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4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里出生的....”

  赵括心里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历史上那位赵高...历史上的赵高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认为他是阉人,有的认为他出生在隐宫,有的认为他是赵国宗室,有的认为他是秦国公室。赵括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面前这位罪大恶极的家伙,又问道:“那你是怎么担任官吏的?”

  “皇帝登基,大赦隐官罪人....我自幼学习,知道律法,就通过考核,担任小吏...”,赵高认真的说着,看得出,他有些激动,毕竟能从一个罪人之后做到如今这个地步,他也是经历了很多,今日能与自己最崇拜的武成侯相见,他也是将那些埋藏在心底的话都告诉了赵括。

  秦国的隐官,你可以看作是监狱和福利院,秦国的刑法非常的苛刻,动不动就砍鼻,切耳朵,当然,这是从前的刑法,在经历这样的刑法后,这些罪犯就没有办法出来见人了,因为他们看起来恐怖,而且会遭受很多侮辱,故而,秦国设立这样的机构,就是接纳那些“恐怖”的罪犯,另外,残疾人和畸形人也是要被接纳进来的。

  那里就是怪物集结地,而赵高就是出生在那里,可以看出,他母亲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怪物,母亲在生下他之后,又在隐官生了其他几个孩子,他们跟赵高并非是同父同母,可是赵高对这些兄弟非常的不错...赵高在怪物集结地,认识了很多被折磨成怪物的官吏,这些人大多是因为贪污,栽赃等行为进去的。

  从这些贪赃违法而被削掉鼻子的人嘴里,赵高学会了律法,从那些因为计算错误被切掉双手的人那里,他学会了数学,从那些因为连坐而无端被砍掉了膝盖的人身边,从那些被苛刻律法折磨成了的怪物身边,那些被抛弃的畸形人身边,年幼的赵高学会了很多...赵括有些无法想象,面前这位小吏的童年有多么的悲惨。

  他活在一群“怪物”的身边,可是赵高却不这么想,他微笑着,他的童年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在离开了隐官之后,他才遇到了很多可怕的怪物,真正可怕的怪物在隐官之外,在隐官里的,只是受刑者而已。

  他们教会了赵高很多东西,教会他,如何对付隐官之外的那些怪物。

第四百九十章 魏国的老酒鬼,你听到了吗?

  赵括看着面前的赵高,他开始迟疑了起来。

  这个人非常的危险,秦国的灭亡,若是一定要找出一个罪魁祸首,那矫诏杀人,指使二世,指鹿为马的赵高,定然首当其冲,二世皇帝在原本的历史线上,面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都不是很愿意处死,就是这个人整日劝说二世,硬生生将始皇帝的子嗣灭绝了,若是说他是来自赵国的复仇者,那长平之战的仇他是报的很干净。

  只可惜,赵高的危害不只是对秦朝而言,更是对天下而言,吕不韦耗费了十几年改掉的苛刻律法和杀头的做法,赵高又给改了回来,秦国的律法开始变得跟昭襄王时期那样残忍,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在徭役,税赋方面,这位仁兄也是非常的狠辣,徭役比始皇帝时期更繁重,却不再给最基础的日用品,百姓们活活被饿死累死。

  出土的秦竹简证明始皇帝时的失期是挨棍子,而到了赵高这个时期,就是法当斩了...若只是挨棍子,陈胜和吴广会奋起来杀死官吏造反吗?这个不好说,我们只能推测,赵高担任秦国国相的时期,他加强了秦王朝对百姓的残酷统治,逼得天下百姓走投无路,在被统一很长一段时日后,四处皆反,就连老秦人都离心。

  能将老秦人逼得与秦国离心,可见这位祸害秦国的程度有多深。

  大抵知道这些恶行的赵括,在初次见到赵高的时候,心里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下令处死他,这对赵括而言,并非是难事,别说一个小官吏,就是当今的丞相李斯,若是赵括想要处死,那也没有人能拦得住...这只是赵括一句话的事情。只可惜,看着面前这个眼里满是喜悦,咧嘴微笑着的年轻人,赵括却格外的迟疑。

  赵括向来敬重生命,哪怕他是一个手上沾染了成千上万人性命的将军,战国时期最大的屠夫之一,可他还是很敬重生命,这不是他伪善,也不是他矫情,他从来就没想过要杀人,他之所以杀人,是为了救人...杀了赵高,能救很多人?可是如今的赵高,却又犯了什么错呢?

  难道要因为他未来可能犯错故而杀死他?

  这是否有些荒谬?

  自己一生都在劝说君王施行法治,想要用律法来保护每一个人...可是如今却要因为一个人未来可能犯错的名义来处死他?这符合律法吗?

  那一刻,赵括心里闪烁着很多的念头,在见到了太多人的死亡之后,赵括对生命也就更加的敬畏,他不敢随意的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除却律法,不该由任何人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赵括心里无比的纠结,他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听着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家世,听着他说起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你有什么理想?”

  “我想...想要当您这样的人。”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会尊重您....”

  “那你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吧...我有些事情要教你。”,赵括的话,让赵高受宠若惊,当即答应,从庙堂里要一个小吏服侍自己,赵括只需要派个人说一声就好,就这样,赵括将赵高也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不知为什么,赵括对这个年轻人非常的上心,他这些时日里,总是带着赵高,在各地乱转,言传身教。

  赵高从此接替中书戈,成为了给赵括驾车的官吏,这让中书戈非常的委屈,赵括又举荐中书戈前往中学进行学习,他希望这位超龄学生能在将来有所成就,能对得起他的父亲。赵高驾着车,带着赵括在耕地边沿上前进,赵高的驾车技术非常的不错,而能担任赵括的驭者,更是让他激动。

  “高...你看这些百姓...他们才是天下的基石啊,荀子说,百姓就像河水那样,这句话是很正确的...国家不是皇帝,不是群臣,而是这些百姓们啊。”,赵括指着远处在耕地的百姓们,认真的说道。赵高迟疑了片刻,问道:“我听闻,当官的人治理地方,就要懂得放牧的办法,百姓们就像牛羊那样,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只能被鞭策前进...”

  “荒谬啊,高,一个官吏若是将百姓当作奴隶,那百姓就可以将官吏当作自己的仇人,若是