军刚刚在西南经历了一场恶战,必须要修养一段时日,不能急着出战...”,王翦认真的分析着,又看了一眼赵康,他是担心赵康会忍不住请求发兵。

  赵康显然没有这样的想法,如今的他,愈发的成熟,甚至...有了些赵括的风范,从前那位无恶不作,行事鲁莽,顽劣不堪的年轻将军,此刻变得成熟,稳重,能爱护士卒,懂得善待百姓,就连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